来源:新华国际头条
记者:周思雨 欧阳为 樊宇
时间:2025年4月2日
原文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xNeJthOKvMmd67twQHi4ew
美国政府定于4月2日起对贸易伙伴征收“对等关税”。
“对等”一词英文为reciprocal,既可译为“互惠”,也可译为“对等”。以往贸易机制安排中,中文译法多为“互惠”,体现贸易“伙伴”互利共赢的精神。但在美国特朗普政府“关税大棒”语境下,中文译法以“对等”更能客观体现和突出贸易“对手”之间的平等待遇。
特朗普政府力推的“对等关税”,打着所谓“追求公平”的旗号,对关税“一刀切”,实质上违背经济学基本原理、违反世贸组织规则、无视各国经济发展差异,是囿于“零和博弈”思维,推行贸易保护主义的新工具。此举势必严重破坏多边贸易体制,冲击全球供应链,进一步加剧国际贸易紧张局势和全球经济分裂。
怎么“对等”?
美方提出的“对等关税”主要包含三个层面。
——国家层面的“对等关税”
例如,如果某国对美国商品征收100%的进口关税,美国也将对该国商品征收100%的关税。
——商品层面的“对等关税”
例如,目前美国对来自某国的某种商品征收2.5%关税,但对方对来自美国的同种商品征收10%关税。一旦实施“对等关税”,美国将把进口自这一国的这种商品关税提高到10%。
——非关税壁垒层面的“对等关税”
这一层面较复杂,涉及增值税等内容。
3月24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在华盛顿白宫出席活动。新华社记者胡友松摄
美方声称,征收“对等关税”是为了“减少贸易逆差”,解决与贸易伙伴之间“其他不公平和不平衡的贸易问题”。贸易伙伴的关税税率、行业补贴、税收政策等,都是用来评估“对等关税”税率的因素。
为何不妥
专家表示,美国的“对等关税”主张具有一定欺骗性与迷惑性,实际上违反经济规律、破坏国际贸易准则,无视多边贸易体制过去近八十年来谈判达成的利益平衡结果,以及美国长期以来从国际贸易中获得大量利益的事实,给美国和世界都带来巨大危害。
其一,“对等关税”违背经济学比较优势原理。这一原理是指,各方生产各自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然后相互交换,那么各方都从中受益。
以咖啡贸易为例,美国是咖啡消费大国,但美国咖啡豆因地理气候等原因而产量相对较少、成本相对较高,因而从咖啡豆生产成本相对低的国家进口咖啡豆,双方都可受益。目前,美国对进口生咖啡豆不征收关税,而巴西作为咖啡豆生产大国和对美出口咖啡豆最多的国家,一直对本国进口的咖啡豆征收9%左右的关税。这是基于经济学比较优势原理形成的结果。然而,一旦套用“对等关税”,美国会盲目地效仿巴西征收9%的关税,这不仅无益于提升美国咖啡豆出口,因为美国的咖啡豆生产本身就不具备国际竞争力,同时将损害数百万美国咖啡烘焙商和成千上万美国消费者的利益。
3月28日,顾客在美国纽约市一家超市选购杂货。新华社发(郭克摄)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国世界贸易组织研究院院长屠新泉指出,每个国家的产品竞争力不一样,所以各国会对自己的产品类目设置自己认为比较合适的关税,并在谈判贸易协定时通过以市场换市场实现“互惠”。执着于全部对等、完全对等,是非理性的行为。
其二,“对等关税”违背世贸组织规则。根据世贸组织最惠国待遇原则,各成员不能歧视其贸易伙伴。如果美国对某一国达成协定降低关税税率且这一税率更低,那么这个税率就适用于美国已经谈过贸易协定的所有贸易伙伴。
美国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高级研究员查德·鲍恩认为,“对等关税”将至少在两方面违反世贸组织规则:对不同贸易伙伴征收不同关税违反世贸组织成员之间互不歧视的承诺;若美国将关税税率调高至超过与其他成员协议商定的最高水平,也会违规。
2023年11月9日,咖啡师在巴西贝洛奥里藏特举行的咖啡周上制作咖啡。新华社记者王天聪摄
其三,“对等关税”无视各国经济发展水平差异,无异于剥夺一些发展中国家的发展权。在关税水平上,世贸组织并没有要求采取关税对等的原则。从发达国家发展历史来看,在其经济发展水平相对低时,往往征收高关税,以保护其市场相关产业;经济发展水平越高,关税就越低。美国在自身已越过需要保护的发展阶段后,强求“对等关税”相当于剥夺一些发展中国家的发展权。
“在经济发展不对等、经济实力不对等情况下,美国实施‘对等关税’是不公平的,将进一步拉大世界贫富差距。”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副院长刘飞涛说。
背后盘算
专家指出,特朗普政府提出“对等关税”,除了想解决一系列国内“痼疾”,更重要的是把关税作为贸易谈判工具,达到更大范围、更深层次的目的。
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资深经济学家梁国勇指出,美国政府近期关税措施的动机主要包括:减少美国巨额贸易逆差;推动对美投资,加速制造业回流;增加关税收入,填补减税政策带来的财政缺口;把关税作为施压手段,达到经济和经济以外的目的。
3月4日,消费者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洛杉矶县罗斯米德的一家商店内购物。新华社发(曾慧摄)
瑞士SPI资产管理公司管理合伙人斯蒂芬·英尼斯认为,美国政府提出“对等关税”未必仅仅是想征收更高关税,而是要将其作为“讨价还价”的筹码,迫使其他国家与美方进行新的贸易谈判。
“对等关税”实际操作复杂、难度较大。英国《经济学人》周刊网站刊文称,对于每一种商品,单一的关税税率将被数百种可能的双边关税税率所取代,对于供应链跨越多国的产品来说,事情将变得极其复杂。
谁最受伤
在美国政府没有明确“对等关税”细则前,“对等关税”将对哪些国家造成最大冲击仍不明朗,不过对美国产品征收较高关税的国家多为发展中国家,包括印度、巴西、阿根廷以及东南亚和非洲国家等。彭博社指出,“对等关税”预计将对欠发达经济体造成沉重打击,因为这些经济体对美国产品的平均关税税率较高。
根据世贸组织数据,2024年美国前10大贸易伙伴2022年实施的最惠国加权平均关税税率中,印度为12%,韩国为8.4%,越南为5.1%,墨西哥为3.9%,加拿大为3.4%,均高于美国的2.2%。
3月10日,在加拿大温哥华一家不列颠哥伦比亚省酒类专卖店内,店员在货架上放置支持购买加拿大商品的告示。新华社发(梁森摄)
刘飞涛认为,一些欠发达国家虽不是“对等关税”重点对象,但可能受到更大冲击。根据现有贸易规则,这些欠发达国家往往被允许对从发达国家进口的产品征收较高关税,而其出口至美国的商品可享受较低关税。
“对等关税”政策也将损害美国消费者利益,拖累美国自身经济增长。美国耶鲁大学预算实验室的预测显示,“对等关税”实施后,如果其他国家不采取报复措施,美国个人消费支出价格短期将上涨1.7%,2025年实际GDP增长率将下降0.6个百分点;如果其他国家采取报复措施,美国个人消费支出价格涨幅将扩大至2.1%,实际GDP增长率将下降1个百分点。
-END- 白宫称特朗普宣布“对等关税”后立即生效,对全球经济有何冲击?
来源:第一财经
作者:冯迪凡
时间:2025年4月2日
原文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czv9RjUP8XcShUORaE1DGQ
美国白宫方面证实,美国总统特朗普即将宣布的关税政策将在当地时间2日宣布后立即生效。
国际机构和金融机构则均纷纷对即将出台的关税预警。据新华社报道,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总裁格奥尔基耶娃3月31日接受媒体采访时说,美国政府关税政策的不确定性给全球经济活动带来风险,可能拖累全球经济增长。
标准普尔全球市场情报公司的最新报告显示,在3月份的预测中将2025年全球实际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预测下调至2.5%。这将是2009年以来除疫情冲击之外最弱的结果。
“预计2026年全球经济增长将小幅回升至2.7%,这主要是由于欧洲额外的经济刺激政策带来的推动。如果美国政府的政策方针没有重大转变,这两年的预测都将面临越来越大的下行风险。”标准普尔全球市场情报公司全球经济学家瓦克莱特(Ken Wattret)表示。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家对外开放研究院、法学院教授,世贸组织(WTO)教席联席主持人纪文华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从经济角度来看,推行绝对的对等关税并不一定会带来实际收益。美国如果强行推行‘对等关税’政策,可能不仅无法获得长期利益,反而会加剧全球贸易摩擦,使整个国际贸易体系受到损害,这是各方都需要高度重视的一个问题。”来源:新华社
多种版本流传无定论
据央视新闻报道,据白宫3月31日早些时候的说明,美国总统特朗普预计于4月2日作出抉择并宣布相关关税政策的细节。
当地时间4月1日,白宫新闻秘书莱维特表示,“我的理解是,关税将于明天宣布。”
“关税将立即生效,总统已经预告了很长时间。”她补充道,不过她几乎没有提供有关征税规模和范围的更多线索。
目前,针对2日的所谓“对等关税”,有多种版本流传。据报道,一种版本是,美国对几乎所有国家和地区的产品征收约20%关税,而不是针对某些国家和地区或产品征税。在这种情况下,美国政府预计新关税可增加超过6万亿美元的收入,这些收入可作为退税返还给美国人。
另外一种版本是,美国贸易办公室(USTR)计划对一部分国家和地区征收关税,但税率可能不会像20%那样高。
白宫的一位助手表示,在4月2日的活动之前的任何报道都 “只是猜测”。
彭博经济研究在最新研究报告中估计了可能的结果,并研究了全面关税对美国经济的影响。报告主要分析了美国在双边贸易中逆差最⼤的15个贸易伙伴。这些经济体在美国全部进口商品以及贸易逆差总额中的合计占比超过75%。
该报告还尝试考虑特朗普所说的美国出口企业面临的三个阻碍:更高的关税税率、其他贸易壁垒(如监管)和增值税。报告显示,“相比只是拉平双方的关税税率,后两个渠道的影响会更大。”
“根据我们的计算,按照最高关税方案,将所有三个渠道都考虑在内,美国的平均关税税率可能会升高28个百分点。该报告显示,“对等关税对15个贸易伙伴的影响不尽相同,对于韩国和日本而言,美国对其征收的关税会上升约20个百分点,而对印度、越南和⼀些欧盟国家来说,上升幅度会超过50个百分点。”
报告还显示,如果按照以上方式所征收的所有额外关税都得以实施,美国的平均关税税率会从特朗普第⼆任期初始时的略低于2.5%⼀路飙升至35%,与美国19世纪末的关税税率不相上下,甚至可能更高。
“就目前而言,我们看到的是,如果4月2日特朗普抛出最⼤力度的‘对等关税’方案,越南和爱尔兰⾯临的形势会很严峻,一方面,对美国出口在两国GDP中的占比较高,另⼀方面,美国对这两国的关税上调幅度会很⼤。相比之下,印尼、日本和韩国受到的影响会较为有限。”该报告表示。
纪文华则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在WTO体系下,“互惠”原则确实存在,但它并不等同于关税上的绝对对等。
“WTO的互惠原则强调的是一种综合的平衡,确保各成员在整体贸易体系中都能获益,而不是简单地在双边贸易关系中进行关税数字上的一对一匹配,也不是双边贸易额上的对等。”他解释道,如果美国坚持推行所谓的“对等关税”政策,就意味着单方面提高对某些国家的关税,试图迫使对方作出相应调整,这实际上违反了WTO的基本规则,破坏了多边贸易体系的稳定性。
或拖累经济增长
彭博经济研究的报告显示,根据美联储在特朗普第⼀任期时基于模型得出的估算数据,关税提高28个百分点可能会给美国GDP带来4%的冲击,令核心PCE通胀上升近2.5%,“我们认为这⼀冲击将在两到三年内显现。”
报告还解释道,“如果特朗普想在不打击市场的情况下兑现自己承诺的这颗‘重磅炸弹’,那么届时宣布的关税低于上述估计也不足为奇。在美联储的模型中,关税对美国经济的影响呈线性变化。也就是说,如果平均关税税率提高14个百分点,对美国GDP的冲击就是2%,会将核心PCE抬高1.2%。”
穆迪首席经济学家赞迪(Mark Zandi)则表示,20%的普遍关税加上其他国家对美国商品的全面报复,将是美国经济“最坏的情况”。
穆迪的一项模拟研究发现,贸易战升级将导致550万个工作岗位消失,失业率升至7%,美国GDP从高峰到低谷下降1.7%。
“如果发生这种情况,我们将面临严重的经济衰退。”赞迪表示:“这对经济来说是一场毁灭。”他补充说,他认为特朗普将宣布一个不那么极端的关税制度,以避免这种损害。
格奥尔基耶娃则在采访中表示,高频数据显示消费者和投资者信心在一定程度上走弱,这将对经济增长前景带来影响。关税政策越早明确越好,不确定性持续时间越长,可能对经济增长带来的负面影响越大。
格奥尔基耶娃表示,IMF在4月发布最新《世界经济展望报告》时可能小幅下调全球经济增长预期,贸易紧张局势可能让美国经济增长受挫。
标准普尔全球市场情报公司的计算则显示,2025~2027年美国实际GDP年增长率将均低于2%。
同时,该机构将加拿大的实际GDP增长预测下调,以反映贸易紧张局势的升级。目前标准普尔全球市场情报公司预测加拿大今年第二和第三季度将出现衰退,2025年实际GDP年增长率预测从1.5%下调至0.8%。2026年的增长预测也从1.7%下调至1.0%。
在欧洲方面,标准普尔全球市场情报公司的计算显示,欧元区2025年实际GDP增长率将维持在0.9%不变,但2026年从1.2%上调至1.4%,“预计西班牙和葡萄牙等服务业主导型经济体的表现将继续优于欧元区的平均水平,尽管欧元走强可能会导致旅游业的增长贡献率下降。”
特朗普亮出“对等关税”牌
时间:2025年04月03日
来源:新华社
美国总统特朗普2日在白宫签署两项关于所谓“对等关税”的行政令,宣布美国对贸易伙伴设立10%的“最低基准关税”,并对某些贸易伙伴征收更高关税。
1、明码标价
特朗普在白宫玫瑰园对媒体说,“对等关税”“不完全对等”,美国将收取其他国家和地区“向我们收取关税的大约一半”。“对我们不好的国家和地区,我们将计算总额,包括非货币壁垒。”特朗普称。
他宣布,美国将对从其他国家和地区进口的商品征收10%的最低基准关税。
特朗普展示了一张标注“对等关税”的大幅表牌,写有美国计划对哪些贸易伙伴征税以及征多少关税。其中,英国10%,巴西10%,澳大利亚10%,菲律宾和以色列17%,欧盟20%,日本24%,韩国25%,印度26%,南非30%,瑞士31%,印度尼西亚32%,斯里兰卡44%,越南46%,柬埔寨49%……
特朗普2日在白宫签署两项关于所谓“对等关税”的行政令。新华社记者 胡友松 摄
特朗普还说,从3日开始,美国将对所有外国制造的进口汽车征收25%的关税。汽车关税将涵盖汽车、轻型卡车、发动机、变速器、锂离子电池以及轮胎、减震器和火花塞电线等较小的零部件。其中针对汽车零部件的关税将不迟于5月3日开始征收。
令人意外的是,特朗普表示,汽车关税还将覆盖所有进口电脑,包括笔记本和台式电脑,税率为4%。
特朗普宣称,新的关税措施旨在促进美国制造业,“让美国再次富裕”,“就业岗位和工厂将会回来”。
白宫称,10%的基准关税将于4月5日开始,而对不同贸易伙伴的更高关税将于4月9日开始。
2、损人害己
随着特朗普公布新关税政策,美元对欧元汇率下跌1%。
在特朗普宣布关税政策之前的几个小时,美国股市剧烈波动。纳斯达克指数期货跌幅扩大至2.4%,标准普尔500指数期货下跌1.6%。路透社说,这意味着投资者预期3日股市开盘后会大跌。
特朗普声称,宣布征收“对等关税”的4月2日将是美国的“解放日”。但经济学家和投资者警告,“对等关税”政策不仅冲击贸易伙伴,也将损害美国消费者利益,拖累美国自身经济增长。
3月4日,交易员在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交易大厅工作。新华社记者 刘亚南 摄
经济学家担心,特朗普的关税政策将不可避免地推高美国通货膨胀并损害消费者信心。摩根大通首席全球经济学家布鲁斯·卡斯曼3月早些时候表示对美国经济高度担忧,预计今年美国经济衰退的概率约为40%,明显高于年初预测的30%。
耶鲁大学预算实验室的预测显示,“对等关税”实施后,如果其他国家不采取报复措施,美国个人消费支出价格短期将上涨1.7%,2025年实际GDP增长率将下降0.6个百分点;如果其他国家采取报复措施,美国个人消费支出价格涨幅将扩大至2.1%,实际GDP增长率将下降1个百分点。
3、将遭反制
目前,欧盟以及美国多个贸易伙伴均已表示将要以报复性关税及其他反制措施回应美国的关税政策。
澳大利亚总理阿尔巴尼斯3日表示,“特朗普政府的关税政策没有逻辑依据,违背我们两国伙伴关系的基础”“这不是朋友的行为”。
欧洲议会最大党团欧洲人民党主席曼弗雷德·韦伯2日晚表示:“对于我们的美国朋友来说,今天不是‘解放日’,而是‘怨恨日’。特朗普的关税政策并非捍卫公平贸易,而是出于恐惧而攻击公平贸易。”
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1日在法国斯特拉斯堡举行的欧洲议会全会上说,美国加征关税的做法是错误的,广泛加征关税只会让国际贸易状况变得更糟。欧盟有强有力的反制计划,必要时将反击美国关税政策。
3月12日,在法国斯特拉斯堡,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发表新闻声明。新华社发(欧盟供图)
路透社2日援引加拿大总理办公室消息源报道,加拿大总理卡尼和墨西哥总统辛鲍姆1日通话,讨论了加方“打击美国不合理贸易行动”的计划。卡尼办公室在一份声明中说:“面对未来充满挑战的时代,卡尼总理和辛鲍姆总统强调了在尊重每个国家主权的同时维护北美的竞争力的重要性。”
德国总理朔尔茨3月30日在2025年汉诺威工业博览会开幕式上说,自由贸易是全球繁荣的基石,但美国总统特朗普推行的保护主义政策正使其面临严峻挑战。他警告,美方不断加征关税将加剧全球不确定性,加深世界经济分裂,这对绝大多数企业而言绝非好兆头。他强调,贸易战没有真正的赢家,只会损害所有参与方的利益,包括美国自身。
美国挑起关税战损人不利己
时间:2025年04月08日
来源:中国税务报
作者:刘英
作者: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研究员
4月5日,美国各地示威者走上街头,参加反对特朗普抗议活动。据悉,示威游行分布在首都华盛顿和全美50个州,共约1300场,有超过50万人参加。抗议者声称,他们对特朗普政府全面加征关税、大规模裁员等政策感到担忧。这也是自特朗普年初上任以来针对他的最大规模单日抗议活动。
近日,美国对柬埔寨商品加征49%的对等关税,引发人们对柬埔寨服装、鞋类和旅行用品行业失业率上升和需求下降的担忧。图为柬埔寨金边服装市场。
美国总统特朗普上任以来,将关税大棒抡向全球,发布了“美国优先”贸易政策和“美国第一”投资政策。4月2日,特朗普签署关于所谓“对等关税”的行政令,宣布美国对贸易伙伴加征10%的“最低基准关税”,并对一些贸易伙伴征收更高关税。特朗普认为,开启关税大战能解决美国上万亿美元的贸易逆差,并让制造业回流,解决“铁锈地带”就业问题。然而,此举在美国国内和海外都掀起了猛烈的批评浪潮。
用打贸易战削减贸易逆差行不通
特朗普在上一任期就言之凿凿地提出,对进口产品加征关税,以减少美国巨额的贸易逆差。从商品品类上看,2018年3月23日,美国开始对进口钢铝分别加征25%和10%的高额关税。从区域国别上看,针对第一大贸易逆差国——中国加征多轮关税,导致对华的整体关税水平一度从2.3%提高到21%,后回落至19.3%。尽管此举令中美关税水平提高了七八倍,但双方间贸易逆差不降反增。
根据美国商务部的统计数据,在不考虑新冠疫情带来的贸易数据异常值的情况下,仅从美国对华加征关税后的贸易逆差变化走势来看,2016年中美贸易逆差为3179亿美元,2017年增长到3752亿美元,2018年进一步增长到4182亿美元。尽管2019年年末受疫情部分影响,中美贸易逆差降至3426亿美元,但依然高于2016年的水平。
美国对其他国家加征关税后,贸易逆差同样继续增长。特朗普第一任期的4年时间内,美国对外贸易逆差从2017年的5169亿美元,增长到2021年的6537亿美元。此后,尽管美国政府换届,但关税壁垒仍持续存在,美国贸易逆差2022年甚至飙升到9448亿美元,2024年依然保持在9178亿美元的水平。
从某种程度上看,美国的历史其实就是一部贸易保护史,这种例子俯拾皆是。为了保护包括农业在内的美国产业,美国于1930年推出《斯姆特-霍利关税法案》,对输入美国的农产品和工业品大幅提高关税。结果,美国经济和产业非但没有受到保护,反而在不到3年时间里,出口锐减了61%,经济陷入大萧条,胡佛总统也因此在竞选中被罗斯福击败。随后,罗斯福推出了互惠贸易协定法案来修复美国与各国的贸易关系。
由此不难看到,特朗普通过打贸易战来削减贸易逆差的做法注定无效。
贸易逆差因何产生
从国际贸易理论来看,无论是根据绝对优势理论还是相对优势理论,抑或是要素禀赋理论,逆差都不是因国际贸易产生的问题。
首先,贸易逆差的多寡与一国在国际分工及全球产业格局中长期形成的比较优势有关。美国进口更多,只能说明外国商品价格更低、质量更好,美国对华贸易逆差大恰恰说明中国商品物美价廉,美国国内生产这些产品不具备价格优势和竞争优势,也不具备比较优势。
其次,美国对外出口管制导致逆差。美国对华实施出口管制,还利用瓦森纳协定(成员国通过信息共享,限制向敏感国家出售武器及技术产品)以及芯片联盟,联合多国限制对华的高端芯片等高科技产品出口。而美国只要放松出口管制到欧洲目前的管制水平,中美贸易逆差就会锐减数千亿美元。
最后,贸易逆差核算应使用增加值,而不是以反复跨境的各种中间品与产成品的价格来计算。所谓增加值就是在生产国新增的价值,而按照最终商品测算的话,所有零部件集中到中国组装后出口,商品所有价值都计算在中国对美的逆差。更为重要的是,美元是世界货币,美国也需要以逆差方式来输出美元,这也导致美国对全球100多个国家都存在贸易逆差。
增加关税导致美国通胀率走高
“经济,经济,还是经济!”这是美国总统大选获胜的铁律。2024年特朗普胜选主要得益于其改善通胀等承诺,而民主党也主要败在了对高通胀治理不力。在上届美国政府任期内,美国经历了40年不遇的高通胀,通胀率超过了9%。除2020年为救市而超发货币之外,特朗普在第一届任期内对华乃至全球加征的高关税也助推了通胀水平。
美国对华加征的高关税,最后都落到消费者头上。对美国民众来说,关税政策造成的直接负面影响是食品、能源、日用品等价格走高,生活成本上升,购买力下降。为抑制通胀,居高不下的利率将使背负房贷、消费贷等贷款的美国居民面临严峻的成本压力,尤其是中低收入家庭的负债压力会越来越大。
目前,美国联邦基金利率为4.25%—4.5%,而美国联邦政府债务已经超过36万亿美元。当高利率遇上高债务,高风险就不远了。3月31日,高盛向客户发出警告,预计未来12个月美国经济出现衰退的可能性为35%,远高于之前预测的20%。美国消费者信心连续4个月下滑,表明美国民众在心理层面对未来经济前景的不安。
近期,不少美国网友在社交平台X上表达了担忧。有人指出,特朗普的关税做法是在与全世界为敌。还有人则给出明确数据,称原本卖89美元的工具,现在因为关税,价格急剧上升至129美元。
关税战严重破坏多边贸易体制
美国对外国加征高关税,多数国家会采取各种反制措施。这导致单边主义、贸易保护主义兴起,抬高了国际贸易壁垒,严重破坏了以世界贸易组织(WTO)为核心的多边贸易体制。据世界贸易组织的统计,美国对外发起贸易战期间,全球贸易限制措施大幅增加,严重抑制了国际贸易的自由化,经济全球化受到冲击。
本届特朗普政府发布“美国优先”贸易政策,推出“美国第一”投资政策,这与特朗普第一任期的政策底层逻辑是一脉相承的,但特朗普已经不满足于产业链、供应链的“近岸化”和“友岸化”,而是要求产业链、供应链本地化。虽然关税战会迫使部分企业在美国设厂生产,在一定程度上实现制造业的回流,但关税战会令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碎片化,将大幅抬升企业成本、降低企业利润,令所谓的“美国制造”难以为继,最终令增加美国国内就业岗位的美好梦想成为镜花水月,并进一步冲击世界经济复苏进程。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总裁克里斯塔利娜·格奥尔基耶娃发表声明称,美国的关税政策在全球经济增长乏力的背景下,对全球经济前景构成了重大风险。若贸易战持续一年,全球经济总值损失将达7%,相当于法国和德国经济总和。世界贸易组织则预计,美国关税政策可能导致今年全球商品贸易量整体萎缩约1%,较之前预测下调近4个百分点。
关税战下无赢家。事实上,面对经济挑战,加强合作、通过多边机制解决贸易争端、共同维护全球经济稳定和繁荣才是正道。 4月9日生效!加拿大宣布对美反制
时间:2025年4月9日
来源:人民日报
原文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kv7cpvuR1claSUibR4FKFQ
加拿大财政部8日宣布,对美国汽车对等征收25%关税措施将于美国东部时间9日零时1分生效。
加拿大财政部长商鹏飞表示,加拿大将继续对美国向加方征收的所有不合理关税作出有力回应。加拿大政府坚定致力于尽快取消这些美国关税,以保护加拿大的工人、企业、经济和工业。
商鹏飞说,加拿大还将针对汽车生产商实施减免方案,以激励汽车生产商在加拿大的生产和投资,并帮助维持加拿大的就业岗位。
美国总统特朗普3月26日在白宫签署公告,宣布对进口汽车加征25%关税。这一关税措施于4月3日正式生效。加拿大总理卡尼4月3日在渥太华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说,加拿大政府将采取与美国相同的措施,对所有不符合“美国-墨西哥-加拿大协定”(美墨加协定)的美国进口汽车征收25%的关税。加拿大关税不会影响汽车零部件。
据加拿大官方统计,2024年加拿大从美国进口汽车总额达356亿加元(约合250亿美元)。
美国前财长:美国经济可能陷入衰退 可能导致200万人失业
美国哈佛大学经济学教授、美国前财政部长劳伦斯·萨默斯8日接受彭博社采访时表示,由于特朗普政府正在实施的关税措施,美国目前可能正朝着经济衰退的方向发展,可能导致约200万美国人失业,每个家庭将面临至少5000美元的收入损失。
萨默斯表示,特朗普的关税计划将在未来几周面临“非常重要的选择”。这些关税计划的规模甚至超过了1930年的关税,后者“加剧了大萧条”。萨默斯认为,明智的做法是“撤回已经宣布的政策”。
他还说,美国此次面临的经济衰退挑战是由总统特朗普及其政府的言行引起。如果美国政府放弃其“政策错误”,经济将恢复正常。
特朗普2日在白宫签署关于所谓“对等关税”的行政令,宣布美国对贸易伙伴加征10%的“最低基准关税”,并对某些贸易伙伴征收更高关税。
尽管特朗普声称加征关税将有助于为美国政府带来收入,扭转贸易逆差,并振兴美国制造业,但经济学家和商界人士警告说,这些关税措施将推高价格,损害美国消费者和美国企业利益,扰乱全球贸易,不利于全球经济发展。 进出口分化怎么看?如何应对关税战?——海关总署回应经贸热点
时间:2025-04-15
来源: 新华社
原文链接:https://www.gov.cn/zhengce/202504/content_7018858.htm
新华社记者 邹多为、张晓洁
今年以来,全球贸易秩序面临新的严峻挑战。中国外贸进出口表现如何?贸易战、关税战如何应对?14日,海关总署相关负责人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对当前经贸热点进行回应。
谈出口情况:“天塌不下来”
据海关统计,今年一季度,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10.3万亿元,同比增长1.3%。其中,出口增长6.9%,较前2个月上涨3.5个百分点;进口虽然下降6%,但降幅较前2个月收窄1.3个百分点。总体看,我国外贸进出口实现平稳开局。
海关总署统计分析司司长吕大良表示,一季度,我国出口在压力下展现较强韧性:对170多个国家和地区出口实现增长,船舶和海洋工程装备出口连续4年保持增长势头、一季度继续增长10.8%,风力发电机组、锂电池、电动汽车等分别增长43.2%、18.8%和8.2%。
进口下降怎么看?吕大良认为这是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不同商品有升有降。其中,受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下跌影响,一季度,我国铁矿砂和煤炭进口均价跌幅都超过了二成,原油、大豆的进口均价也分别下跌了5.7%和16.6%,这些价格因素影响整体进口增速2.6个百分点。
进口也有一些亮点。国内工业生产较快增长,带动零部件和设备进口增加。一季度,我国进口的自动数据处理设备零部件、船舶和海洋工程装备分别增长了95.6%和52.5%。同期,部分民生商品进口增加也展现了我国消费领域的生机和活力。
“当前,我国出口确实面临复杂严峻的外部形势,但是‘天塌不下来’。”吕大良说,近年来,我国积极构建多元化市场,深化与各方的产业链供应链合作,这不仅赋能了对方发展,也增强了我们自身的韧性。同时,中国内需市场广阔,是重要的大后方。“我们将坚定不移办好自己的事,以自身的确定性应对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
谈美滥施关税:“逆潮流而动”
近期,美国政府宣布对包括中国在内的所有贸易伙伴滥施关税。世界贸易组织第一时间发表声明,认为美国的做法将对全球贸易和经济增长前景产生重大影响,导致全球商品贸易量萎缩。
“美国政府在全球范围滥施关税,逆潮流而动。”海关总署副署长王令浚说,美方所谓“对等关税”,颠覆现有国际经贸秩序,将美国利益凌驾于国际社会公利之上,是典型的关税霸凌行为,严重违反世界贸易组织规则,严重损害以规则为基础的多边贸易体制,严重冲击全球经济秩序稳定。
谈及贸易战、关税战对中国产生的影响,王令浚表示,中美经贸关系的本质是互利共赢,是经济规律作用的结果,具有强大的内生动力。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在美国政府滥施关税的干扰和冲击下,中美双边贸易仍保持增长,进出口规模1.11万亿元,同比增长4%。
贸易战没有赢家,保护主义没有出路。王令浚表示,中国海关将严格依法实施各项对美反制措施,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加快推进智慧海关建设和国际合作,创新海关监管制度,不断提高监管效能和服务水平,促进企业通关便利,以更优监管、更高安全、更大便利、更严打私的实际成效,推动外贸稳定发展。
谈民营企业:创新姿态昂扬向上
民营企业是我国第一大外贸主体。一季度,我国有进出口实绩的企业中,86.1%是民营企业,数量达45.5万家,创历史同期新高,进出口同比增长5.8%,占我国进出口总值的56.8%。
值得一提的是,民营企业进出口高技术产品创历史同期新高,规模接近1万亿元。其中,出口工业机器人、高端机床同比分别增长67.4%、16.4%。
从人工智能开源模型到春晚舞台的机械舞者,民营企业展现出昂扬向上的创新姿态。王令浚说:“民营企业已成为我国科技创新的重要力量。”
同样广受关注的还有外资企业进出口表现。数据显示,近5年,外商投资企业累计进出口在我国外贸中的占比约三分之一。今年一季度,外资企业进出口2.99万亿元,连续4个季度实现增长,其中,电子信息产品、生物医药及医疗仪器等高技术产品进出口全国占比保持在四成以上。
王令浚表示,当前,中国制造业领域外资准入限制全面取消,绿色化、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加快推进,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也不断完善,这些将助力外资企业在中国尽展优势,在全球竞争中赢得先机。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