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税情深 发表于 2021-2-24 09:23:23

【连载贴】2021年注册会计师全国统一考试(审计)

审计考试目标考生应当根据本科目考试内容与能力等级的要求,理解、掌握或运用下列相关的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坚守职业价值观、遵循职业道德、坚持职业态度,解决实务问题。考试涉及的相关法规截至2020年12月31日。1.财务报表审计基本原理,包括审计概述、审计计划、审计证据、审计抽样、信息技术对审计的影响,以及审计工作底稿;2.财务报表审计测试流程,包括风险识别和评估(风险评估程序、信息来源以及项目组内部的讨论,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了解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评估重大错报风险),风险应对(针对财务报表层次重大错报风险的总体应对措施,针对认定层次重大错报风险的进一步审计程序,包括控制测试和实质性程序);3.财务报表审计中各类交易和账户余额审计,包括销售与收款循环、采购与付款循环、生产与存货循环以及货币资金的审计;4.财务报表审计中对特殊项目的考虑,包括对舞弊和法律法规的考虑、审计沟通、对集团财务报表审计的特殊考虑、利用他人的工作,以及对会计估计、关联方和期初余额等其他特殊项目的审计;5.审计工作的完成与审计报告;6.企业内部控制审计;7.会计师事务所质量管理和审计项目的质量管理;8.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守则,包括职业道德基本原则和概念框架、审计业务对独立性的要求。

考试内容与能力等级
考试内容能力等级
一、审计基本原理(一)审计概述1.审计的概念与保证程度(1)审计的产生(2)审计的定义(3)保证程度(4)注册会计师审计和政府审计(5)职业责任和期望差距(6)审计报告和信息差距2.审计要素(1)审计业务的三方关系(2)财务报表(鉴证对象信息)(3)财务报表编制基础(标准)(4)审计证据(5)审计报告3.审计目标(1)审计的总体目标(2)认定(3)具体审计目标4.审计基本要求(1)遵守审计准则(2)遵守职业道德守则(3)保持职业怀疑(4)合理运用职业判断5.审计风险(1)重大错报风险(2)检查风险(3)检查风险与重大错报风险的反向关系(4)审计的固有限制6.审计过程(1)接受业务委托(2)计划审计工作(3)识别和评估重大错报风险(4)应对重大错报风险(5)编制审计报告(二)审计计划1.初步业务活动(1)初步业务活动的目的和内容(2)审计的前提条件(3)审计业务约定书2.总体审计策略和具体审计计划(1)总体审计策略(2)具体审计计划(3)审计过程中对计划的更改(4)指导、监督与复核3.重要性(1)重要性的含义(2)重要性水平的确定(3)错报(三)审计证据1.审计证据的性质(1)审计证据的含义(2)审计证据的充分性与适当性2.审计程序(1)审计程序的作用(2)审计程序的种类3.函证(1)函证决策(2)函证的内容(3)询证函的设计(4)函证的实施与评价4.分析程序(1)分析程序概述(2)用作风险评估程序(3)用作实质性程序(4)用于总体复核(四)审计抽样方法1.审计抽样的相关概念(1)审计抽样(2)抽样风险和非抽样风险(3)统计抽样和非统计抽样(4)属性抽样和变量抽样2.审计抽样在控制测试中的应用(1)样本设计阶段(2)选取样本阶段(3)评价样本结果阶段(4)记录抽样程序3.审计抽样在细节测试中的运用(1)样本设计阶段(2)选取样本阶段(3)评价样本结果阶段(4)记录抽样程序(五)信息技术对审计的影响1.信息技术对企业财务报告和内部控制的影响(1)信息技术的概念(2)信息技术对企业财务报告的影响(3)信息技术对企业内部控制的影响(4)信息技术产生的风险(5)注册会计师在信息化环境下面临的挑战2.信息技术的一般控制和应用控制测试(1)信息技术一般控制(2)信息技术应用控制(3)公司层面信息技术控制(4)信息技术一般控制、应用控制与公司层面控制三者之间的关系3.信息技术对审计过程的影响(1)信息技术对审计的影响(2)信息技术审计范围的确定(3)信息技术一般控制对控制风险的影响(4)信息技术应用控制对控制风险和实质性程序的影响(5)在不太复杂IT环境下的审计(6)在较为复杂IT环境下的审计4.计算机辅助审计技术和电子表格的运用(1)计算机辅助审计技术(2)电子表格5.数据分析(1)数据分析的概念(2)数据分析的作用及其应用(3)数据分析面临的挑战6.不同信息技术环境下的问题(1)网络环境(2)数据库管理系统(3)电子商务系统(4)外包安排(六)审计工作底稿1.审计工作底稿概述(1)审计工作底稿的含义(2)审计工作底稿的编制目的(3)审计工作底稿的编制要求(4)审计工作底稿的性质2.审计工作底稿的格式、要素和范围(1)确定审计工作底稿的格式、要素和范围时考虑的因素(2)审计工作底稿的要素3.审计工作底稿的归档(1)审计工作底稿归档工作的性质(2)审计档案的结构(3)审计工作底稿归档的期限(4)审计工作底稿归档后的变动(5)审计工作底稿的保存期限


111111
11111
111
1111
1111
11111

111
2222
222

22
11
3333
1222

1111
2221
2222

11111
222
2
222222
11
111
1111

1111
12
11121
二、审计测试流程(一)风险评估1.风险识别和评估概述(1)风险识别和评估的概念(2)风险识别和评估的作用2.风险评估程序、信息来源以及项目组内部的讨论(1)风险评估程序和信息来源(2)其他审计程序和信息来源(3)项目组内部的讨论3.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1)总体要求(2)行业状况、法律环境和监管环境及其他外部因素(3)被审计单位的性质(4)被审计单位对会计政策的选择和运用(5)被审计单位的目标、战略以及相关经营风险(6)被审计单位财务业绩的衡量和评价4.了解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1)内部控制的含义和要素(2)与审计相关的控制(3)对内部控制了解的深度(4)内部控制的人工和自动化成分(5)内部控制的局限性(6)控制环境(7)被审计单位的风险评估过程(8)信息系统与沟通(9)控制活动(10)对控制的监督(11)在整体层面和业务流程层面了解内部控制5.评估重大错报风险(1)评估财务报表层次和认定层次的重大错报风险(2)需要特别考虑的重大错报风险(3)仅通过实质性程序无法应对的重大错报风险(4)对风险评估的修正(二)风险应对1.针对财务报表层次重大错报风险的总体应对措施(1)财务报表层次重大错报风险与总体应对措施(2)增加审计程序不可预见性的方法(3)总体应对措施对拟实施进一步审计程序的总体审计方案的影响2.针对认定层次重大错报风险的进一步审计程序(1)进一步审计程序的含义和要求(2)进一步审计程序的性质(3)进一步审计程序的时间(4)进一步审计程序的范围3.控制测试(1)控制测试的含义和要求(2)控制测试的性质(3)控制测试的时间(4)控制测试的范围4.实质性程序(1)实质性程序的含义和要求(2)实质性程序的性质(3)实质性程序的时间(4)实质性程序的范围


11
333
333333
33333333333
3333

33
3
3333
3333
3333
三、各类交易和账户余额的审计(一)销售与收款循环的审计1.销售与收款循环的特点(1)不同行业类型的收入来源(2)涉及的主要单据与会计记录2.销售与收款循环的业务活动和相关内部控制3.销售与收款循环的重大错报风险(1)销售与收款循环存在的重大错报风险(2)根据重大错报风险评估结果设计进一步审计程序4.测试销售与收款循环的内部控制5.销售与收款循环的实质性程序(1)营业收入的实质性程序(2)应收账款的实质性程序(二)采购与付款循环的审计1.采购与付款循环的特点(1)不同行业类型的采购和费用支出(2)涉及的主要凭证与会计记录2.采购与付款循环的业务活动和相关内部控制3.采购与付款循环的重大错报风险(1)采购与付款循环的重大错报风险(2)根据重大错报风险的评估结果设计进一步审计程序4.测试采购与付款循环的内部控制5.采购与付款循环的实质性程序(1)应付账款的实质性程序(2)除折旧/摊销、人工费用以外的一般费用的实质性程序(三)生产与存货循环的审计1.生产与存货循环的特点(1)不同行业类型的存货性质(2)涉及的主要凭证与会计记录2.生产与存货循环的业务活动和相关内部控制3.生产与存货循环的重大错报风险(1)生产与存货循环的重大错报风险(2)根据重大错报风险评估结果设计进一步审计程序4.测试生产与存货循环的内部控制5.生产与存货循环的实质性程序(四)货币资金的审计1.货币资金审计概述(1)货币资金与业务循环(2)涉及的主要单据和会计记录(3)涉及的主要业务活动(4)货币资金内部控制概述2.货币资金的重大错报风险(1)货币资金的可能发生错报环节(2)识别应对可能发生错报环节的内部控制(3)与货币资金相关的重大错报风险(4)拟实施的进一步审计程序的总体方案3.测试货币资金的内部控制(1)概述(2)库存现金的控制测试(3)银行存款的控制测试4.货币资金的实质性程序(1)概述(2)库存现金的实质性程序(3)银行存款的实质性程序(4)其他货币资金的实质性程序               


333
333
33

333
333
33

333
3333

3333
3333
333
3333
四、对特殊事项的考虑(一)对舞弊和法律法规的考虑1.财务报表审计中与舞弊相关的责任(1)舞弊的含义和种类(2)治理层、管理层的责任与注册会计师的责任(3)风险评估程序和相关活动(4)识别和评估舞弊导致的重大错报风险(5)应对舞弊导致的重大错报风险(6)会计分录测试(7)评价审计证据(8)无法继续执行审计业务(9)书面声明(10)与管理层、治理层和监管机构的沟通2.财务报表审计中对法律法规的考虑(1)管理层遵守法律法规的责任(2)注册会计师的责任(3)对被审计单位遵守法律法规的考虑(4)识别出或怀疑存在违反法律法规行为时实施的审计程序(5)对识别出的或怀疑存在的违反法律法规行为的报告(二)审计沟通1.注册会计师与治理层的沟通(1)沟通的对象(2)沟通的事项(3)沟通的过程(4)审计工作底稿2.前任注册会计师和后任注册会计师的沟通(1)接受委托前的沟通(2)接受委托后的沟通(3)发现前任注册会计师审计的财务报表可能存在重大错报时的处理(三)注册会计师利用他人的工作1.利用内部审计工作(1)内部审计的目标(2)内部审计和注册会计师的关系(3)确定是否利用以及在多大程度上利用内部审计人员的工作(4)利用内部审计人员的特定工作2.利用专家的工作(1)确定是否利用专家的工作(2)专家的胜任能力、专业素质和客观性(3)了解专家的专长领域(4)与专家达成一致意见(5)评价专家工作的恰当性(四)对集团财务报表审计的特殊考虑1.与集团财务报表审计有关的概念(1)集团(2)组成部分(3)重要组成部分(4)集团财务报表(5)集团审计和集团审计意见(6)集团项目合伙人和集团项目组(7)组成部分注册会计师(8)集团管理层和组成部分管理层(9)集团层面控制(10)合并过程2.集团财务报表审计中的责任设定和注册会计师的目标(1)集团财务报表审计中的责任设定(2)注册会计师的目标3.集团审计业务的承接与保持(1)在承接与保持阶段获取了解(2)审计范围受到限制(3)业务约定条款4.了解集团及其环境、集团组成部分及其环境(1)集团管理层下达的指令(2)舞弊(3)集团项目组成员和组成部分注册会计师对集团财务报表重大错报风险(包括舞弊风险)的讨论(4)了解集团及其环境、集团组成部分及其环境的程序5.了解组成部分注册会计师(1)与集团审计相关的职业道德要求(2)组成部分注册会计师的专业胜任能力6.重要性(1)集团财务报表整体的重要性(2)适用于特定类别的交易、账户余额或披露的一个或多个重要性水平(3)组成部分的重要性(4)明显微小错报的临界值7.针对评估的风险采取的应对措施(1)对重要组成部分需执行的工作(2)对不重要的组成部分需执行的工作(3)已执行的工作仍不能提供充分、适当审计证据时的处理(4)参与组成部分注册会计师的工作8.合并过程9.与组成部分注册会计师的沟通(1)集团项目组向组成部分注册会计师的通报(2)组成部分注册会计师向集团项目组沟通的事项(3)评价与组成部分注册会计师的沟通10.评价审计证据的充分性和适当性11.与集团管理层和集团治理层的沟通(1)与集团管理层的沟通(2)与集团治理层的沟通(五)其他特殊项目的审计1.审计会计估计(1)会计估计的性质(2)风险评估程序和相关活动(3)识别和评估重大错报风险(4)应对评估的重大错报风险(5)实施进一步实质性程序以应对特别风险(6)评价会计估计的合理性并确定错报(7)其他相关审计程序2.关联方的审计(1)风险评估程序和相关工作(2)识别和评估重大错报风险(3)针对重大错报风险的应对措施(4)评价会计处理和披露(5)其他相关审计程序3.考虑持续经营假设(1)管理层的责任和注册会计师的责任(2)风险评估程序和相关活动(3)评价管理层对持续经营能力作出的评估(4)超出管理层评估期间的事项或情况(5)识别出事项或情况时实施追加的审计程序(6)审计结论(7)对审计报告的影响4.首次接受委托时对期初余额的审计(1)期初余额的含义(2)期初余额的审计目标(3)审计程序(4)审计结论和审计报告


1133333333
11333

2222
22
2

22
22
22222

1111111111
11
333
33
33
33
3
333
33333
3333
33

1333333
23333
1233333
1233
五、完成审计工作与出具审计报告(一)完成审计工作1.完成审计工作概述(1)评价审计中的重大发现(2)评价审计过程中发现的错报(3)对财务报表合理性进行总体复核(4)复核审计工作2.期后事项(1)期后事项的种类(2)财务报表日至审计报告日之间发生的事项(3)注册会计师在审计报告日后至财务报表报出日前知悉的事实(4)注册会计师在财务报表报出后知悉的事实3.书面声明(1)针对管理层责任的书面声明(2)其他书面声明(3)书面声明的日期和涵盖的期间(4)书面声明的形式(5)对书面声明可靠性的疑虑以及管理层不提供要求的书面声明(二)审计报告1.审计报告概述(1)审计报告的含义(2)审计报告的作用2.审计意见的形成3.审计报告的基本内容(1)审计报告的要素(2)标题(3)收件人(4)审计意见(5)形成审计意见的基础(6)管理层对财务报表的责任(7)注册会计师对财务报表审计的责任(8)按照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报告的事项(如适用)(9)注册会计师的签名和盖章(10)会计师事务所的名称、地址和盖章(11)报告日期4.在审计报告中沟通关键审计事项(1)确定关键审计事项的决策框架(2)在审计报告中沟通关键审计事项(3)不在审计报告中沟通关键审计事项的情形(4)就关键审计事项与治理层沟通5.非无保留意见审计报告(1)非无保留意见的含义(2)确定非无保留意见的类型(3)非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的格式和内容(4)非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的参考格式6.在审计报告增加强调事项段和其他事项段(1)强调事项段(2)其他事项段(3)与治理层的沟通7.比较信息(1)比较信息的含义(2)审计程序(3)审计报告:对应数据(4)审计报告:比较财务报表8.注册会计师对其他信息的责任(1)获取其他信息(2)阅读并考虑其他信息(3)当似乎存在重大不一致或其他信息似乎存在重大错报时的应对(4)当注册会计师认为其他信息存在重大错报时的应对(5)当财务报表存在重大错报或注册会计师对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的了解需要更新时的应对(6)报告


3322
23
33
2222
2

111
22222222222
3333
3333
333
1333
33
33
33
六、企业内部控制审计(一)内部控制审计的概念1.内部控制审计的背景2.内部控制审计的范围3.内部控制审计基准日(二)计划审计工作1.计划审计工作时应当考虑的事项2.总体审计策略和具体审计计划(三)自上而下的方法1.识别、了解和测试企业层面的控制2.识别重要账户、列报及其相关认定3.了解潜在错报的来源并识别相应的控制4.选择拟测试的控制(四)测试控制的有效性1.内部控制的有效性2.与控制相关的风险3.测试控制有效性的程序的性质4.控制测试的时间安排5.控制测试的范围(五)企业层面控制的测试1.与控制环境相关的控制2.针对管理层和治理层凌驾于控制之上的风险而设计的控制3.被审计单位的风险评估过程4.对内部信息传递和期末财务报告流程的控制5.对控制有效性的内部监督(即监督其他控制的控制)和内部控制评价6.集中化的处理和控制(包括共享的服务环境)7.监督经营成果的控制8.针对重大经营控制及风险管理实务的政策(六)业务流程、应用系统或交易层面的控制的测试1.了解企业经营活动和业务流程2.识别可能发生错报的环节3.识别和了解相关控制4.记录相关控制(七)内部控制缺陷评价1.控制缺陷的分类2.评价控制缺陷的严重程度3.内部控制缺陷整改 (八)出具审计报告1.形成审计意见2.审计报告类型3.强调事项4.非财务报告内部控制重大缺陷

111
22
2222
22222
2222
2222
2222
222
2222
七、质量管理(一)会计师事务所质量管理体系1.质量管理体系的目标、要素和特征2.会计师事务所的风险评估程序3.治理和领导层4.相关职业道德要求5.客户关系和具体业务的接受与保持6.业务执行7.资源8.信息与沟通9.监控和整改程序10.评价质量管理体系11.对质量管理体系的记录(二)项目质量复核1.项目质量复核人员的委派和资质要求2.项目质量复核的实施3.与项目质量复核有关的工作底稿(三)对财务报表审计实施的质量管理1.审计项目合伙人管理和实现审计质量的领导责任2.相关职业道德要求3.客户关系和审计业务的接受与保持4.业务资源5.业务执行6.监控与整改7.审计工作底稿

12222222222
222
2222222
八、职业道德(一)职业道德基本原则和概念框架1.职业道德基本原则(1)诚信(2)客观公正(3)独立性(4)专业胜任能力和勤勉尽责(5)保密(6)良好的职业行为2.职业道德概念框架(1)职业道德概念框架的内涵(2)识别、评价和应对不利影响(3)与治理层的沟通3.注册会计师对职业道德概念框架的具体运用(1)识别对职业道德基本原则的不利影响(2)评价不利影响的严重程度(3)应对不利影响(4)利益冲突(5)专业服务委托(6)应客户的要求提供第二意见(7)收费(8)利益诱惑(包括礼品和款待)(9)保管客户资产(10)应对违反法律法规行为4.非执业会员对职业道德概念框架的运用(1)基本要求(2)识别对职业道德基本原则的不利影响(3)评价和应对不利影响(4)利益冲突(5)信息的编制和列报(6)专业知识和技能(7)与财务报告和决策相关的经济利益、薪酬和激励(8)利益诱惑(包括礼品和款待)(9)应对违反法律法规行为(10)违反职业道德基本原则的压力(二)审计业务对独立性的要求1.基本概念和要求(1)独立性的概念(2)网络与网络事务所(3)公众利益实体(4)关联实体(5)与治理层的沟通(6)工作记录(7)保持独立性的期间(8)合并与收购(9)违反本章独立性的规定2.经济利益(1)一般规定(2)对独立性产生不利影响的情形和防范措施3.贷款和担保以及商业关系、家庭和私人关系(1)贷款和担保(2)商业关系(3)家庭和私人关系4.与审计客户发生人员交流(1)与审计客户发生雇佣关系(2)临时借出员工(3)最近曾任审计客户的董事、高级管理人员或特定员工(4)兼任审计客户的董事或高级管理人员5.与审计客户长期存在业务关系(1)一般规定(2)属于公众利益实体的审计客户6.为审计客户提供非鉴证服务(1)一般规定(2)承担管理层职责(3)会计和记账服务(4)行政事务性工作(5)评估服务(6)税务服务(7)内部审计服务(8)信息技术系统服务(9)诉讼支持服务(10)法律服务(11)招聘服务(12)公司财务服务7.收费(1)收费结构(2)逾期收费(3)或有收费8.影响独立性的其他事项(1)薪酬和业绩评价政策(2)礼品和款待(3)诉讼或诉讼威胁


111111
222
2222222222
1111111111

1111111   11
33
333
3333
33
333333333333
333
333

Tax100书单 | 五星推荐税法红宝书: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基本法规(2021年版)免费申领活动来啦~
https://file.tax100.com/oo/forum/202103/08/105354pdwwaf6wqwza6w1d.jpg
如果对书籍学习和活动相关问题有疑问,可以扫描上方二维码,添加胡万军@纵横四海个人微信咨询

与税情深 发表于 2021-2-24 09:24:40

参考法规1.中华人民共和国注册会计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13号,1993年10月31日)2.中国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财会21号)3.中国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应用指南(2017年版,会协94号、会协11号)4.中国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守则(2020)、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非执业会员职业道德守则(2020)(会协33号)5.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问题解答(会协〔2013〕77号、会协〔2014〕76号和会协〔2019〕41号)6.中国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守则问题解答(会协〔2014〕60号)7.中国注册会计师职业判断指南(会协〔2015〕18号)8.财政部关于印发《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504号——在审计报告中沟通关键审计事项》等12项准则的通知(财会〔2016〕24号)9.财政部关于印发利用内部审计人员的工作等3方面准则的通知(财会〔2019〕24号)10. 财政部关于印发《会计师事务所质量管理准则第5101号—业务质量管理》等三项准则的通知(财会(2020)17号)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连载贴】2021年注册会计师全国统一考试(审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