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扶贫故事』关心关爱群众,做“最贴心的驻村书记”--齐兴亮
http://file.tax100.com/o/202102/08/358_1612729808713.jpg?width=1080&size=278185我叫齐兴亮,是黄果树旅游区龙宫镇下苑村的驻村第一书记。
团结同事,凝聚力量
2019年我临危受命到龙宫镇下苑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后,我把每一位村干部和驻村干部都当成自己的亲大哥和亲兄弟。团结好村支两委和驻村工作组的干部,拧成一股绳事半功倍的开展驻村帮扶工作。例如驻村干部刘发清不会操作电脑,有的村干部对他意见很大,觉得他什么事都做不了,要求把他调离下苑村。我通过与他的谈话,在他身上发现了很多长处,就把所有贫困户的户档资料交给刘某整理把关,并且让他督促每天需要完成的各项工作,一日一调度,他把日常工作管理的井井有条。
敬业奉献,不求回报
驻村工作期间,我尽心尽力做好每一件小事,遇到困难不躲避,就算加班加点也要把工作做好,“今日事,今日毕”成了我的口头禅。我喜欢把村里的大事小事都当成自家的事,事事全放在心上,如下苑村村委办公楼的村级活动场所一直未硬化,一到下雨天就积水泥泞,群众办事和活动都不方便,在财政资金比较困难的情况下我积极向上级协调完成了1200平米活动场所的硬化。群众杨亚九说:“这回我们不用踩着泥巴进村委办公室了”。群众利益无小事,我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
补齐短板,完成使命
奋战在脱贫攻坚工作上的第一线,我始终把脱贫攻坚工作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围绕“一达标,两不愁,三保障”的总要求,通过补齐产业、就业等短板帮助下苑村顺利实现了脱贫。产业方面,采取龙头企业嘉怡公司+镇平台公司+农户合作模式,帮助群众在玫瑰园务工1000余人次(其中贫困户400余人次),发放务工费10万余元;同时设置“一村七岗”和其他公益性岗位5个,解决群众就业5人(其中贫困人口4人)。在兜底保障上,利用民政政策,通过走访排查出贫困户3户10人、一般户1户4人在疫情期间收入影响比较大的家庭,将他们纳入民政兜底。我喜欢到田间地里和群众拉家常,根据群众反映下苑村玳瑁组200多亩的农田缺水,我积极协调上级立项修建灌溉沟渠1.5公里、200方蓄水池一个,目前该项目已经由相关部门上报到市里,待审批后实施。
遇到困难,找齐书记
刚来到龙宫镇下苑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村里的同事和村里的百姓对我并不是那么热情,工作开展的并不是一帆风顺,经过两个多月的时间,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有困难,找齐书记”成了村里群众的口头禅。群众杨大哥家发生邻里矛盾,气冲冲来找到我,不一会,杨大哥微笑着回家去了;贫困户刘大叔家儿子去年高考发挥失常,只考上了二本,去读又觉得可惜,想复读考个重点大学,因此不想去读,我主动上门做工作,现在刘大叔家儿子快升大学二年级了。驻村干部罗甜甜说:“齐书记,你是使用了什么法宝开展工作的?”我笑着对她说,“没有什么法宝,咱们做基层工作的就要接地气,和群众打成一片,帮助他们解决一些疑难杂症,他们就认可咱们了。”
做老百姓最贴心的“驻村书记”
我只是全国百万脱贫攻坚驻村干部中普通的一员,因为关心关爱群众,我在平凡的岗位书写着自己的不平凡。作为一名年轻的驻村第一书记,我以一颗火热的心扑在所热爱脱贫攻坚路上,用自己的努力和奋斗,诠释着一名共产党员的使命和担当!“习近平总书记说过,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我们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就是要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而我自己的心中也有一个小小使命就是:要让下苑村的群众们过上富足的小康生活,要做群众最贴心的“驻村书记”。
作者:齐兴亮(黄果树区税务局)
图片:黄果树区税务局
编辑:纳服税宣中心
http://file.tax100.com/o/202102/08/101_1612729808802.jpg?width=258&size=18040
http://file.tax100.com/o/202102/08/981_1612729808955.png?width=56&size=4622
扫码关注我们
微信号:安顺税务
http://file.tax100.com/o/202102/08/847_1612729809028.png?width=64&size=2300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