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三千公里的扶贫真情
点击蓝字关注我们
在广西东兴市江平镇的西南部,
有一个生态优美的村庄
——巫头村。
是我国京族聚居地“京族三岛”之一,
总面积5.4平方公里,
海岸线长3.9公里,
与越南隔海相望。
是个“草经冬而不枯,花非春也常放”的地方。
http://file.tax100.com/o/202101/22/270_1611317123915.png?width=1080&size=770236
图片来源:广西新闻频道
大概16世纪初,
京族的祖先迁居京族三岛,
以耕海为生,
从此成为我国唯一以海洋为生的少数民族。
20世纪六七十年代,
围海造田后,
原来的三座岛已连在一起。
http://file.tax100.com/o/202101/22/938_1611317124694.jpg?width=1048&size=44946
偏僻的京族三岛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下,
以产业兴带动村民富、
乡村美。
如今的京族,
已宣布整体脱贫。
远离家乡,跨越3000公里毅然投入到京族人民的脱贫攻坚事业中
刘魁是辽宁沈阳人,
地道的东北小伙,
国家税务总局东兴市税务局一名普通干部,
广西脱贫攻坚工作队的普通一员。
作为从农村走出来的他来说,
深知农村生活的艰苦和不易,
更深知农村急需摆脱贫困奔小康的迫切心情。
http://file.tax100.com/o/202101/22/532_1611317125022.jpg?width=1080&size=71300
习总书记的精准扶贫号召,
把这个国门税务的辽宁人
和巫头村的京族人民
跨越了3000多公里紧紧融合在一起。
http://file.tax100.com/o/202101/22/151_1611317125111.png?width=947&size=1047026
图为驻村干部刘魁(左)与新来选调生叶建萍(右)完成国扶系统的数据核验工作。
“有什么工作,能比改变他人的命运更有意义?”刘魁在扶贫工作日记本里写下这一句话。
精准扶贫工作千头万绪,
村与村的情况不同,
户与户的情况也不同,
要解决的问题也不同。
因巫头村居民长期依海为生,
以农渔产业为主。
为及时吃透村情民意,
刘魁同志的身影经常出现在
乡间、地头、海边,
和贫困户进行谈心交流,
了解了贫困户的实际情况与诉求。
http://file.tax100.com/o/202101/22/387_1611317125778.png?width=948&size=1006543
图为工作队员刘魁(左一)和第一书记潘琨焕(右一)为吴桂珍(中)户实地测量红薯种植面积,落实产业奖补政策。
筑牢脱贫致富根基,
首先是加强村“两委”班子建设。
巫头村在脱贫攻坚中配齐配强
村“两委”、村小组长、
乡贤理事会队伍,
重视后备干部人才库建设,
配备两名90后年轻干部
担任脱贫攻坚信息员,
有效提升了村支部
引领推进精准扶贫工作的向心力。
http://file.tax100.com/o/202101/22/411_1611317125963.jpg?width=918&size=67022
扶贫必扶智
贫困学生阮雪霞,
是一位美丽的京族姑娘,
该贫困户一户2人,
她与哥哥一起生活。
2020年她面临着小小人生转折点
--中考,
由于哥哥为了补贴妹妹学习费用,
常年在外打工,
几乎没人没精力关注她的学习情况。
驻村队员刘魁在得知情况后,
第一时间赶赴京族中学,
和校长、班主任、任课老师等
进行了交流,
掌握了阮雪霞的学习成绩和学习兴趣。
http://file.tax100.com/o/202101/22/303_1611317126202.png?width=950&size=990316
图为工作队员刘魁向京族中学的老师了解贫困学生阮雪霞的学习情况。
在中考前夕,
驻村工作队员和阮雪霞进行了倾心谈话,
把多年的备考经验、
应试经验等倾囊相授。
同时,
在不打扰她学习状态的情况下,
默默提供经济帮扶,
给阮雪霞解除了后顾之忧,
助力其中考取得好成绩。
现在阮雪霞已考上了理想的学校,
在知识的海洋中遨游。
http://file.tax100.com/o/202101/22/557_1611317126660.png?width=946&size=1433553
图为工作队员刘魁向京族中学的老师了解贫困学生阮雪霞的学习情况。
贫困户阮元芬,
常年体弱多病,
行动不变。
驻村队员刘魁第一时间入户宣传
最新最全的医疗保障政策,
然后主动承担起后续阮元芬慢性病证
和残疾人证办理工作。
从详细收集诊疗凭证开始,
一步步帮助他走流程、
跑手续,
及时完成医疗保障各项补贴。
http://file.tax100.com/o/202101/22/961_1611317127457.png?width=786&size=728840
图为工作队员刘魁入户了解阮元芬身体情况,并为其办理慢性病证和残疾人证,完成医疗保障各项补贴,为阮元芬解决后顾之忧。
在入户过程中,
看到阮雪芬户的厨房还非常简易,
遇到大雨时还有漏雨现象。
刘魁及时联系专业施工人员,
共花费12714元对房屋进行了修缮。
原来烟熏火燎的简易厨房不见了,
新换的是干净的瓷砖灶台、
不锈钢洗菜盘、
明亮防雨的树脂瓦等。
去掉的是从前做饭时的窘境,
换来的是现在吃饭时的笑容。
刘魁在宣传产业奖补政策的同时,
积极引导贫困户发展扶贫产业,
并为贫困户提供技术指导与技术支持。
鼓励贫困户养殖土鸡、
土鸭等养殖业,
完成发放产业扶贫每户292.5元。
同时鼓励种植花生等农作物,
完成产业扶贫奖励697.84元,
实实在在为贫困户增加了收入和幸福感。
http://file.tax100.com/o/202101/22/168_1611317127647.png?width=948&size=1025476
图为驻村工作组第一书记潘琨焕(左一)和工作队员刘魁(右一)与吴桂珍(中)户共同核实扶贫手册相关数据。
我是个党员,就像一座桥,
连接起巫头村和税务局
在驻村工作队员的协调下,
2020年度,
国家税务总局东兴市税务局
先后提供了15000元资金
用于巫头村综合服务中心洗手间改造工程,
提供13517元用于贫困户的厨房改造工程等,
大大提升了群众满意度。
并通过各种渠道搭建就业桥梁,
协助有意向的贫困户就业。
在东兴市税务局、
巫头村委会、
驻村工作队多方的共同努力下,
巫头村获得了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
广西兴边富民示范村等一系列国家级、
自治区级荣誉奖项。
http://file.tax100.com/o/202101/22/541_1611317128203.jpg?width=824&size=32480
工作队员刘魁说,
“在许多同事眼里,
我的生活是不完整的。
孤身一人,
远离父母和亲人。
说实话,
光靠热情,
我坚持不到今天。
支撑我走下去的,
是一种责任与追求。
奋战在脱贫攻坚第一线,
我无怨无悔。
如今自己就像一座桥,
这头连着巫头村,
那头连着税务局。
在我眼里,
都是同一个世界。”
http://file.tax100.com/o/202101/22/700_1611317128445.jpg?width=1000&size=112481
巫头村,乡村振兴未来可期
掩映在绿荫丛中的哈亭,
刻满喃字的院墙,
干净整洁的休闲小道环绕村庄,
孩子们在参天古树下纵情嬉戏,
群众围坐在石凳乘凉谈天,
富有艺术气息的农家院落中
不时传来阵阵欢笑声...
如今的江平镇巫头村,
眼前呈现的景象
仿佛一幅充满田园诗意的画卷。
http://file.tax100.com/o/202101/22/627_1611317128696.png?width=620&size=587398
http://file.tax100.com/o/202101/22/734_1611317129205.png?width=949&size=991266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