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x100书单 | OECD转让定价指南(英文版PDF下载)
经济与合作发展组织(OECD)的转让定价指南为各国转让定价税收管理提供了大量指导性的意见,具有十分重要的国际影响力。2010年OECD公布的最新转让定价指南在一些理论问题上进行了澄清,并为进一步降低应用公平交易原则的复杂性做出了尝试。本文对OECD2010年的转让定价指南进行了全面的解析,有助于我们深入理解未来转让定价税收管理将会发生的变化。为了让大家更好的学习转让定价,小编在全网找到了OECD转让定价指南的英文版PDF,有需要的可以在附件中下载。
OECD转让定价指南的背景
经济与合作发展组织(OECD)财政事务委员会从70年代起就开始关注转让定价税收问题,先后发布了《转让定价和跨国企业》(“1979年报告”),《转让定价和跨国企业:三个税收问题》(1984年),《跨国公司与税务机关转让定价指南》(“1995年指南”),并以活页的形式定期发布转让定价的各种研究成果。这些报告提出并坚持了“公平交易原则”来对转让定价进行调整,其中1979年报告确立了三种传统的以价格为基础的调整方法,包括可比非受控价格法(Comparable Uncontrolled Price Method, CUP)、再销售价格法(Resale Price Method, RPM)、成本加成法(Cost-Plus Method, CPM),这三种方法已经成为建立转让定价税制的国家普遍采用的方法;1995年报告在此基础上增加了交易利润法,包括利润分割法(Profit-Split Method, PS)和交易净利润法(Trade Net Margin Method, TNMM )等以利润为基础的调整方法。
其中,可比非受控价格法是在可比条件下将一项受控交易中转让的资产或劳务的价格与一项非受控交易中转让的资产或劳务的价格进行比较,以后者来判断前者是否符合正常交易价格的方法。再销售价格法指将购自关联企业的产品转售给一个无关联企业的销售价格来调整受控价格的方法,即从关联企业买方转售给无关联企业买方的价格入手,从中减去合理的毛利额,倒算出关联企业卖方的正常交易价格。成本加成法是以关联企业销售方的产品成本加上合理利润作为产品的正常交易价格的方法。
交易利润法中的利润分割法是在正常交易原则下,对若干关联企业共同参与的交易活动中所产生的合并营业利润与亏损,根据其各自履行的职责和贡献大小在有关各方之间加以分配的转让定价调整方法。而交易净利润法检查的是一个纳税人在某一受控交易(或合理汇集的数笔交易)中实现的净利润率是否符合其他可比交易净利润率的合理区间。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