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商报:省本级三公经费预算四川今年不超6亿元
《成都商报》2014年3月8日第2版刊发(预算处)
省本级三公经费预算 四川今年不超6亿元
全国人大代表、省财政厅厅长王一宏:财税体制8项改革今年全面推行
“财政改革是今年一段时间内财政发展的重头戏。”昨日,全国人大代表、省财政厅厅长王一宏透露,四川省财税体制改革今年部署了“8 4 2”的总体安排,完善分税制、完善转移支付体系、改革专项资金管理、加强债务管理、促进预算公开、清理税收优惠政策、建立全口径预算体制、严格控制一般支出等8项改革今年将全面推开。同时,我省对“三公经费”采取总量控制办法,今年省本级“三公经费”预算不超过6亿元。
关键词:
阳光财政
决策过程公开化
钱怎么花听证决定
在王一宏看来,阳光财政是公共财政建设的必然要求,也是发展的必然规律。
他介绍说,在阳光财政建设方面,四川做了很多有益尝试。“去年最值得一提的是,四川在重大财政制订和重要资金的分配上引入了决策过程公开化。”
王一宏谈到,我省今年财政民生支出中,有一项是免费自愿的婚前体检。“当时针对这个问题群众有不同意见,虽然通过婚前体检可以避免缺陷婴儿的诞生,但并非所有夫妻都愿意接受这样的检查,且政府资源有限,支出了这一项其他项可能受影响,所以有争议。”
为此,省财政厅邀请各方面的代表召开听证会,讨论“政府给钱补助好还是由老百姓自己承担好”。由于大家讨论出的结果是由政府补助更好,所以在今年的财政支出中就有婚前体检补助这一项。
王一宏告诉成都商报记者,未来还会有更多民生支出将通过听证会的方式来决定,“这个工作还需要进一步完善。”
关键词:
财政预算
建议财政预算立法
杜绝“会哭的孩子有奶吃”
在财政上,有一种说法叫“跑部钱进”。昨日,王一宏明确表示,建议通过财政预算立法来避免这种现象。他说,当前四川财政改革的主要内容就是要依法办、按规矩办,获得财政支持不在于地方政府跑不跑财政厅,而是“根据各地的实际情况,由财政部门来进行有序安排,要杜绝‘会哭的孩子有奶吃’”。
在财政资金的使用上,四川则会重点关注使用绩效,效果不达标有可能被收回资金。王一宏表示,四川建立了专项资金绩效评价办法,“如果因为主观努力不够、纪律不严造成绩效评估不达标,就会被责令收回资金,下一年度不再安排,倒逼部门和项目单位加强管理。”
据介绍,在新一年预算安排中,我省会参考上一年度各部门财政预算执行的绩效评价成果,对相关专项资金安排进行调整。
关键词:
三公经费
总量只减不增
预算编制改革防突击花钱
“三公经费”是老百姓最为关注的话题,今年我省的“三公经费”预算情况如何?
“总量只减不增是总体要求。”王一宏告诉成都商报记者,我省对“三公经费”采取的是总量控制的办法,“要尽量注意节约,控制公务接待经费,使公务接待经费在上一年基础上继续保持总量不增,甚至继续下降。”
王一宏补充说,从公务需要的情况来看,有的单位“三公经费”是会比较高,但只要是合规必需的,那么财政会给予保障,“总量上进行控制,不超过6亿。”同时,为了避免出现年底突击花钱的现象,当前我省财政部门正在通过预算编制改革,来改变和解决这一问题。
相关下载:>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