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政策君 发表于 2021-1-22 11:23:37

四川日报:让9万纳税人轻装前行

《四川日报》2013年12月20日第十版刊发
(财法处)

让9万纳税人轻装前行
——四川实施“营改增”试点的调查

8月1日零时8分,省国税局直属税务分局办税服务厅灯火通明,伴随着专用税控发票机“吱吱”响动,“营改增”试点纳税人四川航空股份有限公司财务总监许盛辉拿到了我省“营改增”试点启动后的第一张增值税专用发票。这标志着我省“营改增”试点正式启动。
从那一天起,全省从事交通运输业和部分现代服务业的单位和个人,开始执行增值税税制。数据显示,全省已有9万余户被确定为“营改增”试点纳税人。“营改增”对于完善税制、减轻税负、优化产业结构、促进第三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特别是对消除重复征税、减轻纳税人税收负担成效明显。
省财税部门的统计数据也印证了这样的结论:试点工作启动4个月以来,全省超97%的试点纳税人税负减轻或保持稳定。试点纳税人税负减轻有力推动了相关行业的发展,特别是文化创意服务、鉴证咨询服务等现代服务业,试点后户数增长较快,呈现良好的发展势头。随着“营改增”试点的有序推进,以及试点纳税人逐渐适应增值税税制,不断提高自身管理水平,完善治理机制等,我省“营改增”试点减税效应将进一步显现,正在成为推动我省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
个案1
税负减轻 营业额大幅增加 精诚格调更具竞争力
“1300万!”12月6日,成都市蛟龙工业港黄河路5段,一份刚刚出炉的前11月的销售数据让成都精诚格调有限公司财务部负责人激动不已。
精诚格调是一家专门从事建筑模型设计和生产的企业,尽管成立刚刚4年,但是企业的营业额却是连创新高,今年前10月,公司营业额已经顺利突破千万元大关,年底有望达到1500万元。去年这一数据仅为600万元。
走进公司的生产车间,到处可以看到一片火热的生产景象。“两节”临近,建筑模型市场的旺季即将到来,企业也相应进入繁忙季。
喜事连连。今年8月,企业又被认定为“营改增”试点一般纳税人,成为全省9万余户“营改增”试点纳税人的一员。新政实施后,精诚格调公司将由此前缴纳营业税转变为缴纳增值税,税率为6%。
从数字上看,似乎比之前5%的营业税率高出一个百分点,而实际上,由于可以将公司购买的一些设备、原材料等进行抵扣,实际上,公司的税负还降低了1个百分点。这样一来,公司今年的增值税额相比缴纳营业税而言,将减少10多万元。
实惠远不只这些。据公司财务总监介绍,附加税费,比如城建税和教育费附加等税费的征收标准是以增值税的实际缴纳额为基础来进行核算的,伴随着公司实际缴纳增值税较营业税额的下降,这些附加税费的额度也要相应减少,这对于公司来说,又可以节约一笔开支。“好得很啊!”营业收入增加,企业税负减少,让公司负责人喜不自禁。这位负责人说,税负降低了,企业的营运成本也降低了,相应企业的产品在市场上也就更具有竞争力,因此,下一步,他们将考虑对公司的产品价格适当下调,进一步扩大公司的市场占有率。
还有更宏大的目标。目前,他们已经打算在国内新三板上市,向国内国际一流的模型企业冲刺。
个案2
程序更便利 财务费用更低 四川航空将飞得更高
作为运输企业的代表,四川航空股份有限公司有幸开出了全省“营改增”试点的“第一票”。时间过去4个多月,如今,“抢得头彩”的喜悦正在过去,然而,税负下降这种实实在在的实惠却将长期让企业受益。
四川航空股份有限公司是国内最大的全空客机队航空公司,截至今年10月底,公司已经拥有82架空中客车飞机,开通了160多条国际国内航线。
公司财务总监许盛辉透露,今年8-11月,由于公司没有采购新飞机,缺乏大的增值税进项抵扣,公司实际缴纳的税收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但伴随着公司的不断发展壮大,“营改增”后,企业直接购进或租来的飞机、航空器材等成本,将形成规模较大的进项税额,同时,公司还可享受国际运输服务增值税零税率政策。这不仅可以有效解决重复征税的问题,也有利于企业税负成本的下降和国际竞争力的提高。
这远非全部。财政部日前发布《关于部分航空运输企业总分机构增值税计算缴纳问题的通知》,四川航空被纳入该项政策的执行范围。按照新政,四川航空公司,包括其在云南和重庆的两家分支机构,除了分支机构按1%预征率外,其余增值税都将在四川总部汇总纳税。经国家税务总局批准,汇总纳税后总机构的纳税期限为一个季度,这样将大大方便公司的纳税,同时节约不少的财务费用。
以8、9月份为例,川航增值税纳税额为1.4亿元,如果不采用汇总纳税,那么,这1.4亿元将分两次进行,无疑将多占用公司7000万元的资金,如果按照3%的年利率来计算,仅此一笔,就可以为企业带来17.5万元的资金利息收入,一年下来,同样可以为公司带来超过100万元的收入。
个案3
连续两月“零申报”运兴公司将跑得更快
“连续两个月零申报,这是历史上头一回。”说起公司今年的纳税情况,运兴公司财务负责人罗小姐非常高兴。
运兴公司是成都公交集团下属企业,经营着成都市区范围内近百条公交线路,投入营运的公交车超过1000辆,每天运送的旅客上百万人次。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快速推进,上述数据每天都在攀升。
在此之前,公司作为运输企业,主要缴纳营业税,税率为3%,每个月的纳税额度在70万元左右。今年8月,公司被认定为“营改增”试点一般纳税人,税率为11%。从税率标准来看,确实提高了很多,但实际上,从前3个月来看,公司的纳税额度却出现了大幅度下跌。8月份实际纳税只有20多万元,同比下降超过60%,其中,9月和10月份连续两个月甚至出现了“零申报”的情况。这是为什么呢?
公司财务人员为我们解开其中的谜底。原来,今年8月开始,公司连续购买了60台新车投入使用,以每台车60万元计算,就有3000多万元的购车费,而这部分购车费在上一环节所缴纳的增值税可以纳入抵扣范围。
除此之外,油费和维修费也都可以纳入抵扣范围,这样一来,公司就有了一大笔的进项抵扣,品迭下来,公司实际纳税额度就大大降低了。
公司不是每个月都购买新车啊,如果没有新车进行抵扣,税负又会不会上升呢?对此,公司财务负责人透露,即便没有购买新车,但是油费和维修费依然可以抵扣,估算下来,相比缴纳营业税的时候,公司每个月实际纳税额依然可以降低10%左右。
据了解,公交公司的运营成本主要包括购车、油料、维修和人工,现在除了人工,其余三项都可以抵扣,这就确保了公司实际税负呈下降趋势,也为公司的快速发展创造了条件。
“要是员工的工资成本也能纳入抵扣就好了。”该公司负责人透露,公交公司具有公益性质,而员工工资占据了企业很大的成本,他希望,今后国家能够将抵扣的范围进一步扩大,这也是很多运输企业的心声。


相关下载:>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四川日报:让9万纳税人轻装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