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财经报:四川多项创新提升支出质量
《中国财经报》2013年5月4日第2版刊发(办公室)
四川多项创新提升支出质量
今年以来,四川省财政在支出管理方面既注重“量”的增长,又注重“质”的提升,努力优化支出结构,事关发展方式转变的重点产业发展支出获得有力保障,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得以打通,财政资金效益得以彰显。
据四川省财政厅有关负责人介绍,为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他们切实抓好项目规划协调,明确部门筹资责任,确保同类资金使用在取向上趋同、力量上整合、效果上倍增,并在此基础上采取了许多创新举措。
创新预算管理模式。在预算编制环节,深化编审制度改革,科学设置项目实施的绩效目标,从源头上提高资金分配的合理性。在预算执行环节,严格执行专项资金绩效分配、中期评估、结余结转管理等制度,把执行不好、无法执行的项目资金调整到急需的方面,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在支出绩效评价环节,强化财政投资项目概(预)算、结(决)算评价审核以及跟踪问效,确保财政资金使用安全。将评价结果与预算安排挂钩,凸显激励约束的导向作用,遏制一些部门长期以来存在的“要钱都说穷、花钱不问效”现象。
创新差别化扶持政策。针对四川区域自然条件差异大、发展基础不平衡、发展水平不同步的现状,积极创新差别化的财政扶持政策,充分调动基层政府加快发展的积极性。一般性转移支付充分体现促进各地保障运转、保障民生的体制功能;专项财力转移支付注重赋予市县政府相应的自主决策权和明确的管理责任;专项转移支付更加体现绩效分配的要求。在产业发展资金安排方面,根据各地的要素禀赋差异和产业规划,有针对性地给予政策和资金扶持,将比较优势变成发展优势,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创新资金投入机制。按照“集中财力办大事”、“财力与事权匹配”的思路,以优势区域、主导产业、重点项目为平台,发挥资金整体优势和规模效应。同时,找准财政杠杆“撬动支点”,大力推广“竞争立项”、“政府购买”、“财政金融互动”等分配模式,进一步激发市场主体活力。
据统计,今年一季度,四川省地方公共财政收入完成746.64亿元,公共财政支出完成984.97亿元,均居西部第一位。
相关下载:>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