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政策君 发表于 2021-1-22 10:00:19

中国财经报:四川推进全过程绩效预算管理

《中国财经报》2012年11月15日第一版
(办公室)

四川推进全过程绩效预算管理

四川省近年来积极探索推进绩效预算管理改革,已经初步建立起以预算编审、绩效分配、执行考核、中期评估、结余管理、绩效评价为主要内容,涵盖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的绩效预算管理体系,财政支出管理绩效明显提升。
据四川省财政厅有关负责人介绍,从2010年起,该省全面实施以零基预算、优化结构为核心的预算编审程序改革,健全政府主导的预算决策机制,强化政府对预算编制的控制。2011年开始编制公共财政、政府性基金、国有资本经营、社会保险基金“四本预算”,全面取消预算外资金,实现全口径财政资源统筹管理和安排使用。通过年初预算编审清理核销和调整归并存量专项项目313个,整合财政资金80.2亿元。
在2013年预算编制中,四川省财政厅明确要求建立绩效目标申报制度,部门预算100万元以上项目和所有待批复项目全部制定绩效目标,作为项目设立和预算安排的必备要件。
此外,每年5月,省级部门都要启动下年度待批复预算细化工作,提前组织项目申报、遴选,制定资金分配方案,并按规定报批。此举将原在预算执行中启动的资金分配工作提前到预算编制阶段完成,增强了项目预算安排的准确性和可执行性,为提升预算执行效率打下了基础。
在专项资金分配方面,2011年出台的《四川省省级财政专项资金绩效分配管理暂行办法》提出了依据项目特性,按照直接转拨、规划分配、竞争立项、据实据效、因素测算、特定补助六种方法对专项资金进行绩效分配的改革办法,提高专项资金分配的科学性。该省还创新了兼具财力和专项特征的双向属性的专项财力转移支付制度,在总体方向和分配额度确定的前提下,按照“明确方向、额度下达、项目备案、绩效跟踪”的管理方式,充分赋予市县项目决策的自主权,确保资金发挥最大绩效。
为确保预算执行力度,四川财政建立了支出进度定期通报和预算执行定期对账制度,将预算执行考核结果纳入省政府绩效管理考评,并与部门下年度预算中相关经费安排挂钩。
从2010年起,每年9月底前,省财政厅对当年省级预算执行情况进行中期评估,按照“法定支出不调减”、“资金使用方向基本不变”和“统筹安排保障急需”的要求,对尚未执行完毕和尚未开始执行的项目进行逐一甄别,按照规定程序报批后,调整用于当年急需安排的其他项目。2011年,通过执行中期评估调整取消项目112个,资金额达5.73亿元;重新安排急需项目130个,安排资金5.7亿元。
“当年预算当年执行完毕”也已成为四川财政的一条“铁律”。从2010年起,四川省财政厅对确认属于当年已无法支出或无需支出的部门结余,一律注销收回预算统筹管理;跨年度项目一次立项分年安排预算,提高资金绩效。2011年底,通过年底结余结转清核注销项目355个,共计注销结余资金0.82亿元。
四川省还拓展评价范围,完善指标体系,强化绩效评价结果运用,全面推进支出绩效评价。目前,该省基本形成以项目支出绩效评价为重点,以同步推进基本支出、部门支出、转移支付评价试点为补充的工作体系,评价对象横向到边,涵盖了财政支出各类领域。同时,评价结果已成为省级部门年度预算安排和对下转移支付分配的重要依据。特别是对项目支出绩效评价,评价结果直接决定次年预算安排中项目资金规模大小和存续。2010年和2011年项目支出评价结果运用于21个项目资金的次年预算安排中,其中调减和取消9个项目、调增3个项目。
据了解,四川省财政厅还将进一步在绩效预算改革中践行科学化精细化管理,全面推行市县级绩效预算管理改革试点,鼓励试点探索改革新路径。


相关下载:>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中国财经报:四川推进全过程绩效预算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