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政策君 发表于 2021-1-21 15:44:38

中国财经报:用行动诠释理想用生命完成承诺——追记四川省广元市财政

《中国财经报》2010年10月28日第2版刊发

用行动诠释理想用生命完成承诺
——追记四川省广元市财政局教科文科科长彭颂东

相机里,他拍摄的灾后重建资料图片还未来得及整理;手提袋中,妻子准备的20天的出差用品刚刚开启;大树下,70多岁的严老师还在等待他探望的消息……2010年8月11日,年仅47岁的四川省广元市财政局教科文科科长彭颂东在苍溪县清理检查财政资金使用情况时,因积劳成疾,突发脑溢血,不幸猝逝。他,用生命践行了共产党员对理想的不懈追求,对事业的无限忠诚,对人民的无比热爱。
2010年8月15日上午九点,广元殡仪馆大厅内,三四百名市民自发赶来参加彭颂东的遗体告别仪式。“颂东,一路走好!”“颂东,我们永远想念你!”一幅幅白色的挽联,寄托着人们的哀思。
坚定如磐 为灾后重建倾力奉献
彭颂东不是不知道自己的病情。2008年4月的一次体检中,他被查出患有严重的心脏早搏。可刚治疗不到半个月,汶川特大地震就发生了,来不及犹豫,他将生死置之度外,义无反顾地投入到工作中……
“我一工作,身体就什么毛病都没了。”为了不让妻子为自己担心,彭颂东这样说。事实上,繁重的工作使他频发心悸、头晕、胸闷等症状。药物随身携带,病情一旦发作,他就赶紧吃药,压制一下,又接着工作。而为了让自己的身体状况能赶得上灾后重建工作的步伐,不管每天回家多晚,他都坚持早起爬山锻炼身体,还常笑着对妻子说:“咱们的身体不只是自己的……”
“心脏早搏”要治又要养,每天保持良好的睡眠非常重要。但科室仅有的3个人,既要负责市本级教科文系统50个大项目的灾后重建资金监管,又要安排好县区本系统的经费运转,任务极为繁重。尽管如此,为保证工作质量,彭颂东仍给科室下了硬性规定:必须实地查看,防止出现瞒报工程进度等情况。为核实数据必须经常深入基层检查,他常常天不亮就出发,很多时候半夜还回不了家,风餐露宿也是家常便饭。而且,作为科室里唯一的男士,一线检查、撰写报告等他都亲力亲为。回家后,还要加班加点审核科室的报表。
广元是地震的极重灾区之一,灾后重建项目多,强余震陆续造成了新的灾情,重建进程直接影响50万在校学生的上学问题。在实际操作中,不少学校面临建筑材料价格上涨、设计漏项等诸多问题,需要增补资金。一张张资金申请表递交上来,彭颂东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学生的上学问题是关系民生的头等大事,来不得丝毫马虎。需增补资金的各所学校存在什么具体情况,又该如何补救?他开始了长达两个月的实地调研。七月的广元,酷暑难耐,在雪峰教育园区,一场关于学校灾后重建的专题会议正在召开。会议从上午8点开始,一直持续到晚上11点。疲劳、病痛折磨着彭颂东,他面色苍白,霎时虚汗如豆子般滴落在地上,大家的目光聚集在他身上。“不碍事,请继续。”他要了瓶矿泉水,慢慢从衣兜里掏出几包药,拿出几粒,用水服下,继续在本子上做起笔记……
“老彭,你还是请几天假,回去检查、休养下身体?”会后,局领导关切地询问。彭颂东挥挥手说,“没事,灾后重建马上就要收尾了,过段时间休息也不迟。”
然而灾后重建工作暂告一段落,彭颂东又投入到强农惠农资金清理检查的工作中……
今年3月份,广元市组织10多个监督部门,成立了“强农惠农资金”清理检查组,对2007年-2009年度监督检查和审计发现的问题进行逐项细致检查。8月前,先由各县区自查。作为组员,彭颂东在了解学校重建情况时,就已掌握了一些当地强农惠农资金的使用情况,特别是水利设施重建、村级阵地建设、农房灾后重建补助等。素材收集了很多,一直没空整理。
8月8日,彭颂东带着材料回家加班,妻子薛巧灵提出全家人去休假,彭颂东爽快地答应了。“等我把检查方案写完,给强农惠农资金全市重点检查工作提点自己的建议,从苍溪回来,你说到哪我就到哪。”制度政策落实、项目申报审批、资金下达拨付和使用……8月9日凌晨1点,彭颂东完成了生平最后一份建议。
勤恳淡泊 事必躬行结硕果
“钱是国家的,也是人民的,该花的一分不减,不该花的,一分也多。作为一名财政工作者,能让每一分钱都发挥作用,那是我们最大的光荣”——彭颂东曾在笔记本上写道。
职务在晋升、工作环境和生活境况都在一天天改善,但彭颂东艰苦朴素的生活作风却一直没变。他从小生活在一个贫困的多子女家庭,20岁就承担起抚养7岁妹妹的责任,一月工资29.5元,除去吃饭还得供妹妹上学,他由此养成了节俭的习惯。面对那些奢侈的享受他非常淡泊,总是很满足也很珍惜眼前的一切。家中一台21英寸的老式彩电,用了15年,直到最近才刚刚更换;家里使用的功放,是别人用过的二手货;生平从未穿过羊绒衣,最贵的衣服不过百元……
他有着一名财政干部为民理财、严于律己,上善若水的优秀品质。在市财政局教科文科,他负责教育、科学、文化等系统的资金监管,每年监管的资金数亿元,不管钱多钱少,他都尽心尽力,力求让每一分钱用到实处。一本换页式笔记本,封皮呈现出一道道裂纹,10年了,他仍舍不得更换。纸张用完后,他就把用过的纸张取下来装订成册,再换上新的纸张继续用。“一年能节约50元!”这是彭颂东式的骄傲。他的办公电脑一开机就发出刺耳的尖叫,不拍打不停,早该更换了,可他不同意,还倡导科室集体节约,把节约的经费用来帮扶农村计生特困户。而加班不领补贴,县区检查搭乘便车,吃饭不陪酒等等都是彭颂东给自己定的规矩,一执行就是10年。
工作中,彭颂东尽职尽责,始终保持着一股认真、执着的劲头,力求使每一项民生工程落到实处。他的工作态度也感化着身边的人。2006年,中央财政开始设立中等职业教育国家助学金,用于中等职业学校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学习及生活补助,补助标准为每生每学年1500元。为防止资金流失,彭颂东与市教育局研究,采取了对受助学生实行打卡直发的方式。不仅如此,他还经常与市教育局同志一道到学校进行抽查。每到一所学校,彭颂东都会亲手清点学生人数。有一次,彭颂东在一所中等职业学校发现学校提供的名单与实际人数相差7人,校长借口说学生去了厕所,他就坐在教室里等,一等就是2个多小时,最后,校长只能惭愧地检讨认错,接受上级部门的处罚。2007年,四川省启动的“文化惠民工程”——农村公益电影放映工程,惠及全市200多万农村群众,各级财政每年投入资金300多万元,要求每月至少在每个行政村放映一场电影。为切实提高财政资金使用绩效,保证放映场次的完成,彭颂东坚持与市文化局的工作人员一起下乡抽查。
这就是彭颂东,勤恳敬业,事必躬行。同事们都说他身上总有使不完的劲和洒不完的热情。自2001年调入广元市财政局以来,他先后7次代表广元在省财政厅作经验交流发言、协助省厅撰写调研报告,使部门预算改革、项目绩效考评等方面的经验得到推广;灾后重建,彭颂东主动给自己分管的系统规定了个基本原则:“实用、够用、能用则用”。教育重建项目多,涉及资金65亿元,不少学校的财务人员、项目管理人员对业务不熟,彭颂东就经常到市教育局的临时办公点亲自指导学校编制规划、预算;在资金拨付中,为了防止业主单位在建设中挪用重建资金,他则带领科室自创了“教科文口灾后重建资金拨付收支台账”,包括总表、明细表、项目资金直接支付表等,使工程进展、资金拨付情况一目了然,科室经办的数亿元灾后重建资金从未出过差错。
全国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也凝聚着他的心血和汗水。2005年,他走访了广元197所农村中小学,发放问卷调查3.5万份,对全市义务教育实际支出水平、农村中小学教职工工资水平及发放情况等进行了详细摸底,并提出了农村义务教育成本测算建议、建立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建议等,被省里采纳,成为四川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的“模本”。从此,农村义务教育阶段教师不再为拖欠工资而烦恼,学生不再为交不起学杂费而辍学。
平凡细腻 把思想的光芒留给未来
“生命的真谛,不在于时间的长短,职位的高低,金钱的多少,而在于对社会所做的贡献。”生前,彭颂东以此自勉。
生命有长有短,或轻于鸿毛,或重于泰山。彭颂东,普通人的平凡人生,充满了共产党人的理想与激情,他的点点滴滴,无私、周到、热忱,让孤寡老人爬满皱纹的脸庞露出祥和的笑容,让身陷窘境的老同学重新燃起生活的希望,让灾区的人们重拾对未来的信心……据彭颂东生前的好友透露,他曾把自己3年的积蓄全部捐给元坝县区的7户农村特困家庭。在他的帮助下,如今他们都过上了好日子。
“如果有来生,我还嫁给他。”回忆往事,善解人意的妻子悲痛里带着自豪。2007年,妻子在医院接受手术,彭颂东只陪伴了不到2小时;2009年7月,妻子患急性阑尾炎,彭颂东也只请了3天假;为不耽搁丈夫的工作时间,手术后不满1周,妻子又冒险做痔疮手术,而这次,彭颂东白天只来过一次,虚脱的妻子只能自己照顾自己。尽管如此,妻子却被彭颂东的一点一滴感动着:“每次出差,他都会给我和儿子写封信,表达对我们母子的歉意;只要一有空,他都会抢着帮我分担家务……”
一滴水可以折射太阳的光辉。一朵花能够映衬整座天堂。对于每个人来说,生命是有限的,但思想的光芒却可以照亮遥远的未来。彭颂东,他短暂的一生留给人们永恒的记忆。他用行动诠释了一名共产党员的崇高理想,用生命完成了对人民的不朽承诺。



相关下载:>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中国财经报:用行动诠释理想用生命完成承诺——追记四川省广元市财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