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禾税史话·两晋篇』东晋高使君嘉兴屯田福荫后世
http://file.tax100.com/o/202101/08/743_1610035216685.gif?width=640&size=6261http://file.tax100.com/o/202101/08/132_1610035216803.png?width=888&size=319367
http://file.tax100.com/o/202101/08/122_1610035216916.png?width=776&size=17828
嘉兴城北栖真、嘉善城西杨庙一带,距太湖东南岸仅30公里,湖荡星罗棋布,水系密如蛛网,素以“水美、鱼肥、米香”著称,旧时,田价较嘉兴其他诸乡高数倍,乡人曰此处“荡田”,系晋高使君屯垦所遗。在古代中国的绝大部分时间里,不论是叫贡和彻、粟米之征,还是田赋、租谷,纳税人以谷等实物形式缴纳的农业实物税,始终都是国家最重要的税收收入。农业兴则百姓富,百姓富则赋税足,这也是承继千年的治国之道。
http://file.tax100.com/o/202101/08/329_1610035217027.jpg?width=744&size=85499
东晋元帝司马睿画像
时值东晋建武年间(317年-318年),晋元帝司马睿刚结束了颠沛流离的逃亡生活,在王导的帮助下,在南方维持了“王与马,共天下”的偏安局面。此时的嘉兴一带,饱受战火蹂躏,人民流离失所,早已不是西晋初年左思笔下“田野则畛缀无数,膏腴兼倍,国税再熟之稻,乡贡八蚕之绵”的富饶乡。
嘉兴全境,东临大海,南倚钱塘,西接天目,北负太湖。东晋时,境内大多地方陂湖沼泽相连,干涸丰沛不定,尤以北部为甚。地广人稀、火耕水耨是当时的真实写照。嘉兴有文字记载,成规模的农业开发,最早是三国东吴陆逊出任海昌屯田都尉,然其开发区域,多在嘉兴东部和南部,并未涉及北部。
据明代《万历嘉兴府志》记载,一位被称为“高使君”的官员,因时间久远,已经不知道他叫什么名字了。他在东晋建武年间,担任了嘉兴监、屯田校尉之职。这位高使君,带着3000名士兵,奉命来到嘉兴北部这一大片茫茫无涯的水沼。所谓屯田,就是带领军队或民众,筑圩岸、兴水利、造良田,让大泽变成百姓和朝廷的粮仓。
http://file.tax100.com/o/202101/08/273_1610035217146.jpg?width=856&size=163234
军屯与民屯结合的屯田制在中国古代沿用时间极长
旧志上称,这位高使君,领兵屯田于此,有很长一段时间,“镇静不扰,岁遇丰稔,公储有余,军中之费,概不烦民,民受其惠”,意思是说,他的屯田队伍,军纪严整,从不扰民,丰收时节,当地的粮仓里存满了粮,还有富余,屯田军士们的花销,都不用地方上负担,老百姓都很感激他。
除了在嘉兴的屯田工作,史籍上对这位既能干又廉洁的官员,还做了如下记述:“累迁黄门侍郎、司徒左长史、侍中、征虏将军,授北海、信都二郡太守。未之镇,卒。”由此可知,他后来又担任过在皇帝和尚书令之间传达机要公事的黄门侍郎,以及管理州郡农桑户籍、官吏考课的司徒左长史等官职,因曾被授予北海、信都二郡太守,虽然没有实际到任便去世了,但依古代对州郡长官的尊称,故百姓仍称他为“使君”。
http://file.tax100.com/o/202101/08/805_1610035217305.jpg?width=1080&size=119641
东晋元帝司马睿御书笔迹
后世感念高使君的功德,在南朝梁大通年间(527年-528年),为他建立了“高使君祠”来祭祀他,梁步兵校尉刘绩之为他题写了碑记。旧志称,嘉兴治北三十六里,嘉善治西北十里,迁善乡(今嘉善陶庄)有高王庙,春秋香火不绝。宋代秀州人张尧同的《嘉禾百咏》中,有《高使君祠》诗一首:
http://file.tax100.com/o/202101/08/824_1610035217422.png?width=801&size=163242
一瞑移藩日,
邦人昔被恩。
步兵碑尚在,
功业敢经纶。
在嘉兴这片太湖边自东南向西北倾斜的浅碟形平原洼地上,自高使君率众脱甲胄,事稼穑后,历代屯垦者无分寒暑,筑造圩岸,排涝灌溉,辛勤耕耘,终于成就了现如今塘浦河渠纵横,田地水渠交错,“六田一水三分地”,旱地栽桑、水田种粮、湖荡养鱼的立体水乡人工地貌,并一直福荫后世。
http://file.tax100.com/o/202101/08/565_1610035217556.png?width=640&size=125326
(本文节选自中国税务出版社《禾税史话》2020年7月第1版)
往期故事
[*]秦汉篇|由拳天星名犹在 力役苛重谁人知
[*]秦汉篇|女子年十五以上不嫁算赋翻倍
[*]秦汉篇|吴王刘濞马嗥城煮海水为盐
[*]秦汉篇|严助与淮南王刘安论赋敛租税
[*]秦汉篇|朱买臣如何从嘉兴小税吏到位列九卿
[*]三国篇|野稻自生呈祥瑞 嘉禾沃野无饥岁
http://file.tax100.com/o/202101/08/451_1610035217682.png?width=603&size=153186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