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之窗】书香氤氲
http://file.tax100.com/o/202012/23/611_1608661210007.png?width=1080&size=333083http://file.tax100.com/o/202012/23/702_1608661210110.gif?width=73&size=16350
楼下的桃花开了,粉粉的红衬着蓝蓝的天,旁边还有一棵梨树,翠色欲滴的枝叶泛着细碎光影,一朵朵洁白如玉的花间杂其中,草坪嫩绿嫩绿,柔柔软软的铺在地上,空气似水洗过一般清新,阳光暖暖的,从敞着的窗口一拥而入。这样的季节,这样的天气,这样的美丽时光,正好读书。
读书,与智者交谈,与伟人对话,修身养性,悦目怡心,享受世间的美好,感知每一个主人公的跌宕人生坎坷经历,感受他们的悲伤喜悦和幸福快乐,让心灵宁静安详,更加和煦敞亮。
手边依旧是那本《南怀瑾全集》,风趣幽默的南氏语言妙语连珠,令人百读不厌,不消一忽儿,我便沉醉在了书香里。
http://file.tax100.com/o/202012/23/423_1608661210215.png?width=290&size=668
http://file.tax100.com/o/202012/23/631_1608661210301.jpg?width=500&size=27303
依稀记得读书的习惯是从小学三年级开始的。那段时间我妈卧病,我爸从车站图书室借来一本《鲁滨孙飘流记》给我妈解闷,我闲着没事就拿来读,如果有人问,书里都写了什么,我真说不上来,只记得里面有个叫做星期五的野人特别有意思,跟流落到荒岛上的鲁滨孙一起种过地养过猫,还用自制的火药打过狼。
如此,一发不可收,越读越着迷,曲波的《林海雪原》,魏巍的《东方》,罗广斌的《红岩》,高罗佩的《狄公案》……我妈最是反对我读这些闲书,怕影响我学习,怕浪费家里的电,我就玩起了游击战,和我妈斗智斗勇,东藏西躲,压在课本底下读,打着手电筒躺在被窝里读。
那个时期我读书,没有目标从不思考只图个新鲜热闹,书也没条件精挑细选,只要能找得到借得来,我都如获至宝囫囵吞枣走马观花一览而过。不认识的生字跳过,不明白的地方也不去探究,懵懵懂懂中记住了“203首长、小白鸽、座山雕和徐大马棒”;认识了“江姐许云峰、小萝卜头和双枪老太婆”,见识了狄仁杰带着马荣和乔泰推理破案;知道了战争年代的惨烈、抗美援朝的悲壮。
上了中学后,有了更好的空间和环境,接触到的书就不仅仅是小说了,除了《绿野仙踪》、《格林童话》、《一千零一夜》等儿童读物,我还期期不落读了《少年文艺》、《青年时代》,《当代》,《收获》、《今古传奇》等杂志,我甚至还读到了传说中的手抄本《第二次握手》和《一双绣花鞋》,那时候的书,到自己手上时通常是残缺不全旧旧的,那是经过了多少双手翻看传阅的结果。
http://file.tax100.com/o/202012/23/400_1608661210378.gif?width=460&size=76968
高三那年,我后座位男生上课偷看一本十六开白本大书《射雕英雄传》,怕丢,他下课把书交给我保管,我随手翻翻,立即对它爱不释手,就这样我结识了金庸大侠,在紧张的应考时间里,我觉得大学和金庸对我都有着不可抵挡的诱惑。金庸不愧为武打小说一代宗师,他的书语言幽默风趣,情节跌宕起伏,人物描写活灵活现,好人好得彻底,坏人坏得纯粹,形象鲜活,呼之欲出,主线依附历史背景,环环相扣,引人入胜,那“悲从中来”,“心中一荡”,用的恰到好处,让人身临其境,感同身受,真真的荡气回肠又豪气冲天。
大一暑假,同学回家带来一本琼瑶的《梦的衣裳》,里面的男女主人公的爱情故事着实吸引了我,于是,一口气读完了《月朦胧鸟朦胧》、《聚散两依依》、《彩云归》、《庭院深深》、《六个梦》。说来惭愧,我是看琼瑶小说才喜欢上唐诗宋词的,在这里我认识了李清照、温庭筠等真正的言情高手。才下眉头,却上心头,在见识了亦舒的老辣文笔后,我果断地放弃了琼瑶。
同期,我还喜欢读三毛、席慕蓉、林清玄和张晓风,《梦里花落知多少》一度是我的随身必备,而席慕蓉那不染纤尘美轮美奂又入骨忧伤的文字,则俘虏了我的整个青春期,我甚至不用特别记忆就能大段大段背诵她的诗句:“年轻的时候,如果你爱上了一个人,请你,请你一定要温柔地对待他,不管你们相爱的时间长短,所有的时刻都将是一种无暇的美丽。若不得不分离,也要好好地说再见,要心存感激,感谢他给了你一份记忆。长大后蓦然回首,你才会知道,没有怨恨的青春才会了无遗憾,如山岗上,那轮静静的满月。”至于张恨水的《金粉世家》、张爱玲的《倾城之恋》、林语堂的《京华烟云》,玛格丽特的《飘》等经典小说则是在我工作后有能力购买了,才读到的。
http://file.tax100.com/o/202012/23/250_1608661210479.gif?width=509&size=42017
总之,随着年龄的增长,经济的宽裕,我能读到的书越来越多,小说散文杂记纪实,各种内容各类题材都有涉猎,又因为琐事繁忙空闲时间的减少,我对书的质量数量也有了挑剔和把控,渐渐的从原来的粗读滥读到现在的精读细读,就这样陆陆续续读了许多书,书名、内容、人物情节,有的几乎全不记得,有的记忆犹新像是印在了脑子里。潜移默化,循序渐进,不知不觉中,我的知识面广了,眼界开阔了,品味提高了,虽然谈不上饱读诗书、博闻天下,但别人讲什么我也能略知一二,以前看过的那些一知半解、似懂非懂的书,也在越来越多的知识积累中得到了很好的诠释和理解。书香氤氲,字里行间,那信手拈来的意外之喜,共鸣产生的美妙感觉,让我受益匪浅回味无穷。读书,的确让我长了见识、丰富了人生阅历。
而今,读书变得更为简单,书的花样繁多,出门旅行再也不用背着厚重的“大部头”走天下,各种读书软件,让你一机在手,一网阅尽。
古人云:“胸藏文墨虚若谷,腹有诗书气自华。”书海浩瀚,任君畅游,在有限的生命里,多读书,读好书,是积淀、是提升、是修行,同时,也是一种别样的幸福。
http://file.tax100.com/o/202012/23/977_1608661210549.png?width=510&size=32591
作者| 黄春凤
编辑| 刘娅楠
审核| 张宜静
http://file.tax100.com/o/202012/23/536_1608661210686.jpg?width=258&size=17569
长按二维码识别关注
http://file.tax100.com/o/202012/23/850_1608661210790.gif?width=298&size=6392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