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峰税务《纪语清风》第五十六期
赤峰税务 纪语清风本期目录
1、善于运用法治思维法治方式正风反腐
2、铲除资源领域腐败毒瘤
3、耍“官威”的干部们,请注意
4、全家腐 全家覆
5、居官以洁其务
http://file.tax100.com/o/202012/18/159_1608282932525.gif?width=239&size=6129
善于运用法治思维法治方式正风反腐
运用法治思维法治方式正风反腐,依规依纪依法履行职责,既是习近平法治思想在纪检监察工作中的具体化,也是推进新时代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纪检监察机关要自觉学习践行习近平法治思想,把自己摆进去、把职责摆进去、把工作摆进去,进一步强化法治意识、法治思维、法治素养,牢固树立程序意识、证据意识,严格按照权限、规则、程序开展工作,努力实现政治效果、纪法效果、社会效果的融合和最大化,在法治轨道上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取得新的更大战略性成果。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对法治的尊崇、对法律的敬畏转化成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做到在法治之下、而不是法治之外、更不是法治之上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对于纪检监察机关而言,就是要以党章党规党纪、宪法法律法规为准绳,通过制定纪检监察各项法规制度并严格执行来开展工作,从强化监督、执纪审查、调查处置到巡视巡察、问责追责,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要合规合纪合法。
善于运用法治思维法治方式正风反腐,对学法懂法提出更高要求。国家监察体制改革以来,一系列法规制度建设为纪检监察机关行使职权提供重要遵循。审议通过宪法修正案、制定监察法,依法赋予监察机关必要的调查权限和手段;出台监督执纪工作规则和监督执法工作规定,明确纪检监察机关内部的各种分工配合、程序衔接、流程设计、监督保障、纪法贯通等,以及与有关单位和部门之间的相互协作、配合、制约;颁布政务处分法,对政务处分的种类、适用规则、程序等作出明确规定,等等。纪检监察干部要逐条对照学习,搞清楚在执纪执法过程中能够做什么、应该怎么做、不能做什么。要加强国际规则学习运用,把握当今世界规则博弈特点,依规依法开展反腐败国际合作、追逃追赃。
善于运用法治思维法治方式正风反腐,要注重贯通规纪法、衔接纪法罪,把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纪检监察机关要充分发挥合署办公优势,既坚持纪严于法、纪在法前,又注重纪法贯通、法法衔接,做到纪法双施双守。对涉嫌违纪、职务违法、职务犯罪问题一体审查调查,促进依纪监督和依法监察、适用纪律和适用法律的全面贯通融合。准确把握纪、法、罪的界限和标准,一切从实际出发,一是一、二是二,严格依规依纪依法,在纪法双施双守中推动惩治腐败提质增效。
善于运用法治思维法治方式正风反腐,要推进纪检监察工作规范化法治化建设,严格规范自身权力运行。要始终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做实纪检监察工作双重领导体制,建立健全请示报告等制度机制,从组织形式、职能定位、决策程序上保证党牢牢掌握反腐败斗争领导权。始终注重改革和法治相协调,充分发挥改革突破先导作用,深入推进纪检监察体制改革,推动出台一批标志性、关键性、基础性法规制度,全面推进纪检监察机构、职能、权限、程序、责任法定化。不断探索完善依照法定权限行使权力、开展工作的具体流程,坚持集体决策、严格审批权限、健全内控机制,及时发现问题、纠正偏差。持续加强纪检监察队伍建设,突出抓好“关键少数”,努力使其成为尊纪尊法、学纪学法、守纪守法、用纪用法的模范,确保执纪执法权规范高效干净使用。(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http://file.tax100.com/o/202012/18/441_1608282932621.gif?width=83&size=3079
铲除资源领域腐败毒瘤
12月4日,内蒙古自治区纪委监委发布消息,内蒙古自治区原国土资源厅党组书记、厅长白盾,内蒙古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党委副书记、总经理苏日勒格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目前正在接受审查调查。
今年以来,因木里矿区非法采煤问题,青海已有海西州自然资源局原党组书记、局长王洪斌,青海省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管委会木里煤田管理局原常务副局长马成德,茫崖市委原副书记、市长王建国等多名干部被查。
此前,自然资源部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司司长江华安、原河南省国土资源厅副巡视员刘维德,四川省自然资源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冯斌等多名干部被通报接受审查调查。
记者梳理发现,今年以来,截至目前,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公布的接受审查调查或受到党纪政务处分的领导干部中,至少10名曾在自然资源领域任职。
自然资源领域涵盖国土空间规划、土地矿业审批、耕地保护、生态修复、执法监督等多个方面,特别是2018年党和国家机构改革后,规划职能并入,自然资源领域工作人员数量增加,对社会发展经济要素掌控权力更大,存在一定的廉政风险。十九届中央纪委四次全会要求,坚决查处资源、土地、规划、建设、工程等领域的腐败。
“近两年来,自然资源领域的腐败问题出现了隐形变异、改头换面等新情况。”湖南省纪委监委驻省自然资源厅纪检监察组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从案件查处来看,领导干部直接打招呼的少了,各类中介评估机构与各职能部门表面上脱钩,实际联系更紧密,腐败渗透力更强。
比如,有些从事国土空间规划、生态修复和不动产登记等领域业务的中介公司不规范操作,以中介之名、行掮客之实,存在利益输送隐患。再如,工程项目在实施过程中有围标、串标等情形,造成工程建设项目招投标领域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
湖南省益阳市纪委监委联合公安部门查处的沅江市10亿旱改水项目招投标违法犯罪案中,时任沅江市国土资源局党组书记、局长龚秋桂要求他人修改招标文件,设置高额“保证金”“响应金”以提高报名门槛,排除其他公司参与投标,违规打造“私人订制”版招投标资格,从中大肆敛财。
一些非法开采、非法占地行为的背后,也存在着公职人员利用手中公权力为涉黑涉恶组织充当“保护伞”的现象。9月22日,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通报了6起涉黑涉恶腐败和“保护伞”典型案例,其中4起都涉及利用职务之便为涉黑组织非法获取土地、非法越界开采等事项提供帮助,包庇纵容涉黑组织存在的私挖滥采、非法占地等严重违纪违法行为。
值得注意的是,从近年查办的案件看,涉案人员呈现基层化、团伙化趋势,查办一案往往“拔出萝卜带出泥”,“窝案”“串案”特征明显。例如,浙江省原余姚市国土资源管理局工委会副主任沈定张,马渚国土资源管理所所长曹昊、副所长余科辉等涉及市、镇、村三级共8名国土执法和管理人员违规接受服务对象吃请和高档香烟(券),成为非法采矿犯罪团伙的“保护伞”。去年8月,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纪委监委查处原呼和浩特市国土资源局腐败“窝案”,12名国土系统工作人员受到党纪政务处分。
记者发现,自然资源领域腐败既有各级主管部门“一把手”,也有基层执法监管人员,大额贪腐和雁过拔毛式小额腐败并存。因涉及环节多、专业性强,贪腐形式也更为多样,非法转让土地、通过“搭股”参与企业非法牟利、以验收专家名义收受红包等都是较为常见的方式。
在湖南省纪委监委驻省自然资源厅纪检监察组有关负责人看来,从源头和根本上铲除腐败滋生的土壤,关键在于加强制度建设,强化廉政教育。“我们督促省自然资源厅完善内控机制,共同建立自然资源违法用地查处协同机制,并抄送各市州。今年3月,针对自然资源系统土地违法问题频发,该纪检监察组向省自然资源厅发出监察建议书,要求严格保护土地资源,依法依规惩处违法用地行为。”
河南省安阳市纪委监委驻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纪检监察组对于经营性土地出让这一廉政风险较高的领域,开展“嵌入式”监督,从源头介入驻在部门“三重一大”事项,把监督流程向党组会研究前拓展,加强对用地位置、性质、面积和容积率等关键环节的监督,防止协议出让划拨等违法违规行为的发生。(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http://file.tax100.com/o/202012/18/312_1608282932823.gif?width=996&size=17030
耍“官威”的干部们,请注意
http://file.tax100.com/o/202012/18/392_1608282933150.jpg?width=600&size=122005
http://file.tax100.com/o/202012/18/747_1608282933583.jpg?width=600&size=117044
http://file.tax100.com/o/202012/18/621_1608282933744.jpg?width=600&size=108431
http://file.tax100.com/o/202012/18/781_1608282933889.jpg?width=600&size=108704
http://file.tax100.com/o/202012/18/718_1608282934170.jpg?width=600&size=156172
http://file.tax100.com/o/202012/18/844_1608282934528.jpg?width=600&size=137125
http://file.tax100.com/o/202012/18/644_1608282934624.gif?width=239&size=16433
全家腐 全家覆
http://file.tax100.com/o/202012/18/114_1608282934824.jpg?width=600&size=47381
12月3日,被通报“家风败坏,伙同家人大肆收钱敛财”的海南省委原常委、海口市委原书记张琦一审以受贿罪被判处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张琦当庭表示服从判决,不上诉。(图片来源:人民日报客户端)
“被告人曾令亮犯受贿罪,判处有期徒刑十三年,并处罚金人民币三百万元……”日前,原湖南省国土资源厅副巡视员曾令亮受贿案一审宣判,曾令亮被判处有期徒刑13年,并处罚金300万元。
在曾令亮单独或伙同他人收受的3000多万元贿赂中,1800多万元都有其儿子曾国光的参与,二人也因此同日被查、双双入狱。
父子同贪共腐、双双入狱的悲剧为何发生?“对家人失管失教”“家风不正”“家教不严”为何屡现处分通报?如何防范贪腐父子、收钱夫妻等家庭式腐败?
父子齐贪腐,共同受贿1800余万元
“我几次被‘围猎’而浑然不觉。”身陷囹圄的曾令亮清楚记得,2006年下半年的一天,商人高某通过儿子曾国光联系到自己,表达了想在地产开发相关事宜上谋求帮助的想法。
彼时的曾令亮意气风发,一年前刚被提拔为湖南省国土资源厅助理巡视员,同时身兼长沙市国土资源局党委书记、局长,直接参与决定长沙市的土地使用权出让、土地征用审批等事项。
面对与儿子有同窗之谊的高某,曾令亮并没有思考太久,就利用职务便利,帮助高某所在公司在长沙市岳麓区某地块土地使用权转让以及转让价格优惠、转让价款支付期限变更等事项上谋取利益。
“曾书记,浏阳仙人造水库土地整治项目搞不搞得?”尝到甜头后,高某故技重施,拉着曾国光一起找曾令亮“咨询项目”。看到儿子也参与其中,曾令亮就没有反对,还冠冕堂皇叮嘱道:“注意度,别影响招商引资,注重协调,别把事情搞砸。”
在曾令亮的支持下,高某及曾国光等人商议,以湖南某公司的名义参与重庆某公司投资的浏阳仙人造水库土地整治项目,并从中获取利益。2010年3月,重庆某公司在湖南这家公司没有参与任何土地整治工作,也没有任何资金投入的情况下,以支付补偿费的名义给予该公司1500万元。
“实际上,重庆这家公司就是高某所在公司,所谓补偿是为了感谢曾令亮、曾国光在业务上的‘关照’。”据办案人员介绍,在征得曾令亮同意后,曾国光分得450万元,高某等人也分得钱款。
投桃报李,在曾令亮父子的帮助下,高某所在公司生意进展顺利,高某很快成为该公司在湖南分公司的董事长。
2011年,曾国光计划购买房屋。“我们开发的联排别墅很不错,现在还可以打折。”高某深谙“围猎”之道,表示可以“优惠”卖给曾国光一幢别墅。同年6月,曾国光以岳父的名义购买此房并支付购房款,原本194.35万元的房款,直接被“优惠”了59.35万元。面对这样的巨额“优惠”,曾家父子并没有拒绝。
“他们为什么要巧立名目让我赚钱?无非是为了感谢我父亲的关照,或者办理相关土地业务有求于我父亲。借各种由头让我赚钱,就是变相对我父亲行贿。”曾国光自然懂得这是商人的“圈套”,但他早已深陷其中。调查显示,曾国光与父亲曾令亮通谋共同受贿金额超1800万元。
2018年7月,湖南省纪检监察机关同日对曾令亮父子分别立案审查调查并采取留置措施。“我后悔和深深忏悔的一件事,就是我带着儿子一起贪腐给他带来了深深的伤害……”面对父子同日被查的家庭悲剧,曾令亮倍感自责但为时已晚。
在曾令亮受贿案一审宣判不久后,曾国光也被依法判处有期徒刑五年,并处罚金五十万元,违法所得被追缴,父子二人双双入狱,家庭付出惨重代价。
祸起萧墙,单纯家庭关系演变成通谋腐败的利益关系
与亲属共同贪腐而最终被查的不止曾令亮父子。据统计,党的十九大以来,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发布的中管干部党纪政务处分通报中,违纪事实涉及家属、亲属的占近百分之六十,一半以上属于利用职务上的影响和便利为亲属谋取利益。在各地纪检监察机关查处的案例中,贪腐父子、收钱夫妻甚至全家腐等家族式腐败情况也屡次出现。
11月24日,重庆市铜梁区纪委监委发布通报,原重庆市金龙工业园区管委会党组成员、副主任林辉江被开除党籍,铜梁区计划生育协会原党组书记、副会长罗天琼被开除党籍和公职。林辉江和罗天琼夫妻二人,同为党员领导干部,不但没有相互督促共建清廉家风,反而通谋合伙贪腐,把权力当作自家的“致富工具”。
“我与罗天琼约定好,凡是这种不干净的钱就由我出面接收,这样罗天琼的账户就很干净,有关部门也就查不到我们。”2009年,在共同收下了朋友送来的20万元后,“妻子前台办事,丈夫身后收钱”成了二人的贪腐“套路”,家庭关系演变成了通谋腐败的利益关系。
2008年至2013年期间,林辉江与罗天琼通谋,利用罗天琼担任原铜梁县国土房管局副局长、局长职务上的便利,涉嫌共同收受钱款200余万元,为他人在项目承揽推进、款项拨付拆借、国土房管手续审批等方面谋取利益。
“‘家庭生活逐利化’、‘亲情物质化’,是贪腐官员家风败坏的典型特征。”首都经济贸易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武潇斐认为,肆意行使权力,千方百计为自己、为家庭、为亲人谋利益,结局只会是“拔出萝卜带出泥”,整个家庭遭受致命打击。
甘肃省人大常委会农业与农村工作委员会原副主任张令平就是一人落马、全家涉案的典型。
据办案人员介绍,张令平是家中长子,又是兄弟姊妹中最有出息的一个,对妻儿和三个妹妹非常“关照”,只要是家人提出的要求他都答应,只要是能给家人带来利益的事他都干。家里人打着他的旗号、利用他的职权谋利,他先是默许,继而纵容,最后甚至靠家人收钱收物、管钱管物。“张令平就像是一棵‘发财树’,靠着这个大树,夫唱妇随,父贪子占,兄妹一气,一家三口和兄妹四人全部涉案。”办案人员说。
家风不正滋生腐败、贻害家庭
“将教天下,必定其家,必正其身。”党员干部的言行举止直接影响着家庭成员,自身端正,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建设,就会形成好的家庭氛围;自身不正,忽视家风家教,就会给家人、家庭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
“腐败的本质是权钱交易,我如果能够严格秉公用权,家人哪有腐败的空间?家风败坏首先是我本人作风出了严重问题,核心是我本人政治素质、廉洁自律方面不过关。”被通报“家风败坏,伙同家人大肆收钱敛财”的海南省委原常委、海口市委原书记张琦忏悔道。
张琦家风的演变,与他本人的所思所想、所作所为息息相关——在他埋头苦干、克己奉公的青年时期,妻子知书达礼、勤俭持家;随着张琦生活堕落、作风糜烂,妻子逐渐变得爱慕虚荣、贪图享乐;张琦信念崩塌、思想变质后,大肆敛财的妻子、不务正业的儿子已经无法回头,最终家破人散。
从林辉江与罗天琼的案例中也可以看出,党员领导干部自身不正,家人就容易相互裹挟、相互利用,把公权力当作谋取私利的工具,最终共同走向违纪违法。“世界上是没有后悔药的,我必须为自己的行为买单,但是我希望广大党员,尤其是党员领导干部的家属,要以我为戒,不要重蹈我的覆辙。”林辉江悔恨不已。
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干部自身不正不仅不能帮助子女健康成长,反而容易把子女引向歧途。
在曾令亮父子的案例中,曾国光原本是一名普通警察,1996年8月在长沙市公安局交警支队参加工作,后来又一步步走上派出所所长等岗位。但其深陷贪腐的父亲曾令亮认为,儿子在派出所工作,涉世不久不深,看着也很辛苦,就让他“下海经商”,安排其与商人交往“做生意”,最终导致二人相互利用,走向违纪违法的深渊。
值得注意的是,领导亲属、身边工作人员等利用和领导干部的关系谋取私利的现象也屡屡发生。张琦的司机周某,利用张琦职权和地位形成的便利条件,在工程项目招标、土地招拍挂等方面为他人提供帮助,单独或伙同他人收受现金450万元。山西省人大常委会原党组成员、副主任张茂才的司机乔立志,帮他人承揽价值数亿元的工程,先后收受好处费375万元。湖南省衡阳市委原书记李亿龙家的保姆胡兴红,凭借与领导“说得上话”的便利,帮人调动工作,从中捞取好处费。
“管理、教育好家属和身边工作人员,是党员领导干部的义务和责任。”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副研究员田坤认为,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内法规中的“家风条款”不断完善,对引领党员领导干部注重家风建设、管好家属和身边工作人员,提供了更有力有效的制度支撑。
抓住关键少数,强化家风建设,防范家庭式腐败
领导干部的家风,不是个人小事、家庭私事,而是领导干部作风的重要表现,关系到党风政风,影响着社会风气。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把领导干部家风建设纳入作风建设范畴,以党内法规形式予以制度化。《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明确要求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必须注重家庭、家教、家风;《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明确将廉洁齐家列为党员领导干部廉洁自律规范的一项重要内容;《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明确了党员领导干部不重视家风建设、对配偶子女失管失教的处分规定。
“中央在制定家风建设相关规范时,特别注重发挥党员领导干部示范作用,对领导干部提出了比普通党员干部更高的要求。”田坤表示,先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形成以上率下的示范效应,以党风的好转带动社会风气的好转。
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坚持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标本兼治、综合治理,引导推动党员领导干部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建设。始终紧抓惩治不放松,全面强化震慑,依规依纪依法精准惩治腐败,强化对腐败分子的震慑,并对纵容、默许配偶、子女等近亲属利用党员干部本人职权或者职务上的影响谋取私利的党员领导干部严肃处理。
此外,各级纪检监察机关深化标本兼治,规范权力行使。国家机关事务管理局等单位以巡视整改为契机,强化对“关键少数”和关键岗位的监督管理,对领导干部近亲属经商办企业相关情况作出规定。针对“贪腐父子”等案件暴露出的问题,湖南出台《关于禁止利用领导干部职权或者职务上的影响“提篮子”谋取私利的规定》《关于坚决抵制和严肃查处利用领导干部名义“打牌子”办事的规定》等规定,从制度层面对党员干部行使权力作出规范,严防“家族式腐败”。东风公司等单位开展领导干部亲属经商办企业等专项治理,进一步完善制度流程、堵塞监管漏洞、强化廉洁风险防控。
家风建设是一项长期工程,廉洁文化在引导党员干部修身律己、廉洁齐家,培养现代文明人格方面发挥着潜移默化、深远持久的作用。纪检监察机关注重发挥廉洁文化、优良家风的教育作用,以党员干部家风建设读本《清风传家》《严以治家》等为载体,引导党员干部见贤思齐、谨防不良风气,持续加强家风建设,筑牢“不想腐”的思想堤坝。(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http://file.tax100.com/o/202012/18/305_1608282934967.gif?width=74&size=19971
居官以洁其务
魏晋时期的“竹林七贤”以淡泊名利、不拘礼法著称,其中有一位却两次应诏出仕,后来位列三公。他举荐朋友做官,竟收到了一封名传千古的绝交书,在当时引起巨大反响。他就是“竹林七贤”之一的山涛。《晋书》和《世说新语》里,详尽记载了他的生平及轶事典故。
山涛(205年—283年),字巨源,山涛家中贫困,但“少有器量,介然不群”,喜好老庄。他与名士嵇康、吕安为友,后又遇到阮籍,成为“竹林之交”。
山涛出仕之前,家徒四壁,但他和妻子韩氏的感情很好,韩氏从来没对他有过怨言。有一天,山涛对妻子说:“你暂且忍一忍如今的饥寒,我日后定当位列三公,只是不知到时候你是否做得来三公夫人哩!”“堪公夫人”一语即源于此。后来,山涛历任侍中、吏部尚书、太子少傅、左仆射等职,封新沓伯、位列三公,但仍坚持节俭,不养婢妾,并将俸禄赏赐都散给亲戚故人。
山涛四十岁才做了郡主簿,后一路高升。在调离尚书吏部郎岗位时,他推荐嵇康接替自己。嵇康断然拒绝,并给他回了篇著名的《与山巨源绝交书》,嘲讽他追名逐利,离“竹林”越来越远。后嵇康遭难,山涛数次上书求情,未被批准。在临刑前,嵇康把儿子嵇绍托付给山涛,对他说:“巨源在,汝不孤矣。”成语“嵇绍不孤”常用来形容托子之谊。山涛与嵇康这种“既绝交又深交”的关系,史学家多数理解为“志向不同,情谊深厚”。嵇康崇尚自然,选择了独善其身;而山涛胸有韬略、适时出仕,选择了兼济天下。
关于山涛为官,史书中载有这样一个故事:县令袁毅官瘾很大,为求升迁,贿赂公卿,许多人都接受了他的礼物。当袁毅得知山涛是吏部尚书,掌管着官吏的任免、考核时,就往山涛家里送了“丝百斤”。山涛不想收礼,但又不愿让人觉得自己与众不同,“乃受之”,但命人悬之梁上,并不用它。后来,袁毅的事被揭发,朝廷“案验众官”,凡受贿的人都被检举,纷纷落马,唯山涛“取丝付吏,积年尘埃,印封如初”,得以顺利过关,并赢得了“悬丝尚书”之美誉。
山涛高洁的操守源于自律,那时的名士以喝酒为旷达之举,常常饮酒过量,刘伶就是典型的例子。听说山涛喝酒八斗以上就会醉,晋武帝司马炎想试他的酒量,一次准备了八斗酒让他喝,暗地里却偷偷加酒,但山涛饮到八斗的时候,就坚决不喝了。
山涛为官三十多年,选贤任能,从不徇私舞弊。每选用官吏,都要对候选人亲作评论,供朝廷参考,并将荐拔上奏的人列名成册,时称《山公启事》。山涛任职冀州刺史时,当地风俗鄙薄,无推贤荐才之风。山涛鉴别选拔隐逸之士,寻访贤人,表彰或任命三十多人,都显名于当世。
太康四年(283年),山涛去世,终年七十九岁。去世时,“旧宅第仅有屋十间,但子孙众多,容纳不下。”若说山涛出仕是为了功名利禄,物质条件又何至于此?同为“竹林七贤”之一的王戎曾盛赞山涛:“如璞玉浑金,人皆钦其宝,莫知名其器。”成语“璞玉浑金”说的就是山涛。官修正史《晋书》这样评价山涛:“若夫居官以洁其务,欲以启天下之方,事亲以终其身,将以劝天下之俗,非山公之具美,其孰能与于此者哉!”(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END
http://file.tax100.com/o/202012/18/906_1608282935054.png?width=117&size=1614
责任编辑:皓程 制作:王赫男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