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政策君 发表于 2020-12-11 19:10:10

减税降费唤起永康“钉秤”新动力

“永康工匠走四方,府府县县不离康”。在“五金之都”永康,几代人、几十年都传承着同一种工艺,敲打着同一种产品,以精传世、以恒传家,钉秤工艺就是其中之一。秉承着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朱子岩祖上三代人精打细磨木杆秤,靠着一手钉秤的手艺,一锤一镐敲出了小康的生活,也敲出了钉秤的新时代。

税惠相伴
“守”艺人匠心传承五十载
走进永康市朱子岩工匠钉秤创作室,清脆的钉秤声不绝于耳,这里平均每天生产钉秤十多件,销往全国各地。“感谢国家的减税降费政策,尤其是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免税标准的提高,让我们能少交不少税。负担减轻了,利润增加了,我们的宣传上去了,就能让更多人了解永康秤文化,唤回更多钉秤老手艺人,行业的前景也就越来越好了。” 朱子岩热情地招呼着前来走访的税务干部。细细观察不同的杆秤,一个个小小的木杆秤粗粗看来并无不同,但仔细观看会发现各有奥妙,八仙过海、龙凤呈祥、聚宝盆等不同的祥瑞图案惟妙惟肖,让一杆秤不仅仅是一个计量工具,更是对民族精神、传统文化以及传统美学的外化。
http://file.tax100.com/o/202012/11/255_1607685010266.jpg?width=1080&size=142702
“以前几乎家家户户都会钉秤,手艺人们也大多都是走街串巷,但是随着案秤、电子秤的兴起,传统木杆秤由于使用和制作过程都较为麻烦,逐渐被市场淘汰,做秤的手艺人也是越来越少”,朱子岩说道,“我从14岁开始跟着父亲钉秤,至今已有五十年,坚持下来真的不容易,很多人都中途改行了,支撑着我的是对‘秤文化’的坚守,是国家、政府的关心关怀与支持,就拿税务来说,在各种减税降费政策下,我们可以说几乎是税收‘0负担’。做人做事心中都必须要有‘一杆秤’,木杆秤作为中华传统文化不应该在我们这一代人手中没落,我是手艺人,更应该是‘守’艺人。”

减税降费
“钉秤”非遗燃起星星之火
“我们工作室成立于2017年,政府的重视以及国家各种优惠政策的扶持让我倍感身上责任的重大,减税降费让我们几乎没有税收负担,这就让我们更有信心和动力去将钉秤生产和推广规模化,通过创新让木杆秤走向全国,乃至是走向全世界。”朱子岩神采奕奕地向来访的税务干部讲到,“特别是今年年初我们创新推出了秤画,将秤与书画相结合,九月份更是将木杆秤与刺绣相融合推出全新的秤画,一经推出在博览会上立刻被抢购一空,可以说在创新中‘钉秤’非遗燃起了星星之火,在政府的关怀重视以及各种减税降费政策红利下,我们的星星之火必能‘燎原’。”
http://file.tax100.com/o/202012/11/703_1607685010447.jpg?width=1080&size=147675
2019年3月,永康市朱子岩钉秤创作室创作的“中华龙秤”被列入首批浙江省优秀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商品,朱子岩在对钉秤日以继夜的钻研与创新中,由一名普通的工匠人成长为集金华市非遗传承人、上海大世界基尼斯记录“中华第一秤”缔造者、金华市首届“八婺工匠”等荣誉于一身的钉秤手工艺人标杆,如今,朱子岩钉秤已成为永康五金的一张新“名片”。
木杆秤工艺品的复兴,不仅带动了传统五金行业的二次出发,还吸引了不少新手艺人的加入。让朱子岩感到欣慰的是,二儿子朱海浪近几年也回到了永康,接过了他手中的火把,继续将钉秤这一传统技艺发扬光大,让秤文化历久弥新,焕发新时代的新光彩。
http://file.tax100.com/o/202012/11/404_1607685010571.jpg?width=1080&size=98015
“大规模减税降费后,收入一下子可观了起来,我知道的就有几十户老钉秤铺回归了,带动了100多人的就业。这对我们老百姓而言是好事,更多人来帮助传承传统手工艺,这对民族而言也是件大好事啊。” 朱子岩钉秤工作室的朱海浪高兴地说,“秤其实不仅仅是计量工具,更是一种艺术、一种道德标杆,里面蕴含着‘诚实无欺、诚信待人’的民族传统美德,我们下一步就是希望继续加大研发创新的投入,加大宣传力度,把秤文化推广出去,帮助更多人追求和坚守中华传统品德,还能指引具体的行为和行动。”
在“斤斤计较”之间,秤匠精工细作、毫厘必究,这份坚守在秤杆子上,更在人心上。减税降费带来的不仅仅是减少的税费,更是对传统文化、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实实在在的支持与帮助,让更多的手艺人轻装上阵,让更多的老手艺、传统文化焕发新时代的新光彩。
来源:金华税务

http://file.tax100.com/o/202012/11/691_1607685010700.jpg?width=720&size=32813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减税降费唤起永康“钉秤”新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