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政策君 发表于 2020-11-24 04:00:08

新绛税务:初心暖热扶贫路

http://file.tax100.com/o/202011/24/250_1606161608161.gif?width=750&size=621248
http://file.tax100.com/o/202011/24/505_1606161608302.jpg?width=750&size=70070

汗洒扶贫路,税描圆梦图。截至10月底,国家税务总局新绛县税务局帮扶的2个乡镇9个行政村159户贫困户全部实现了脱贫,为本年度扶贫攻坚圆满收官划上了富有分量的句号。
主导产业支撑,打下脱贫致富的好底子
贫困村没有一定的产业支撑,脱贫致富就是一句空话。
新绛县税务局承接的是原国地税局两家的9个行政村,横跨2个乡镇,其地域特点迥异,主导产业缺乏,自然条件恶劣,致贫原因差别很大。要摆脱困境,注定不能用一套拳法打天下。
按照立足本地传统、贴近村民心愿、突出市场优势的原则,我们把扶持一村一产业作为脱贫致富的支撑点,以规模化产业布局引导帮扶村错位发展,个性竞争,为村民打造脱贫致富的“金饭碗”,并以扶上马送一程的跟进服务,拓宽了村民的增收渠道。
北张镇马首官庄地处马首山下,5个居民组,1621人,其中贫困户20户,贫困人口85人,因病致贫17户,缺技术致贫2户。考虑到毗邻村有种植大棚的习惯,就协同支村委与县农商行协商,共为该村贷款近200万元,帮助马首管庄村新建了50个大棚。建好大棚,充其量只是走出了扶贫的重要一步,要想让好项目产生好效益,必要的技术支撑是关键。于是,税务局邀请县蔬菜办主任王建元到北张镇马首官庄授课,就蔬菜大棚种植管理及渗灌技术等方面进行技术指导,解决了村民们有大棚无技术、有产业不增收的问题。
涧西村地处山区,平整土地缺乏,水利条件不足。税务局知晓临近村——吴岭庄村与该村地貌相似,近年来靠种植花椒致富的信息后,就组织支村委及党员群众参观取经,转换思想观念。经过实地考察,认为引进花椒条件成熟,切实可行,就组织村民引进花椒新品种,在山区广为栽种,并以技术承包的形式把村民与农技员结为利益共同体,风险共担,利用共享,使花椒产业成为涧西村民的摇钱树。
北苏村共有村民4300多人,人口结构复杂,来源于全国十几个省近百个县,先前凭借立市逢集做买卖风光一时,随着电商、微商等新购物平台的兴起,进一步放大了该村人多地少的劣势。税务局经过调查摸底后,就把组织人力资源外出作为该村的主打项目,引导村民发挥外出结对抱团同打工的区域优势,鼓励他们呼朋唤友、携子带妻一同外出务工,共同发家致富。现在,外出务工又成为帮扶村村民一个新的增收点。
因村而宜,精准点穴,合理开方,让帮扶村的贫困户借助邻里习染而快速走上致富道路,不再为无项目支撑而发愁。同时,对村民结合自身实际提出的新项目,按每户1000元的标准予以辅助。5年下来,累计向贫困户扶持6.4万元,惠及64户贫困家庭。
基础建设破题,增强同奔小康的获得感
中国的老百姓最朴实,再眼花缭乱的嘴皮功夫,也赶不上身边一个实实在在的变化具有说服力。
贫困村一个共同的问题就是村集体经济几乎是张空白纸,纵然有心为村民办些事,苦于金钱制约,常常让历届支村委有苦难言,面上无光,除了一声叹息再也鼓捣不出令人信服的政绩。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经与帮扶村及乡镇领导沟通,税务局决定从基础设施破题,用点滴变化改变群众,影响村民,进而凝聚起全面建设小康的共识。
马首管庄村的老机井水位下降,造成供水严重不足,加之管道老化,一度让铺设到家里的自来水设施成为摆设,村民的生活用水一半以上又恢复到肩挑背扛的时代。大家对此很不满意,支村委也想解决这个问题,考虑多年又被迫放下。税务局知晓后,立即拨出经费5万元,用于机井修缮和管道重新铺设。经过共同努力,让村民伤心的自来水又进家入户,成为他们奔赴小康社会的幸福水。随后,税务局又拨付2万元,协调支村委购置太阳能路灯20盏,照亮了他们的新生活。
北苏村素有“小北京”之称,然而,主街道由于没有排水沟,让一度修好的水泥路破烂不堪,严重影响到该村的逢集赶会,村民们提起此事纷纷摇头。税务局得知此事后,迅速为该村拨付2万元经费,用于修筑排水沟。5年来,税务局仅为该村改变村容村貌就投资10万元,助其硬化了主街道,改建了排水沟,安装了太阳能路灯,美化了村容村貌,帮一度萧条的农村集市集聚了人气,焕发了生机。
涧西村是个山区村,比邻姑射山,村民日常文化生活比较单调,不是坐在家里看电视,就是几个人坐在一起侃大山,大家向往的广场舞苦于没有场地,只好珍藏在梦里。税务局了解到村民们的苦闷后,立即与支村委商量,拨出2万元资助建立文化广场。经过村民集资和税务局后续投资,现在一个场地宽阔、设施齐全、通行便利的文化广场矗立在村中央,成为村民们舒缓疲惫、放松身心、颐养健康的休闲活动中心。
拔穷根与搞建设同步推进,物质脱贫与精神富有相伴而行,村民们日夜期盼的梦想在一件件落地变现的改变中得到强化,挽起袖子加油干的内生动力全面爆发,为脱贫攻坚战的完胜凝聚了人心,提振了士气。
利好政策加持,撑起老弱病残的幸福窝
检验扶贫攻坚的成色,不能眼盯初期的大面积脱贫,重在查看老弱病残的最后上岸,这也是木桶原理的要义所在。
新绛县税务局党委认为,对一些确是无能力脱贫致富的五保户、重度残疾人以及遭遇突如其来的重大病灾和特大事故的家庭,要综合利用好国家的一切惠民政策,用政府托底这只温暖巨手,撑起老弱病残的幸福港湾,唱响小康路上一个也不能少的时代主题曲。
病能所医,惠民于安。严格落实习总书记提出的没有农民的健康、就没有小康社会的指示精神,宣传并帮助贫困户落实136项封顶政策,3次邀请闻喜东镇541医院专家到帮扶村义诊,把村民们心仪的名医专家送到家门口,起到了有病看病、无病预防的作用。对遭遇重大疾病的特困家庭,税务局除了每户送去1千元慰问金外,还进行个性化帮扶。西行庄村的光小狗孙子患有心脏病,税务干部帮其发起“众筹”,筹资14000元,解了他家的燃眉之急;马首官庄村的李新年遭遇重大变革后,税务局给予经济援助5500元。从集体预防到个性帮扶,新绛县税务局将自身资源与市场资源巧妙结为一体,让病能所医由抽象的口号变为贴心的温暖。
居有所屋,避民风寒。新绛县税务局与乡镇政府、支村委密切联手,将特困户优先纳入农村危房改造范畴,使其搭上居者有暖屋的政策快车,同时,拨款近万元为其分别办理房屋财产综合保险,为应付灾害系上安全带。为解决贫困户有力修缮、无力搬迁的状况,新绛县税务局于2020年7月,分别给泽掌镇、北张镇政府2万元、2.6万元,专项解决了危房改造户回迁的难题,圆了他们的住房梦。
学能所上,扶智固本。新绛县税务局始终把培养一个大学生带富一个家庭、帮助一个学生入学增加一份致富希望作为工作的主导方向,充分融合国家、单位和税务帮扶干部三方面的力量,以百毛攒毡的聚合效应,大力宣传国家雨露计划、大学生补助计划、中小学减免学杂费等教育扶贫政策,帮助贫困子女树立信心,重返校园,为其上学排忧解难。5年来,共为4名贫困家庭大学生捐资8000元,为2户贫困子女上学捐资3000元,在此当中,一对一帮扶干部累计捐资2000余元。
政策托底,不漏一人。对无劳动能力的特困户、五保户等特殊家庭,尽可能地将各种优惠政策捆绑使用,以百溪汇海的力量,撑起他们分享经济发展成果的天空。吴岭庄村的梁桂花儿子不幸早逝,与孙女相依为命,税务局为其解决农村低保资格问题,为孙女申请教育补贴1千元、减免各项学费750元。梁桂花去世后,为其孙女办理了事实孤儿,每月领取孤儿补助1千元,确保了上学无虞。北苏村的孤寡老人铁春娥一人生活,税务局送去2千元的生活补助,出资3千元帮其修缮了房屋,还帮其女儿找到义工岗位,月收入700元,使其有能力赡养老人。据统计,帮扶村的特困户全部纳入低保,并由各种后续优惠政策惠顾加持,加之,税务局及税务干部的不间断资助,让特困群体同样生活在建成小康社会的氛围中,没有一人掉队。
担责勇付出,初心化大爱。习总书记提出的“善始善终,善作善成,不获全胜,决不收兵”的指示精神,犹如出征的战鼓,再次响起在全面决胜脱贫攻坚收官的时代上空,新绛县税务局将以更加拼搏的进取精神,为脱贫圆梦再次献上赤城情怀,奋斗不息。
编辑设计:运城税务
来源:国家税务总局运城市税务局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新绛税务:初心暖热扶贫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