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一样了!贫困村变了......
细数精准扶贫带来的变化,安陆市王义贞镇三合村村民的脸上洋溢着幸福而自信的微笑。干净整洁的村庄道路, 新修的百姓大舞台,硬化到家门口的通户路,村民茶余饭后在大舞台跳广场舞……处处都能感受到蓬勃发展的新气象,仿佛空气中都弥漫着甜蜜的味道,扑面而来的是百姓“妥妥的幸福”。
http://file.tax100.com/o/202011/18/919_1605631819161.gif?width=22&size=42811
三合村地处王义贞镇最西部
与京山、随州交界
全村232户865人
全村原有建档立卡贫困户30户81人
2019年整村脱贫出列
http://file.tax100.com/o/202011/18/697_1605631819258.gif?width=626&size=25787
http://file.tax100.com/o/202011/18/191_1605631819341.gif?width=300&size=97975
http://file.tax100.com/o/202011/18/891_1605631819416.png?width=66&size=4198
“车头”带领全村变
2018年村“两委”换届时,国家税务总局安陆市税务局驻村工作队走村入户广纳民意,推荐信念过硬、政治过硬、责任过硬、能力过硬、作风过硬的党员担任村书记, 通过持续帮、坚持带,选优配强村“两委”班子, 打造政治坚强、工作扎实、能力突出、群众信赖的村“两委”班子,充分发挥基层党支部战斗堡垒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让党员干部拧作一股绳。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工作队协助村“两委”班子带领群众积极寻找脱贫路径,拓宽致富门路,激活内生动力,改善村容村貌。无论风雨,无论日烈,工作队或入户走访在贫困户家里,或奔波在山路上,他们心里始终装着贫困户的增收、贫困家庭的“两不愁、三保障”……
http://file.tax100.com/o/202011/18/936_1605631819484.jpg?width=1080&size=163260
驻村工作队长雷维(左一)、帮扶干部郑华调研吕华家的养鸭产业
▲为解决困扰贫困户多年的饮水问题,驻村工作队与村干部入户征民意,反复做工作,往返各主管部门协调沟通,2019年5月,30户贫困户家中或通上了自来水或用上了机械深井水,喝上了清澈的水。
▲由于村庄路面泥泞,村民生产生活受到严重影响,驻村工作队和村干部想村民所想,急村民所急,积极筹资,对外协调,强力推进村内道路修建工程,五年来,共新建水泥硬化路6.7公里,一直把路修到村民的家门口。
▲危房改造对贫困村民来说,不仅是住房条件的改善,更是一辈子的梦想变成了现实。驻村工作队和村干部为10户贫困户申请危房改造项目、为2户贫困户申请危房加固项目,2019年,30户建档立卡贫困户都有稳定、安全的住所,让贫困群众居者有其屋,喜圆安居梦。
“路通了、房子换新了、自来水也通了……,干啥都方便,很满足!”五保脱贫户崔从海谈起三合村这五年来的变化,纹路清晰的脸上掩盖不了他发自内心的喜悦和感激。
http://file.tax100.com/o/202011/18/928_1605631819575.gif?width=300&size=97975
http://file.tax100.com/o/202011/18/901_1605631819699.png?width=66&size=4198
产业撬开致富门
http://file.tax100.com/o/202011/18/816_1605631819809.jpg?width=1080&size=148433
吕华家正在赶羊
产业扶贫是脱贫致富的根本之策。工作队自进驻之日起就把产业发展作为摘“穷帽”,拔“穷根”,实现长远发展的根本之策摆在三合村脱贫攻坚工作中最突出位置。
三合村在家村民经济来源主要以水稻种植为主,但生产规模单一,路子窄,致使收入不高。一无人脉,二无资源,三无资金……出路在哪里?让村民真正富起来,是摆在驻村工作队面前的一道难题。
经过多方奔走,结合调研分析,工作队跟村干部一起,积极探索产业扶贫新路子。最终结合村里实际情况,决定重点发展鸡、鸭、鱼、牛等养殖业,通过短期见效益的“短平快”项目,实现“户户有增收项目、人人有脱贫门路”目标,助力贫困户拔穷根。
在工作队和村干部的鼓励和帮扶下,三合村2018年有11户贫困户发展种植业和养殖业,2019年13户发展种养殖产业,2020年22户发展产业。
如今,村里大部分脱贫户都有了自己的产业,工作队和村干部针对各户发展情况聘用养殖专家为他们提供技术支持,同时为他们购买产业保险,增强抗风险能力。
http://file.tax100.com/o/202011/18/354_1605631819907.jpg?width=1080&size=160106
吕华家的鸭子
吕华家是三合村建档立卡贫困户,也是村里的养殖大户,他算了一笔账,今年养鸭2400只、鸡200只、羊5只,产业奖补可达8000元,除去成本养殖收入可达30000余元,算着算着,他嘴角笑开了花。
http://file.tax100.com/o/202011/18/637_1605631819986.jpg?width=1080&size=146719
安陆市税务局党委委员、副局长、三合村结对帮扶干部胡俊波(中)在周以广家中测算收支账
“工作队一边帮我们落实产业奖补政策,一边以略高于市场的价格购买我们的产品,让我们的生产无后顾之忧。”低保脱贫户周以广对党的好政策连连称赞。
在鼓励脱贫户发展产业的同时,驻村工作队还开展消费扶贫,以买代帮,积极向安陆市税务局申请1万元的消费扶贫款用于购买该村贫困户产品,畅通贫困户剩余农产品销售渠道,充分调动贫困户的生产积极性,不等不靠,依靠自身努力疏通致富梗阻,增强造血功能。
根据2020年贫困户收支预测表来看,贫困户人均收入可达7000余元,同比增长32.16%,昔日的贫困户换了新容颜,一幅“产业兴旺、生活富裕”的美丽画卷正徐徐展开。
http://file.tax100.com/o/202011/18/345_1605631820137.gif?width=300&size=97975
http://file.tax100.com/o/202011/18/649_1605631820259.png?width=66&size=4198
政策开启新生活
http://file.tax100.com/o/202011/18/570_1605631820366.jpg?width=1080&size=106452
朱加国正在喂小鸡
朱加国是三合村建档立卡低保贫困户,他和妻子都是残疾人,家里缺乏劳动力,没有固定的收入来源,家庭生活比较困难,2017年被纳入低保户。
经过工作队询问分析,朱加国为三级肢体残疾弱劳动力,妻子刘云金为一级视力残疾基本无劳动力,朱家国由于要照顾残疾且多病的妻子,一直在家务农。工作队针对朱加国的家庭情况采取了一系列有针对性的帮扶工作。与残联联系沟通,为其落实残疾人补贴,朱加国每月残补50元、刘云金每月150元;为其落实健康扶贫“四位一体”报销政策;帮助其申请农村低保金,每月为496元;帮助其通了自来水和宽带,引导其发展养殖业。有了这些帮扶措施,朱加国家的日子比以前好转了许多。工作队在入户走访中了解到,朱加国想扩建鱼塘,就是差点资金,工作队和村干部往返奔走相关部门为其办理了扶贫贷款,现在朱加国的产业有了一定规模,养鸡200只、养鱼10亩,家庭收入可观。
如今,朱加国在村里逢人便高兴地说:“我的好运气来了,日子过的也有盼头了,这真要感谢党和政府的好政策,感谢咱税务局的驻村工作队”。
http://file.tax100.com/o/202011/18/483_1605631820643.jpg?width=1080&size=161689
朱加国的鱼塘
工作队以群众满意为标准,找问题开“方子”,用好产业扶贫、就业扶贫、教育扶贫、健康扶贫和保障兜底等帮扶举措,为8名贫困学生办理教育补贴,对所有建档立卡贫困户符合慢性病条件的20人办有慢性病证,介绍有劳动力的20名贫困户外出务工,发展特色产业带动贫困户22户,为7户落实金融扶贫,为3名贫困户提供了村级公益性岗位……通过落实系列扶贫举措,进一步提升了贫困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实现全面小康路上,不漏一户,不落一人”,安陆市税务人一直在用实际行动努力践行着。
http://file.tax100.com/o/202011/18/408_1605631820850.png?width=131&size=6279
努力
来源:国家税务总局安陆市税务局
编辑:国家税务总局孝感市税务局纳税服务中心(税收宣传中心)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