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扶贫润如雨 助农惠企细无声
http://file.tax100.com/o/202011/14/911_1605297308543.gif?width=1084&size=131258精准扶贫润如雨 助农惠企细无声农场里,一批批生猪从这里走向市场,拓宽了乡亲们的致富路子;枣园里,一颗颗红灯笼般的鲜枣挂满枝头,红火了老百姓的日子;茂盛的葡萄架下,一串串小葡萄串起了脱贫大产业,开对了拔掉“穷根”的方子……国家税务总局襄汾县税务局帮扶工作组用一项项工作亮点,交出了一份脱贫攻坚合格答卷。
好政策+优服务,养殖产业播撒“金种子”
产业扶贫是提升贫困地区造血功能的长远之计,农业生产基地的发展壮大则成为了产业脱贫的重要平台。襄汾县税务局立足本地特色资源优势,为企业量身定制税收优惠政策套餐,提供便捷纳税服务,充分发挥税收政策作用,带动贫困户走上脱贫致富路。
襄汾县碧云天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是县域内较大规模的养殖基地,也是南贾镇产业扶贫车间。该企业采取“集体搭台+企业运作+农户生产”的产业扶贫模式,积极引领本村贫困户参与生猪养殖,被襄汾县税务局列为政策辅导重点对象。在深入了解该企业生产情况后,税务干部积极帮助企业落实养殖业税收优惠政策,使农户们能够及时享受免征增值税和企业所得税的政策红利。2020年,碧云天农业公司享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税收优惠5280元,增值税、企业所得税合计免征税额11.86万元,一系列减税降费政策在为企业打开更大发展空间的同时,也为产业扶贫注入新动能。
善引领+巧助力,消费扶贫结出“金果果”
如果说帮扶政策是及时雨,那么落实政策的帮扶干部相当于“滴灌机”。帮扶工作组在开展脱贫攻坚常规工作的同时,深入田间地头,详细了解当地种植产业,“精准把脉”帮扶贫困户。
襄汾县官滩村是县税务局定点帮扶的贫困村,帮扶干部依托当地官滩枣的品牌优势,以打开官滩枣销路作为消费扶贫的发力点,巧借网络“搭台子”,聚焦“互联网+”扶贫模式,积极倡导“以买代帮”“以购代捐”等方式,一头连起贫困户的钱袋子,另一头连起消费者的果盘子,确保贫困群众稳定脱贫、持续增收;同时坚持支部领头“闯路子”,利用支部共建平台向北京市场拓宽销售渠道,开辟消费扶贫专区,激励扶贫产品在市场征程上快马扬鞭。
强保障+树品牌,税银携手打造“金链条”
为解决贫困户就近就业问题,广奇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以葡萄为媒走出种植加工相结合的农村振兴路,将大片荒地变身“聚宝盆”,开辟出一条脱贫创收新路径。
然而,由于涉农企业基础设施较薄弱,投资风险大,成本回收慢,导致企业在发展壮大过程中受到资金不足的制约。为了支撑当地葡萄产业发展,从资金上夯实产业发展基础,襄汾县税务局拓展“税银携手”受惠面,通过搭建税银惠农助农服务平台,将企业纳税信用等级和信贷融资额度创新结合起来,盘活了企业信用资产,为企业“贷”来发展。
“金果果”爆红背后的税务情怀
近日,首批出口加拿大的汾西玉露香梨在汾西县团柏乡冷储存加工厂装箱发车,成为全县对外出口的又一项农副产品。在今年农民丰收节,汾西玉露香梨产品,被授权使用“临汾优选”区域公用品牌,成为广受市场追捧的“金果果”。产品爆红的背后,离不开税务部门用情用力的帮扶,也离不开各项税收优惠政策的落实。
上团柏村和枣坪村是国家税务总局汾西县税务局的两个定点帮扶村,也是汾西县高寒农牧合作社三千亩梨园的所在地,经过多年发展,梨园已经成为全县产业扶贫的“领头羊”。今年4月,梨园被农业农村部授予“国家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展示基地”,打响了汾西玉露香梨的金字招牌。
说起村里这些年的发展变化,汾西县税务局驻上团柏村第一书记王文军有说不完的话。“2018年我参加扶贫工作的时候,梨园大丰收,但广大农户缺少销路,品牌意识不足,产品一度滞销。”如何打响汾西玉露香梨的品牌,把好的产品转化为实实在在的红利,成了王文军驻村后的第一个任务。为此,他联合支村两委每日走访,号召广大果农和贫困户加入高寒农牧合作社,以“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方式入股,扭转了梨园规模小、品质不齐的现状。在汾西县税务局的支持下,驻村工作队与当地农业部门沟通联系,帮助梨园依靠科学的管理技术,完成了“三沟、两梁、一面坡”的大“变身”。每年冬天,王文军和县税务局帮扶干部深入梨园,帮助广大农户将落叶、杂草埋入地下,改善土壤质量。今年4月,正值梨树开花之际,一场倒春寒突然袭来,千亩梨园打响了一场防冻保卫战,作为第一书记的王文军连夜赶往梨园,与广大村民一起拉柴火、找位置,利用烟熏驱逐梨园内的冷空气,为梨园一年丰收做好了保障。
有了现代农业技术的支持,梨园的产量一年比一年高,作为帮扶单位,汾西县税务局主动联系合作社,开展消费扶贫对接。同时号召全局税务干部利用微信群和朋友圈等手段,做宣传、搞动员。很快,原本滞销的玉露香梨,成了大家热衷的绿色水果。据了解,近几年汾西县税务局帮助高寒农牧专业合作社消费扶贫已接近10万元,在全县消费扶贫方面起了很好的示范作用。此外,汾西县税务局还帮助帮扶村销售红薯、蘑菇、蜂蜜、苦荞茶等农副产品,壮大贫困村产业,促进贫困户以多种方式增收。
除了用情用心帮扶,各项税费政策的落实也有力地促进了企业发展。“十三五”期间,党中央国务院出台一系列支持脱贫攻坚和三农发展的税费优惠政策,汾西县税务局牢牢把握精准服务要求,打出落实政策“组合拳”。主管税务分局针对企业、行业特点,为合作社建立一户一档,详细记录企业生产经营情况,并安排税务干部为企业提供一对一的政策辅导。国家普惠性减税降费政策实施以来,为全县成规模的农业企业印发“农产品减税降费政策汇编”,进一步指导企业应享尽享政策红利。
高寒农牧专业合作社正是这些政策的获益者之一,今年前三季度,合作社累计实现销售额800余万元,减免增值税、城市维护建设税等近20万元。特别是新冠肺炎期间,合作社向武汉等疫情严重地区捐赠价值50万元的玉露香梨,获得疫情期间专项减免5.5万元。对此,合作社负责人刘耀山表示:“税务部门在我们合作社壮大的过程中,出人出力出政策,让我们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好处。”
当前,汾西县高寒农牧合作社共吸收当地贫困户就近务工230余人,人均年收入5000余元,每年还带动全县1000余名贫困户获得分红,有效助力了广大贫困户脱贫致富奔小康。
带货“造血”拓销路” “优惠+服务”显担当
2020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之年,国家税务总局大宁县税务局聚焦产业扶贫、就业扶贫,充分发挥税收职能作用,精准落实税费优惠政策,帮助贫困地区和百姓积极发展特色产业,借助电商平台打开销路,在落实减税降费和提高服务效能上精准发力,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
坚持党建引领保脱贫成色
近年来,大宁税务积极拓宽思路、精准施策,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不断加大党建与扶贫融合效应。一是选好干部队伍“领头羊”,精准选派驻村工作队和第一书记到帮扶村工作。二是用好党课“定盘星”,组织开展机关党支部与扶贫村党支部“不忘初心真扶贫 牢记使命勇担当”主题党日活动,多次组织党课学习,强化脱贫攻坚思想认识。三是当好政策“传声筒”,组织党员干部开展税收优惠政策入户宣传,提升贫困户就业创业内生动力,引导企业吸收贫困户就业。
消费扶贫解农户燃眉之急
今年,突如其来的疫情让农产品销路受阻,针对这一情况,大宁县税务局主动发起消费扶贫活动,以“以购代捐”的方式购买贫困户自产西瓜1800余斤,为贫困村和贫困户架设起消费扶贫供需对接的桥梁,同时依托税务大数据平台积极对接爱心企业和电商平台,通过打造龙头企业代销、线上平台促销、扶贫单位购销、商场超市直销、社会力量助销等多种消费扶贫模式,多管齐下,形成消费扶贫强大合力,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带动贫困户和村民增产增收,为农副产品打开销路,解决了贫困户的燃眉之急。
“优惠+服务”援企助农促发展
就业稳人心就稳,收入稳脱贫就稳。自新冠疫情发生以来,大宁县税务局积极与村“两委”共同出谋划策,积极探索“合作社+农户+税收优惠政策”新模式,优化对扶贫合作社、贫困人口自主创业和招用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企业的纳税服务。一方面向贫困户宣讲各项创业就业扶贫政策,引导鼓励贫困户主动干事创业,外出就业。另一方面组织人员多次通过线上线下方式了解农业合作社以及扶贫产业、扶贫工厂、扶贫车间产业发展困境,主动上门开展宣传辅导,让企业及时了解支持脱贫攻坚、重点群体创业就业税收优惠政策,引导企业吸纳建档立卡贫困户就业,切实做好就业扶贫文章。
http://file.tax100.com/o/202011/14/911_1605297308642.jpg?width=320&size=13375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