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法诚信纳税 向“黑名单”说不!
黑名单税收是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按照税法规定,在生产、生活中,每一个涉税主体都应该及时足额的缴纳应缴税款。但在实际生活中,偷税、逃税、骗税等税收违法行为屡见不鲜。为了维护正常的税收征管秩序,惩戒严重涉税违法行为,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国家税务总局制定了《重大税收违法失信案件信息公布办法》,俗称税收“黑名单”制度。
http://file.tax100.com/o/202011/13/428_1605197439886.jpg?width=900&size=49685
1
什么是税收“黑名单”?
税收“黑名单”制度是通过建立重大税收违法案件公布信息系统和利用国家信用信息共享交换平台等渠道,对外公布重大税收违法案件信息,并由相关部门实施严格监管和联合惩戒的制度。
各级税务机关对达到一定涉案金额的偷税和逃避追缴欠税、骗取出口退税、抗税、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以及普通发票等9类税收违法案件向社会公布。不但这些案件的违法事实、法律依据、处理处罚情况会被公布,而且违法当事人的基本信息以及相关中介机构责任人也会被列入“黑名单”一并曝光。
http://file.tax100.com/o/202011/13/486_1605197439937.jpg?width=500&size=24437
2
被列入“黑名单”有什么后果?
税务部门对符合公布条件的税收违法“黑名单”当事人的纳税信用级别判为D级,并列入重点监控对象,提高监督检查频次,缩短纳税评估周期,同时加强外部联系,将对外公布的税收违法“黑名单”当事人信息推送给公安、人民银行等34个部门实施共28项联合惩戒,如阻止出境、信贷限制、高消费限制等。
http://file.tax100.com/o/202011/13/422_1605197440000.jpg?width=513&size=37537
3
如何远离“黑名单”?
既然“黑名单”会带来这么严重的后果,那么如何让“黑名单”远离,下面给您支上几招!
第一招:
合法经营
重大税收违法行为是被列入税收违法黑名单的最主要原因。从国家税务总局公布的税收违法案件来看,数量最多的五类案件分别是:偷税、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骗取出口退税、虚开增值税普通发票、逃避追缴欠税。您需要在日常生产、经营中,严格遵守税法规定,合法诚信经营,让“黑名单”远离!
第二招:
依法纳税
少数纳税人出于各种原因可能在日常涉税中出现未及时缴纳税款、滞纳金及罚款的情况。这个时候,您一定要注意了!如果不能及时缴纳税款、滞纳金及罚款可能会造成长期欠税。在税收违法黑名单制度下,这类纳税人更可能被列入黑名单。所以一定要按照申报期限,做好纳税申报相关事宜,如果确实存在困难,请及时办理相关延期申报手续!
http://file.tax100.com/o/202011/13/319_1605197440068.png?width=526&size=188733
依法诚信纳税,共建和谐社会。纳税信用不仅是衡量企业信用的试金石,更是企业发展的“金名片”,分量越来越重。您一定要记住,坚决向“黑名单”说不!
来源:舟山税务
http://file.tax100.com/o/202011/13/605_1605197440182.jpg?width=720&size=32813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