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政策君 发表于 2020-11-5 11:00:12

税惠入塘,清水鱼游出“金名片”

http://file.tax100.com/o/202011/05/934_1604545210191.png?width=200&size=47323
近日,农业农村部发布公告,对浙江省23个农产品实施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其中,浙江开化的清水鱼榜上有名。拥有一千多年历史的清水鱼早已俘获众多食客的味蕾,清水鱼品牌也成为开化地方农业主导产业。开化县税务局以落实减税降费助力产业发展,协助地方开辟清水鱼发展新路径。
http://file.tax100.com/o/202011/05/541_1604545210340.gif?width=320&size=55011
“网红鱼”喜宴天下宾
在钱江源头开化,群山依依、绿树成荫,清澈的溪水穿山而过,汇成汩汩清泉流入千家万户。好山好水孕育好鱼,如今,开化清水鱼已经凭借其非凡的肉质和鲜味,游上了杭州西湖国宾馆的餐桌。开化兴源清水鱼专业合作负责人廖立忠与杭州西湖国宾馆签订了购销合同,开化清水鱼摇身一变杭州名菜“西湖醋鱼”,喜宴天下宾客。
http://file.tax100.com/o/202011/05/597_1604545210415.gif?width=560&size=1318613
其中,减税降费为开化清水鱼成功打开杭州高端食材的入口贡献了力量。今年1-8月,全县支持包含清水鱼产业在内的“三农”发展,共计减免税费1100余万元。“越来越多村民加入到清水鱼养殖的行列中,主要还是国家政策给力。”廖立忠介绍,下一步,他将继续完善养殖收购、包装转运、定点送货链条,让开化清水鱼游向全国。
与廖立忠不谋而合,开化佳艺农场主方进林也正筹划着扩大经营规模。作为开化清水鱼标准示范基地,佳艺农场共有31口鱼塘,年产鱼6万斤,每周销往杭州、上海、宁波等地清水鱼多达1500斤。
http://file.tax100.com/o/202011/05/124_1604545210617.jpg?width=1080&size=186845
“减税降费对我们小规模纳税人而言,是实实在在的福音。疫情对清水鱼销路和销量都带来不少冲击,好在今年减税降费政策为农场节省了近1万元资金,我们将对鱼塘设施进行升级,促进污水循环处理和水质提升。”如今,在税费优惠政策支持下,方进林的清水鱼质量更高了,销路更广了。截至目前,衢州市外清水鱼配送中心达9家,合作酒店120余个,清水鱼成了“网红鱼”。
http://file.tax100.com/o/202011/05/292_1604545210706.png?width=200&size=27743
http://file.tax100.com/o/202011/05/668_1604545210836.gif?width=320&size=55011
“期权鱼”助力脱贫攻坚
http://file.tax100.com/o/202011/05/156_1604545210918.jpg?width=720&size=130639
峰峦叠嶂,山高谷深,道路崎岖。坐落于海拔680米的长虹乡真子坑村,是开化县海拔最高、保存最完整的原生态经济薄弱古村落。许多村民利用当地独有的生态优势,在房前屋后用石块砌成“口”字型水池,一丈见方、水深数尺,引溪涧山泉,放青鱼、草鱼于其中,以青草养之。
但在初期,由于养鱼经验不足、销售渠道落后,导致清水鱼销量偏低、收益不明显,“销薄”难题一直未能攻克。如何让村集体经济强起来?
作为该村组团联村领队兼“第一书记”的开化县税务局党委书记、局长傅红雨,结合“三服务”走访并经多方调研,提出了“绿色期权”经营理念,由村集体统一收购村民荒废的鱼塘,面向社会公开认购,根据企业或个人出资情况签订协议,年底时向出资方提供一定数量的冷水鱼。
“这种‘主体先购鱼、村里再养鱼’的产业发展模式,有效解决了清水鱼养殖的销售之困、兜底之难。在税务部门的牵线下,我们村已经与3家企业签订了‘绿色期权协议’,4口鱼塘近1200斤清水鱼的期权被认购,直接为村集体年增收8万元。”真子坑村党支部书记方善飞说,“如果这些鱼塘都能承包出去,那村民在家门口就能实现增收致富。”
http://file.tax100.com/o/202011/05/435_1604545211047.gif?width=560&size=733224
http://file.tax100.com/o/202011/05/684_1604545211181.jpg?width=1080&size=201723
在“清水鱼之乡”何田,利用“期权鱼”增加村集体收入的好戏也在同样上演。“鱼还没出塘,主人已经找好了。”何田村民汪永承乐呵呵地介绍。今年,他与何田乡28个养鱼大户合资成立的何渔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在县城中心开了第一家直营店,主要销售从各个村里认购来的清水鱼。
“好鱼不愁销路,加上现在国家政策好,小规模纳税人优惠政策让我们几乎不用交税,所以我们才有底气办这个公司。”汪永承说道。据悉,目前该直营中心已与5个清水鱼集体养殖村代表签订了认购协议,认购的清水鱼达20000余斤,预计提高村集体经济收入50余万元。
http://file.tax100.com/o/202011/05/421_1604545211277.png?width=200&size=27743
http://file.tax100.com/o/202011/05/779_1604545211342.gif?width=320&size=55011
“文化鱼”跃向第三产业
浙江好鱼在开化,开化好鱼在何田。在何田乡溪源头自然村,沿溪而建的“别墅群”,家家户户门前挂上了写有“鱼”字样的红色灯笼,更吸人眼球的是一口口由鹅卵石垒成的清水鱼鱼塘。这小小的鱼塘,诉说着村民们从卖鱼到卖文化的致富故事。目前,全乡共有鱼文化民宿442家,今年全乡旅客数突破10万人次,休闲渔业产值达2000万元。
当地养殖大户汪立友正在给池塘里的鱼苗投喂饲料,望着满池塘欢快游动的青鱼、草鱼等,汪立友笑得合不拢嘴。从最初的3口鱼塘到现在的27口,从单纯养鱼外销到创办农家乐自产自销,在汪立友看来,渔趣家庭农场不断发展的背后少不了税收优惠政策的加持。
http://file.tax100.com/o/202011/05/749_1604545211406.jpg?width=1080&size=109931
http://file.tax100.com/o/202011/05/339_1604545211487.jpg?width=1080&size=188882
“依靠养鱼、开民宿,每年有五六十万的收入,而且全部免税!”汪立友介绍,自从成立了家庭农场,清水鱼养殖规模逐渐扩大,花色品种越来越多,养殖效益逐年增加。如今,他不仅将传统鱼塘升级成标准化、生态化、园艺化的景观塘,还一边养鱼一边办起农家乐,自产自销拓宽销路,生活越过越红火。
减轻企业负担,带来发展信心,看到希望的不止汪立友一个人。返乡创业青年代表余本孝,将自己的老宅改造成以鱼文化为主题的田园休闲智能民宿,并起了一个富有诗意的名字“晴山·西雨”
http://file.tax100.com/o/202011/05/366_1604545211610.jpg?width=540&size=31962
http://file.tax100.com/o/202011/05/858_1604545211668.jpg?width=1080&size=97378
在这里,除了可以体验摸鱼、捞鱼的乐趣外,游客还能在散落着鱼文化元素的房间里感受智能家居带来的科技生活。余本孝介绍,创业初期,税务部门“一对一”个性化上门服务,宣传餐饮住宿业相关税收政策,为民宿的健康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未来我打算开发更多鱼文化系列活动项目,吸引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前来游玩。”余本孝表示。
如今,清水鱼不仅仅是餐桌上的美味,也是视觉上的享受,更是文化的熏陶。而随着税收优惠的滴灌,税务人为清水鱼塘注入源源活水,也为企业发展、乡村振兴贡献着税务力量。
来源:衢州税务
http://file.tax100.com/o/202011/05/986_1604545211806.jpg?width=720&size=32813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税惠入塘,清水鱼游出“金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