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税案例君 发表于 2020-10-12 04:15:27

【期刊】加强发票管理,堵塞犯罪漏洞


加强发票管理,堵塞犯罪漏洞




[*]期刊名称:《犯罪研究》
   
上海市奉贤县检察院
改革开放十余年,旧的计划经济体制被逐渐废除,新的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建立,社会有了根本性的转变,经济繁荣,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但是,就在这新旧体制交替之间,一些人的价值取向出现了偏差,个人私欲的极度膨胀及金钱万能思潮的作怪,致使一部分人不择手段地捞取不义之财,他们只看到社会的负面,并将个别现象当作是普遍现象,误认为别人在捞取不义之财,自己不捞岂不吃亏。甚至受“冒险一阵子,舒服一辈子”的赌徒心理的影响,从而使自己在自觉与不自觉中堕落。

近来,我们在查处群众举报的违法犯罪案件过程中,发现部分企业的经营管理人员以请客送礼等业务交往名义大侵吞、挥霍集体财产,尔后,从各种途径弄来各种虚假发票作冲抵。这种现象不但使集体资产流失,而且给犯罪分子以可乘之机,并给取证工作带来困难,危害极大。因此很有必要研究制衡措施,以堵塞漏洞,抑制犯罪。

当前假发票的主要表现形式:

1、虚假发票。一部分人为牟取暴利,偷印各类发票,尔后兜售,甚至有固定的市场。致使一部分动机不良的人,花点小钱,购得若干发票,随意填写后入帐报销。

2、虚假内容。一些企业的财务帐目上较多地反映烟酒、餐费等业务费用开支,这些发票的形式是真实的,但具体内容往往真假混杂,有些是子乌虚有的,有些是少开销多报支的。

3、白条凭证。用白条作报销凭证,这种现象在企业较为普遍,这类报销大多以支付业务交往中的现金回扣为籍口。

概括起来,造成假发票无处不在主要原因:

1、一部分企业经营管理人员思想不健康,故意用各种假发票入帐,从中混水摸鱼。

2、市场经济转轨下的乡镇企业在业务交往中也确实存在一些应该开支又不符合财务规定的费用,在无法正常报支时,只能用假发票。

3、一部分人员见利忘义,他们往往为了多拉客户多接生意而根据客户的要求随意填写发票的内容和金额。而发票的开具单位一般采用包税制,发票金额多少的与本单位的经济利益没有直接的影响。

假发票在财务帐目中往往用于冲抵业务费用、生产材料、固定资产,因此不仅容易导致集体资产的流失,而且容易诱发犯罪,给查证工作带来很大的难度,主要表现在:

1、发票面广量大,真假混杂,阻碍了查证进度。有些发票没有具体经办人的签名,也没有见证人,甚至没有时间记载,且时间跨度大,招待费用或没有特定的对象,或涉及主要业务关系人员,从而增加了查证难度。

2、案件往往知情人即是关系人。而举报人又往往是局外人,因此查案工作突破口难找。

3、由于当前法律、法规不健全,企业规章制度的混乱,从而使一些经济犯罪分子找到了规避法律的对策与空间,即便确认为假发票,但无法全部排除可能存在的费用开支,而使案件难以定性。

4、查证假发票往往涉及到业务单位,办案人员往往怕影响基层干部的积极性和中断企业的财路,望而却步,使查证工作受阻。

对假发票随处乱飞的现象必须运用各种手段标本兼治,才能根本防止集体资产的流失,遏制企业中经济犯罪上升势头,主要采取以下措施:

1、严格企业财务管理,加强费用报销的监督制约。企业的主管部门对厂长经理费用报销应建立制约措施,不能放任不管。实行会计的统管统派,对企业财务人员应赋以( 会计法)规定的权利义务,并加强财务人员的业务培训。企业财务人员的使用权不能由厂长一人说了算,他们的报酬必须与企业脱钩,撤换财务人员须经主管部门批准。

2、加大企业改革力度,全面推行股份制、拍卖、租赁等改革措施,加大企业法人代表的风险责任和主人翁意识,促使其自觉堵塞费用报销管理上的漏洞。

3、完善企业组织体系,增强职工参与意识。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不应出现削弱民主管理情况,而应看作深化民主管理的契机,法人治理结构形式变个人决策为集体决策,变大权独揽为三权制衡。另外,还应强化职代会的作用。鼓励职工参加企业管理。

4、提高企业领导者的政治素质,新时期中国社会发生的腐败,有其深刻的社会历史背景。现代企业制度条件下,一个合格的现代企业领导者应具有企业家的素质;有政治方向,有无私奉献、廉政勤政的敬业精神,有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有创新的思想观念。有较强的组织管理能力、脚踏实地的工作作风。胸襟开阔,扎根于企业职工之中,为党掌好权,用好权,做一个懂法守法、懂经营善管理的现代企业家。

5、主动出击,扩大案源。健全人民群众举报制度,从群众举报强烈和非正常性经营亏损的企业发现线索,发现犯罪及时查处。

6、提高全民的整体素质,大力提倡守法经营,加强发票管理,对查实出具假发票的行为,要给予党纪、政纪直至行政、刑事处罚。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期刊】加强发票管理,堵塞犯罪漏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