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桑普尺:心怀决战决胜坚定信念 投身脱贫攻坚伟大事业
http://file.tax100.com/o/202009/24/259_1600941324632.gif?width=640&size=17702“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格桑普尺带领着驻村队员和国木德村村民在刚刚建好的升旗台前,举行了第一次升国旗仪式。听着村民的歌声,她的眼眶湿润了,心头涌起刚到村里的誓言:“我出生在日喀则这片美丽的土地上,我的父亲母亲曾在谢通门县奋斗过,回到这里帮助村民脱贫走向小康,是我义不容辞的责任和无上的光荣。”
http://file.tax100.com/o/202009/24/906_1600941324711.jpg?width=748&size=77680
国木德村地处日喀则市谢通门县大山深处,下辖6个自然村,分布在四条山沟里,共75户,294人。2020年建档立卡贫困户12户,边缘贫困户12户,共计121人,占该村总人口41.3%,脱贫任务相当艰巨。格桑普尺作为西藏自治区税务局第九批驻村工作队总队长,于2020年初带领15名税务干部为决战决胜全面小康来到这里。
然而驻村之初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使原本艰巨的脱贫攻坚任务变得更加充满挑战。她带领所有队员,按照“群众静下来,干部动起来”的原则,以最快速度动员全体队员进入疫情防控工作应急状态,保障村民的健康和安全。她和队员连夜手工制作60余条藏汉双语宣传横幅,400余份疫情防控等各类宣传资料,第二天一大早就开展疫情防控宣传,张贴和发放宣传横幅及资料。她协同村两委、党员、乡村振兴专干在各自然村村口设卡,控制人员进出;组织队员为村民统一代购糌粑、米、面、油等生活必需物资1.9吨,解决50余户村民口粮问题,并逐一送到每家每户。村民的一声声“图吉齐!图吉齐!”“驻村干部呀咕嘟!呀咕嘟”,给了格桑普尺和其他队员们巨大的信心和动力。
“国木德村学汉字学说普通话培训班”夜校,也是村民们最爱去的地方。“我们牧闲的时候想去市里务工,但是不会说汉语,普通话更不行,找不到好工作啊。”村民次仁顿珠说。当这样的话传到格桑普尺的耳中,她下决心要帮助村民学好国家通用语言。她多次到村民家中了解情况,选定夜校地址,敲定教学方案。开课第一天没想到竟有20多名村民过来了,村民们高兴地说:“小时候没有学成普通话,现在终于有机会学习啦!”。
在九月份仁钦则乡国家通用语言演讲比赛中取得亚军的罗布开心地说:“十分感谢驻村工作队的学汉字说普通话培训班,才有我今天的好成绩。”截至目前,夜校已开办18场次,受教育群众达87人次。
http://file.tax100.com/o/202009/24/654_1600941324998.jpg?width=610&size=54339
http://file.tax100.com/o/202009/24/654_1600941325058.jpg?width=511&size=31783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的起点。各族干部和群众携手同心战贫克难,下一站,必将是幸福和美好新生活。”格桑普尺在驻村日志中饱含深情和信心地写道。截至9月,她共筹措了强基惠民办实事资金55万元,在海拔5400米的草场建设了5000多米的短期育肥网围栏,建设了农牧民养殖合作社羊圈,更换了聂擦日自然村50千伏变压器,为40名农牧民群众开展驾驶培训,在6个自然村建设了升旗台。驻村工作队还继续壮大村集体经济,延续实施第八批驻村工作队商品房项目,为村集体增加6万余元租金收入。
“正是参加了驻村工作队举办的农牧民驾驶培训班,我才有机会取得驾驶证。今年买了汽车跑运输,每个月有几千块收入,日子越来越好了!”开皮卡车的石曲高兴地说。边欧村的次仁旺堆举着手机说:“今年我们自然村也有信号了,能打电话能上网,真是太好了!”这些都是老百姓的心头大事,看着农牧民群众的生活每天都在发生变化,对格桑普尺来说无疑是最大的肯定和最暖的慰藉。
在脱贫攻坚的关键时刻,决战决胜全面小康的冲锋号已经吹响。以格桑普尺为总队长的西藏自治区税务局第九批驻村工作队始终将维护稳定和改善农牧民生活水平放在首位,继续接力奔跑,加劲冲刺,与驻地村民心手相连,向小康共同迈进。
http://file.tax100.com/o/202009/24/202_1600941325113.gif?width=590&size=411965
来源:人民日报客户端
编辑:西藏税务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