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务 | 税务总局财产和行为税司权威解读资源税若干政策问题
水塘、梯田、古风民居……在玉林市,随着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推进,一个个绿水青山的小乡村如同美好画卷般地以“生态+”“旅游+”焕发出新的朝气和活力。在这幅画卷中,玉林市税务部门主动减税费、优服务、助发展,用心用情描绘“税务底色”,助力乡村振兴建设。减税降费支持
文旅融合“留住乡愁”
青砖黛瓦、雕梁画栋、绿水环绕,走进玉州区鹏垌村,可以处处感受到与古老时光的擦肩而行,一排排极具岭南特色的清代古建筑,一场场本土独特的八音演奏,一个个晶莹剔透的玉林茶泡,吸引了无数游客前来“打卡”。
近年来,鹏垌村在深入挖掘古老村落文化的基础上,积极通过“旅游+”等方式,重新焕发了古村落的朝气和活力。“在发展‘旅游+’的道路上,税务部门经常给我们送政策、送服务,还帮助村民搞文创、开餐馆、办民宿,鹏垌村的文旅融合走得平稳又踏实。”该村村委会主任陈世念说。
不止是鹏垌村,山清水秀、自然休闲的福绵区十丈村也吸引了大量游客纷至沓来。十丈村丰收大食堂是一家岭南特色美食城,也是一家融文体、娱乐、观光于一体的休闲娱乐中心。但今年上半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该网红景点营业收入遭受重创。“多亏了税务部门送来的优惠政策清单,我们享受了增值税、附加税费减免等1万多元,才熬过了疫情难关。”丰收大食堂负责人陈勇说,随着疫情防控形势的持续向好,7-8月的暑假旺季,项目经营形势得到了逆势扭转,累计客流达1.5万多人次,营业收入是上半年的1倍多。
文旅融合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也是留住乡愁的重要手段。今年以来,玉林市税务部门围绕乡村文旅产业振兴,靶向推送了减税降费政策近5万条(次),累计走访了5000多户乡村文旅企业和个人,为近3万多户乡村文旅企业和个人定制了“减税降费清单”,落实了超3000万元的税费优惠减免。
涉税服务优化
产业发展“望见远方”
从山上远眺,顺着山势栽种的整齐划一的凤梨,洋溢着蓬勃生机。在博白县旺茂镇六田村,广西博农慧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规划占地总面积4500亩的凤梨基地格外引人注目。
“六田村是博白县的贫困村,近年来,我们围绕做大做强凤梨产业,以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生活水平。然而今年3月,正值凤梨上市的关键时节,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却让我们陷入了滞销困境。”该公司董事长朱海英说。眼看着二三十吨的凤梨就要烂在地里,她急坏了,经常吃不下睡不着。
“产业发展,是乡村振兴的核心所在。作为税务部门,必须帮助企业渡过难关,让更多的村民望得见远方。”博白县税务局税源管理股负责人说,他们了解到博农慧农业科技公司的滞销困境后,立刻派出政策宣传小分队送政策、送服务,鼓励企业转变销售思路,最终还为企业牵线搭桥对接到广西广投干制农业科技有限公司,顺利将滞销的凤梨深加工制成凤梨干。如今,渡过了难关的博农慧农业科技公司计划再种植20万亩凤梨,带动2万个家庭种植凤梨,扶持1000户贫困家庭脱贫致富。
除了博农慧农业科技公司,受税务部门帮助的还有北流市会众村的柠檬种植基地。今年年初,上百万斤的鲜果因疫情严重滞销,正当基地负责人曾先森准备谋划产品深加工,转型干柠檬片、柠檬膏等新产品销售时,却因资金问题中途搁浅。“是税务部门主动上门服务,解决了资金难题!”曾先森回想起当时情景,依然满心感激:税务人员为他推荐了银税互动产品,凭借一直以来良好的信用评价,公司很快获得了50万元的税银复产贷,让中途搁浅的转型计划重新摆上了日程。目前生产需要的厂房、机器都已经在安装阶段。
据悉,今年以来,玉林市税务部门针对乡村产业发展的实际困难,先后推出了银税互动、大数据服务、延期缓缴税款、加速办理退税等涉税服务举措,累计为乡村企业解决了生产经营难题800多个,有力助推了乡村企业复产达产增产。国家税务总局玉林市税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税务部门还将一如既往,用足用好税费优惠政策,强化涉税服务优化,竭尽所能为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美好嬗变贡献力量。”
http://file.tax100.com/o/202009/11/971_1599758109827.jpg?width=1059&size=90236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