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政策君 发表于 2020-8-29 09:16:06

石河子税务局“访惠聚”工作队为民办实事解难题


http://file.tax100.com/o/202008/29/801_1598663765469.png?width=500&size=382892
8月24日,在自治区新冠肺炎医疗救治定点医院的ICU三病区,护士赵新夜在温馨的医患心愿墙前留影。
在自治区新冠肺炎医疗救治定点医院的ICU三病区,医护人员除了与病魔较量,全力以赴挽救每一个生命外,还用心用情陪伴在患者身边,为他们传递温暖和信心。
自制爱心沟通卡
拉近与患者距离
洗手、俯卧位治疗、如厕……在自治区新冠肺炎医疗救治定点医院的ICU三病区,医护人员们用温馨的图画、文字等形式自制的爱心沟通卡,成了与部分重症患者的独特沟通方式。
“我们病区的患者病情较重,交流起来不太方便,有了爱心沟通卡,既能提高工作效率,也能拉近和患者的距离。”8月25日,该病区护士赵新夜告诉记者。
今年25岁的赵新夜是新疆医科大学第五附属医院重症监护室的护士。今年年初,她作为新疆支援湖北医疗队的一员奔赴武汉,那一场“硬仗”让她的业务能力和心理素质得到了很大提高。此次疫情发生后,赵新夜主动请战上一线。
在病区,让赵新夜记忆深刻的是一名78岁的老人。他患有阿尔兹海默症,一开始他病情较重,说句话都很费劲,吃饭、如厕、翻身、擦洗等都得护士帮忙。为了能更好地护理老人,大家就用画图的方式来交流。
从一开始简单吃饭、洗手、提醒打针、俯卧位治疗,到鼓励的笑脸、文字,病区里的医护人员利用休息时间,你一笔我一笔,你构图我填色,陆续完成了数十张爱心沟通卡。
“在和老人交流的时候,大家都会靠得更近一些,说话更慢一些,必要的时候多重复几遍。我们还会走过去搀扶着他,用力握着他的手,用这样的体势语言缓冲防护服带来的不便,增加亲切感和安全感。”赵新夜说,经过医护人员近一个月的精心护理,老人病情好转,现在已经可以下床活动,情绪也渐渐开朗起来。
“是医护人员增添了我们对抗病魔的信心……”“我代表全家人感谢白衣天使对我母亲的精心守护……”让赵新夜感动的是,医护人员的努力付出,患者们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他们以及他们的亲属除了积极配合治疗外,还纷纷写来感谢信。
“病区患者和医护之间的关系越来越紧密,这两天有患者陆续转入普通病区,这些都增强了患者和医护人员战胜疫情的信心。”赵新夜说。
“护理姐妹组”
重建患者好心态
在自治区新冠肺炎医疗救治定点医院的ICU三病区,有一个由自治区人民医院的护士王彩虹、任黎妍和汪宝玉组成的“护理姐妹组”。
在护理一位79岁的患者时,她们使出了“法宝”——画漫画、梳小辫。
这位老人是8月13日确诊入院的,一开始情绪很消极,也不太配合治疗。“每顿饭也都只吃几口,有时甚至拒绝进食。”汪宝玉说,这样的情况持续了3天,姐妹三人都很着急,于是凑在一起想办法。
“我抄病历的时候发现,老人祖籍在河南,河南人爱吃面食,咱们打饭的时候花点心思吧。”细心的汪宝玉第二天早晨给老人打了馒头和菜。果然,这顿早饭老人比以往吃得多些。
床旁洗头、按摩、喂饭……点滴接触中,老人逐渐有了安全感。王彩虹护士长清楚,好的心态能帮助康复。于是,她又找来了皮筋、发卡,从菠萝辫、丸子头到侧编发,天天不重样地给老人扎发。每次梳完新发型,老人都举着镜子端详一会,捂着嘴乐。
任黎妍擅长绘画,她把老人扎小辫的样子画在了防护服上。每次来输液、排痰治疗时,她都对老人说:“奶奶,您看您多可爱。一定要加油啊,快点好起来。”
在“护理姐妹组”的陪伴下,老人笑容渐渐多了。从住院的第7天开始,她得空还会在病房里唱几句豫剧。
“刚确诊时,我心里难过极了,眼前看到的东西似乎都是黑白的。这三个阳光的小妮儿照亮了我的生活。”老人说,目前她病情恢复得很好,再过几天就可以出院了,但她会永远记住“护理姐妹组”的样子。
http://file.tax100.com/o/202008/29/451_1598663765560.gif?width=200&size=2777

?纳税申报遇难题?“办税便利贴”专题来了!
?新疆税务厉行节约公益短片《爱粮说》
?8月26日的国务院常务会定了这两件大事
http://file.tax100.com/o/202008/29/415_1598663765668.png?width=640&size=1998
来源:新疆网

http://file.tax100.com/o/202008/29/665_1598663765795.gif?width=347&size=142150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坚决打赢疫情防控攻坚战】温情守护,为重症患者传递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