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1-07月全国财政收支情况出炉:税收9.8万亿,同比下降8.8%
2020年7月财政收支情况2020年8月19日来源:国库司一、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支情况 (一)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情况。 1-7月累计,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14725亿元,同比下降8.7%。其中,中央一般公共预算收入53575亿元,同比下降11.3%;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本级收入61150亿元,同比下降6.2%。全国税收收入98509亿元,同比下降8.8%;非税收入16216亿元,同比下降7.7%。
主要税收收入项目情况如下: 1.国内增值税34052亿元,同比下降17%。 2.国内消费税8807亿元,同比下降6.4%。 3.企业所得税28628亿元,同比下降5.7%。 4.个人所得税6725亿元,同比增长4.6%。 5.进口货物增值税、消费税8267亿元,同比下降13.4%。关税1425亿元,同比下降13.6%。 6.出口退税8974亿元,同比下降16.4%。 7.城市维护建设税2694亿元,同比下降11.1%。 8.车辆购置税1899亿元,同比下降11.3%。 9.印花税1920亿元,同比增长20.3%。其中,证券交易印花税1174亿元,同比增长35.3%。 10.资源税1023亿元,同比下降9.9%。 11.土地和房地产相关税收中,契税3750亿元,同比增长1%;土地增值税3785亿元,同比下降5.4%;房产税1663亿元,同比下降5.2%;耕地占用税806亿元,同比下降5.9%;城镇土地使用税1271亿元,同比下降6.8%。 12.环境保护税150亿元,同比下降9.4%。 13.车船税、船舶吨税、烟叶税等其他各项税收收入合计618亿元,同比增长3.7%。
(二)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情况。 1-7月累计,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33499亿元,同比下降3.2%。其中,中央一般公共预算本级支出18976亿元,同比下降3.2%;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14523亿元,同比下降3.2%。
主要支出科目情况如下: 1.教育支出19133亿元,同比下降4.6%。 2.科学技术支出4240亿元,同比下降9%。 3.文化旅游体育与传媒支出1802亿元,同比下降5.3%。 4.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20959亿元,同比增长8.9%。 5.卫生健康支出11307亿元,同比增长3.8%。 6.节能环保支出3030亿元,同比下降11.8%。 7.城乡社区支出10962亿元,同比下降25.9%。 8.农林水支出11798亿元,同比增长4.4%。 9.交通运输支出6584亿元,同比下降14.8%。 10.债务付息支出5648亿元,同比增长11.3%。
二、全国政府性基金预算收支情况 (一)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情况。 1-7月累计,全国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39173亿元,同比增长1.2%。分中央和地方看,中央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1827亿元,同比下降19.8%;地方政府性基金预算本级收入37346亿元,同比增长2.6%,其中,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35101亿元,同比增长7.9%。
(二)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情况。 1-7月累计,全国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52985亿元,同比增长19.2%。分中央和地方看,中央政府性基金预算本级支出758亿元,同比下降42.1%;地方政府性基金预算相关支出52227亿元,同比增长21.1%,其中,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相关支出33584亿元,同比下降11.6%。
7月全国财政收入恢复增长4.3% ,商品房交易带动契税增长21.7%
经济的持续恢复,也体现在财政收入上。7月份,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比增长4.3%,增幅比6月份提高1.1个百分点。其中,税收更是增长5.7%。
https://inews.gtimg.com/newsapp_bt/0/12311694171/1000
8月19日,财政部公布7月财政收支数据。
1-7月累计,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14725亿元,同比下降8.7%,降幅继续收窄。其中,全国税收收入98509亿元,同比下降8.8%;非税收入16216亿元,同比下降7.7%。
前7月各项税收大体多是负增长,主体税种中,像国内增值税34052亿元,同比下降17%;企业所得税28628亿元,同比下降5.7%;国内消费税8807亿元,同比下降6.4%;进口货物增值税、消费税8267亿元,同比下降13.4%。
不过,证券交易印花税、个税、契税等税种已经实现正增长。前7月个人所得税6725亿元,同比增长4.6%;证券交易印花税实现1174亿元,同比增长35.3%;契税3750亿元,同比增长1%。
7月证券交易印花税增长1.9倍
https://inews.gtimg.com/newsapp_bt/0/12311695272/1000
经济的持续恢复,也体现在财政收入上。
7月份,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比增长4.3%,增幅比6月份提高1.1个百分点。其中,税收更是增长5.7%。
尤其是7月汽车、房地产销售的回升,带动相关税种大幅增长。7月车辆购置税同比增长15.9%,国内消费税增长16.2%(烟、酒、成品油、汽车消费是主要贡献者),契税增长21.7%。
不过,7月汽车消费额当月同比增长12.3%,在业内分析人士看来不具备可持续性。7月汽车消费大幅回升,与当月积极的促消费政策有关,也跟全年基数较低有关。
土地市场也更趋活跃。7月土地增值税、耕地占用税同比分别增长21.4%、46.9%。财政部数据还显示,全国卖地收入增幅在继续回升。1-7月累计,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实现3.5亿元,同比增长7.9%。
7月进出口形势好于预期,进出口连续正增长,带动7月进出口货物增值税消费税增长5.2%。
7月股票交易市场活跃,连续多日交易额突破万亿元,带动7月证券交易印花税增长1.9倍。
财政部相关负责人表示,随着企业复工复产逐月好转、经济稳步恢复,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连续2个月实现正增长,7月份增幅比6月份提高,好于预期。
专项债还有1.7万亿元待使用
https://inews.gtimg.com/newsapp_bt/0/12311696335/1000
财政支出方面,7月财政支出进度加快。
1-7月累计,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33499亿元,同比下降3.2%,降幅比1-6月收窄2.6个百分点。
随着直达资金的加快使用,以及重大项目的推进下,7月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同比增长18.5%。其中,全国防汛支出增长43.1%。
直达资金监控系统显示,截至7月31日,实行直达管理的1.7万亿元资金中,市县已细化落实到项目1.4万亿元,各地已经形成支出3403亿元。
地方专项债也在加快使用。今年安排新增专项债券3.75万亿元,截至8月16日,各地已经发行2.56万亿元,同比增长51%;截至7月30日,各地实际支出2万亿元。这意味着,在未来几个月中,专项债还有1.75万亿元待支出。有机构指出,这将支撑基建投资继续稳步回升,成为稳投资的重要力量。
财政部重申,专项债券必须用于有一定收益的公益性项目,融资规模与项目收益相平衡。对因准备不足短期内难以建设实施的项目,允许省级政府及时按程序调整用途,优先用于党中央、国务院明确的“两新一重”、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公共卫生设施建设等领域符合条件的重大项目。同时,要严格负面清单管理。
透视7月财政数据:消费、股市、楼市和居民收入都有不同程度好转
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经济之声《天下财经》报道,财政部19日下午公布数据显示,继6月财政收入出现年内首次同比正增长后,7月财政收入延续良好势头,继续实现正增长。从主要税种呈现出的变化来看,消费、股市、楼市和居民收入都有不同程度好转。
在收入方面,7月,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比增长4.3%,增幅比6月提高1.1个百分点。其中,6月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工业企业利润等都呈现增幅回升态势,带动7月全国税收收入增长5.7%。
对此,上海国家会计学院财税专家葛玉御解读,从国内增值税、国内消费税、个人所得税等几个主要税种来看,消费、股市、楼市和居民收入都有不同程度好转。
葛玉御说:“在今年实施更大力度减税降费的背景下,税收收入增长表明伴随着全面复工复产,国内经济企稳回升,税基扩大,有向好趋势。从主要税种来看,国内增值税同比下降3%,降幅明显收窄;而国内消费税、进口货物增值税消费税、个人所得税、车辆购置税等同比增长均超过15%,证券交易印花税同比增长接近2倍,土地增值税、耕地占用税和契税同比增长超过20%,这表明消费、股市、楼市和居民收入都有不同程度的好转。”
从1-7月累计来看,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比下降8.7%,降幅比1-6月收窄2.1个百分点。
在支出方面,7月,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同比增长18.5%。当中的原因主要是加快了直达资金的使用进度和重大项目的实施进度,加快形成实物工作量。同时,7月在支出上的一个特点是,全国防汛支出增长43.1%。
从1-7月累计来看,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同比下降3.2%,降幅比1-6月收窄2.6个百分点。
那么支出下降是什么原因?葛玉御分析:“下降的背后一方面是疫情影响,部分项目支出进度比去年同期放缓;另一方面,更为重要的是,各级政府严格落实过紧日子的要求,大力压减了非急需非刚性支出,比如一般公共服务支出同比下降7.3%。”
需要看到的是,像是一般公共服务支出、城乡社区支出等都出现下降,但与此同时,疫情防控、脱贫攻坚、基层“三保”等重点领域支出得到有力保障,例如与疫情防控直接相关的公共卫生支出增长67.2%。
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宏观经济研究中心副主任王志刚解读,公共卫生支出的增长实际上是在为经济复苏“铺路”。“实际上这反映了与疫情防控相关的支出政策正在落地,比如抗疫特别国债。公共卫生支出的增长对疫情防控带来积极影响,进而有助于复工复产、复商复市、经济复苏,对于‘六稳’工作、‘六保’任务的完成具有非常重要的积极意义。”
今年,为了应对疫情等因素带来的冲击,积极的财政政策更加积极有为,发行1万亿元抗疫特别国债,新增1万亿元财政赤字规模。最新数据显示,截至8月上旬,今年新增2万亿元财政资金中,3000亿元已绝大部分用于减税降费;实行直达管理的1.7万亿元资金,除按规定比例预留的抗疫特别国债资金外,97.8%已分配下达市县。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