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政策君 发表于 2020-8-13 00:40:26

安定税务:上好新学期的第一课 为毕业生就业创业圆梦

本帖最后由 zzzzzzzzzzzzz 于 2020-8-13 11:00 编辑

临夏回族自治州东乡族自治县高山乡庙尔岭村,是东乡县税务局驻村帮扶的三个村之一,共8个社,有建档立卡户130户、734人,于2018年整村脱贫,未脱贫6户21人,综合贫困发生率为1.5%,按照“不落一户、不落一人”的要求,今年下剩人口和户数全部脱贫。
东乡县税务局紧盯“两不愁、三保障”目标任务,靠实包村包社包户“三长”责任制,从机关、基层各部门、中青年税务干部中选派3名骨干作为3个驻村工作队之一,到庙尔岭村开展驻村帮扶工作。其中,杨文璋任工作队长、第一书记,喇全林、马峰分别任队员、社长、联户长,加上兰州市西固区派驻干部和州直单位派驻干部,工作队共有6人组成。从春生夏长到秋收冬藏,两年来,工作队员扎根贫困村,吃住在村、下沉到社,全力开展脱贫攻坚。在日常平凡的工作中锻造了本领,奉献了青春,书写了动人的故事……
http://file.tax100.com/o/202008/13/957_1597250425630.png?width=1080&size=889345
县税务局与帮扶村开展党建结对五联共建活动
耐心说服引导 助推异地搬迁
庙尔岭村庙尔岭社是工作队员马峰的帮扶社。社中马艾米乃、陈来太夫两家为精扶户,居住在较偏僻且存有地质滑坡灾害隐患的地方,其中马艾米乃家人口众多、户主丧偶,陈来太夫家有智力残疾人员,两家均为建档立卡户,生计较为困难。当党的生态宜居异地搬迁好政策来临时,马峰第一时间上门动员宣传,鼓励两家享受这一阳光政策,搬迁到达板安置点去,两家均予以拒绝。对此,马峰不灰心不气馁,又联系社长多次上门拜访、劝说、动员,对方仍犹豫不决,既向往到城镇过上便利舒适的生活,又顾虑收入无保障、生活难以为继。马峰因势利导,从党的温暖关怀到山里、城里生活的优势利弊,举其邻居陈福祥的实例(陈福祥已于2019年搬迁至达板安置点,过上了幸福舒适的城市生活),耐心劝说引导,鼓励其鼓起勇气,积极就地打工创业,为子孙后代着想……
经过多次反复动员劝说,马艾米乃、陈来太夫两家终于动心了,初步签订了《东乡县生态宜居搬迁安置协议》,准备告别大山,前往小城镇开启幸福美好的新生活……

http://file.tax100.com/o/202008/13/164_1597250425760.jpg?width=1080&size=80825
工作队员马峰到达坂镇马艾米乃新家走访
全心帮扶弱者 共赴美好生活
庙尔岭村湾子社是工作队员喇全林的帮扶社。社中马一四么力为独人独户。因多年漂泊在外,回乡以后居无定所。喇全林同志得知后,倍感焦急,第一时间翻沟越岭,长途步行来到马一四么力在土崖边上的临时蜗居点(因马一四么力长期外流异乡,其原居住地远离村落,距离乡村主干道达1.5公里左右,且大部分为未修整的山野土路和羊肠小道,车辆不能进入),实地察看多年废旧又住人的危房,了解其生存状况,并在村委调度会上向乡包村工作组长、村长、书记作了详尽汇报。经乡党委研究,纳入2020年新进的边缘户,并结合其家庭状况,由乡政府协调,予以特殊政策照顾,决定将其送往县养老院享受福利政策。

http://file.tax100.com/o/202008/13/141_1597250425841.jpg?width=1080&size=132502
工作队员喇全林到帮扶户马一四么力家中实地察看冬季取暖情况
为此,喇全林不辞辛劳,多次往返村、社与马一四么力的“家”,做政策的“宣传员”和群众的“服务员”,但马一四么力却因心有顾虑而不去县养老院。喇全林多次设身处地耐心劝说无果后,又向村、乡组织汇报衔接,为其争取危房改造项目。乡上同意以后,喇全林兴奋地前往传达,不料却又吃了个“闭门羹”,对方无钱无力动工修建。这下可给乡村全体帮扶干部出了个难题,大家既担心马一四么力住在危房有生命安全隐患,又换位思考对方无地无钱无力的超困难实际……
“群众的事无小事!”“脱贫攻坚刻不容缓,不落一人、不落一户。”遵照党的指示,经乡、村党组织研究决定,由集体出动,出资四万余元,为马一四么力选新址修建达标的安全住房及围墙、院落、大门等。经全体帮扶干部集体协商,工程队预算,尚有修建围墙大门的资金缺口。喇全林积极向工作队反映,并经工作队向帮扶单位—东乡县税务局党委汇报协调,予以5000元的危房改造帮扶资助。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经大家的齐心努力,半个月后,马一四么力的新房全新落成。此时的马一四么力才露出了会心的笑容,紧紧拉着帮扶干部喇全林的手说:“多亏你们啊!感谢乡村党委政府、谢谢你们!”看着马一四么力满意,喇全林也倍感欣慰,心中有一种满满的收获感,如同那山野丰收的杏树一样硕果累累……
工作做实做细 群众有口皆碑
庙尔岭村考勒社是工作队长杨文璋的帮扶社。社中马洒力是非精扶户,长期外流新疆达10年之久,在哈密红星农场租种葡萄。因自身没有文化,虽经拼搏多年,加上疫情影响,葡萄价低,生计维艰,于今年3月份返乡准备定居。回乡以后,十几年不住的家园早已面目全非,旧房院落杂草丛生、全部坍塌。杨文璋了解情况后,及时在村调度会上向村委、工作组汇报,乡党委书记兼村长当即答应予以危房改造,为疫情期间心急如焚的马洒力解了燃眉之急。

http://file.tax100.com/o/202008/13/822_1597250425909.jpg?width=1080&size=141579
驻村工作队队长杨文璋实地察看马洒力危房改造进度
马啊力也是非精扶户,三个儿子全部在外地做生意,户口名下加其中外流内蒙古的长子一家,全部应缴医保、养老保险十几口人,因未能像精扶户一样享受到较多惠民政策而心生怨气,总是找借口不缴纳,外流台账、学生外地就读证明等资料也推诿拖延不提供,杨文璋便拿着文件三番五次上门,苦口婆心解释,让其明白未被纳入精扶户的原因及不能享受相关政策的根据,必要时电话或视频连线马啊力远在他乡的儿子们,耐心解释政策,并通过他们帮助其父解开心结,又根据其实际情况,如实公正地让其享受到诸如创业担保贷款等应享受的相关惠民政策。慢慢地,马啊力冰冷的心开始融化,逐步掌握了惠民政策,也理解乡村干部的良苦用心,分两次将家人的医保养老保险全部缴齐。之后,杨文璋根据社保系统数据完善程度,逐一导出、打印社保凭证,装好资料袋,交到马啊力手中。自此,马啊力才彻底相信了乡村干部、工作队,逢人就夸:“这些人才是秉公办事、为人民服务的好干部啊!”

http://file.tax100.com/o/202008/13/707_1597250425991.jpg?width=1080&size=74646
杨文璋入户核对养老、医保缴纳情况
像这样的事例还有很多很多,绝大多数是小事、琐事,从党建、民生到政策、安全,从精准扶贫到乡村治理,群众工作纷繁复杂,件件考验着干部的作风和工作方法、能力。从早到晚,不分工作休息时间,电话铃声不断,打印机不停,会议频繁,全体工作队员不是在田间地头、办公室里,就是在坐摩托车去往精扶户家中的路上……用他们挥洒的汗水,得到了群众一致点赞。
来源:甘肃税务
作者:东乡县税务局 刘耀聪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庙尔岭村民眼里的税务驻村工作队:这才是秉公办事、为人民服务的好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