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务 | 税务总局财产和行为税司权威解读资源税若干政策问题
本帖最后由 子宁 于 2020-8-4 17:00 编辑在桂林市税务系统,有这样一群人,曾经,一身戎装,他们是最可爱的人,如今,身着税服,他们依旧可爱可敬。任凭阵营转换、岗位流转,他们初心不变,勇担“为国聚财 为民收税”的神圣使命,默默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发光发热。
今天“八一”建军节,致敬这群最可爱的人!
http://file.tax100.com/o/202008/02/849_1596300062920.jpg?width=1080&size=47500
“军装在身,我是百折不挠的人民子弟兵;脱下军装,我依然还是个兵。”
——桂林市雁山区税务局 江从林
1990年底入伍,曾在空军桂林场站任专业技术上尉,18年的军旅生涯让江从林练就了自律、刻苦耐劳、坚忍不拔的品性。2008年军转干进入桂林市税务系统,十多年来,江从林始终在税收管理岗位上兢兢业业、勤勤恳恳,怀着一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真心,以扎实的工作作风,饱满的精神状态,为纳税人办实事、解难事、做好事。
刚转业的时候,税务工作对于江从林来说是个全新的课题,但是面对新的挑战,他迎难而上。如今他负责管理雁山区辖区内988户个体工商户,其中定期定额户达91%。对于新开办的个体工商户,他第一时间下户实地考察,了解纳税人是否符合定期定额户要求,为了解辖区内个体工商户的具体情况,他挨家挨户上门走访调研。疫情期间,作为一名基层工作人员,也是一名中共党员,他一直坚守在防控一线,积极拓展“非接触式”办税缴费服务,第一时间宣传好、落实好相关税费优惠政策措施,帮扶个体工商户复工复产。
“军装在身,我是百折不挠的人民子弟兵;脱下军装,我依然还是个兵”。江从林经常把这句话挂在嘴上,这也是他内心深处最坚定的信仰。退伍不褪色,“兵”的责任和担当在他的身上时刻彰显。
http://file.tax100.com/o/202008/02/709_1596300063045.jpg?width=1080&size=54775
脱下戎装换税装,环境在变,岗位在变,不变的是心中那份赤子情怀和军人本色。
——桂林市七星区税务局 钟建国
桂林市七星区税务局的钟建国同志,是一个参加过中越自卫反击战的老兵,也是一位党龄长达40年的老党员。脱下橄榄绿,披上税务蓝,从军队到税务,从军官到税官,钟建国始终秉持着军人的严谨与认真,兢兢业业、默默奉献。
在税务局,钟建国是出了名的“热心肠”,只要有什么困难,大家第一个想到的就是钟哥。自从他负责七星区税务局电梯安装工作以来,每天到单位第一件事,就是绕着电梯仔仔细细看一圈,检查用的材料,和工人们了解每天安装进度。在每个施工的周末,他都坚守在单位,时刻督促,认真监工。他常常说,“这是我退休前能为大家、为单位做的最后一件事,当然要用百分之两百的努力做好。”
脱下戎装换税装,环境在变,岗位在变,不变的是钟建国的那份赤子情怀和军人本色,他以扎实作风和一腔热血展现出一名退伍老兵的责任与担当。
http://file.tax100.com/o/202008/02/524_1596300063189.jpg?width=1080&size=111130
“办税服务厅是直接面对纳税人的窗口,我们只有自己先把业务学好了、学扎实了,才能更好地服务纳税人。”
——灵川县税务局 崔运军
和崔运军打过交道的人,都会说“一看就是当过兵的”,因为不管是说话的语气,走路的步伐,还是办事的风格,都能在崔运军身上看到军人的影子。
崔运军是国家税务总局灵川县税务局第一税务分局(办税服务厅)分局长,曾经在部队服役四年。四年的部队生活,在崔运军身上留下了很深的印记。他在办税服务厅的管理上也带有很明显的军人风格,对办税服务厅工作人员的学习和工作都是高标准严要求,崔运军常常说,“办税服务厅是直接面对纳税人的窗口,我们只有自己先把业务学好了,学扎实了,才能更好地服务纳税人。”虽然崔运军很严格,但是大家并不怕他,反而觉得有他在办税服务厅,大家做事有了主心骨,遇到问题总是能很快地解决。
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办税服务厅也面临严峻的考验,崔运军冲锋在前,与大家共同坚守办税服务厅一线,做好办税服务厅各区域设备消杀工作,及时监控设备系统运行情况,统筹做好预约错峰办理、线上答疑等工作,还加强业务学习,以考促学,在防控疫情的同时做好了纳税服务工作,保障了办税服务厅的井然有序运转。
“铁血铸军魂,丹心献税收”,崔运军始终用军人的作风带好队,用忠诚和担当践行着服务纳税人的初心和使命。
http://file.tax100.com/o/202008/02/550_1596300063324.jpg?width=1080&size=72168
“军人的作风就是踏踏实实为群众做好每一件小事。”
——桂林市临桂区税务局 秦振国
秦振国,桂林市临桂区税务局干部,曾服役于桂林空军学院教练营空降兵部队。2019年3月,秦振国主动请缨到桂林市临桂区税务挂点帮扶的贫困村——南边山靖远村担任第一书记。面对着山高路远,地广人稀的贫困村,看着苦里河、白鸡岭等下属自然村的村民进出要带一把砍刀,一边走路一边开道。秦振国下定决心,要带领这片大山里的群众脱离贫困,走上致富道路。
要想富,先修路。秦振国通过向政府、后盾单位、爱心企业多方筹措、整合资金,先后争取近1000万元资金,为村里新增硬化和修缮道路(含巷道)14公里,修复水毁项目17个,修建桥梁2座,建成饮水工程3个,新增太阳能路灯76盏。还新建了村民文化广场、篮球场、为民办事服务中心,进一步丰富当地村民的文化娱乐活动,全面提升农村人居环境。
一年多以来,靖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过去,靖远村“路不通、房子破、群众难、产业弱、基础设施差”;现在,靖远村旧貌换新颜,道路硬化了、路灯亮化了、危房改建了、产业发展了。秦振国的身影却并没有因此而停顿修整,他仍旧每天深入到每家每户,竭尽全力为贫困户解决实际困难。
秦振国说:“我始终记得自己曾经是人民的子弟兵,现在我在村里,我得扎扎实实做好每一件小事,带着村民脱贫致富,才能对得起村里的百姓,对得起组织的信任。”
http://file.tax100.com/o/202008/02/355_1596300063538.jpg?width=400&size=51569
“是党把我派到永吉村来的,我代表着党的形象。”
——荔浦市税务局 覃均伟
身材颀长,肩膀宽厚,脚上穿着解放鞋,肩上挎着青布包,包上印有“为人民服务”字样,七年前,荔浦市税务局干部覃均伟以这样一个形象开始了在荔浦市双江镇永吉村驻村,曾是一名军人的他退伍不褪色,从驻村第一天起,就全身心融入到这片土地;七年来,他的足迹踏遍了村里的每一个角落,风里来雨里去地奔走于各家各户。
永吉村地处山区,整体规划相对比较困难,产业发展也较为分散。“到底要怎样才能让这里的贫困户成功脱贫呢?”覃均伟不断地邀请农业专家到村里调研合适种植的经济作物,合理调整了村产业结构,2016年镇政府免费发放了1000多株山葡萄苗分给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种植,种植面积达100多亩。村委会通过租赁村民土地,种植了12亩“台农一号、黄金百香果”两个品种的百香果。鸡及山羊养殖也有了一定的规模。同时,还入股了13.5万元石斛基地,2017年分红达20017元。
为了增加村集体经济,覃均伟坚持“不把鸡蛋都放在一个篮子里”的原则,入股铁皮石斛基地、衣架厂等,同时因地制宜发展节瓜、小南瓜、百香果种植。“去年,村集体经济收入11万元,预计今年将达到15万元左右。”覃均伟面露微笑地说。
“覃书记,明天我家进新房,你一定要来”“书记,我儿子的低保搞定啦,真是太感谢您了”“书记,我家今年果子大丰收了,多谢你们的帮助”……七年的驻村工作,覃均伟赢得了口碑,更获得了全村的信任,成为带领村民致富奔小康的“主心骨”。
http://file.tax100.com/o/202008/02/768_1596300063659.png?width=648&size=552895
“退伍不褪军人本色,把困难群众当家人,用最朴实的行动在脱贫攻坚的战场上书写税务人的忠诚担当。”
——灵川县税务局 谢晓辉
盛夏七月,阳光普照的清晨,灵川县潭下镇枣木村委大门口一张新贴的红彤彤的感谢信吸引了好些村民驻足围观,这封感谢信是枣木村委村民杨明送来的,写给灵川县税务局扶贫驻村工作队员谢晓辉。
7月3日这天,杨明的小孙女在枣木小学上学时突发高烧,而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乡镇卫生院不收治发烧病人,杨明着急得不知如何是好。紧急关头,了解情况的谢晓辉毫不犹豫地接上杨明和她的小孙女赶往灵川县人民医院就医,并主动垫付了治疗费用,由于送医及时,杨明的小孙女很快治愈出院。杨明在感谢信里写道:“我真诚地感谢党,感谢驻村工作队员,感谢谢晓辉同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对于这封在枣木村委引发关注的感谢信,谢晓辉反倒有些不好意思:“这其实就是件很平常的事,大家碰上都会去做的。”
身为灵川县税务局扶贫驻村工作队员,谢晓辉还做了许多事情。在2019年杨明家危房改造时,多方奔走筹措建房资金,帮助杨明顺利建起了新房子,指导种植柑橘和养殖鸭子,并引导和鼓励杨明两个儿子外出打工,还为她的2个小孙女争取到爱心企业援助资金4000元。经过落实帮扶措施,2019年杨明家顺利实现了脱贫摘帽目标。
退伍不褪军人本色,从事脱贫攻坚工作五年来,谢晓辉始终把困难群众当家人,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用最朴实的行动在脱贫攻坚的战场上书写着一名税务人的忠诚担当,践行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初心使命。
http://file.tax100.com/o/202008/02/767_1596300063822.jpg?width=1080&size=132715
“看到乡亲们脱贫致富了,说明我们的工作有了成果,我们驻村工作队员们比谁都高兴!”
——恭城瑶族自治县税务局 林泓
谈起当兵经历,林泓无比自豪,2004年他参军在武警云南总队楚雄支队,这是一支荣获集体二等功的队伍,在部队当兵两年,不论从身体素质还是思想意识,都上了更高的台阶。2006年,林泓从部队退伍,2008年进入恭城瑶族自治县税务局,先后在栗木分局、纳服股、税政股等岗位历练了12个年头。2020年,在脱贫攻坚的决胜年,林泓接到上级通知,安排他驻崇玲村扶贫。
接到驻村扶贫通知,林泓第一时间告诉了媳妇,没想到平常坚强的媳妇当时就委屈地哭了。在恭城上班的林泓,家在阳朔,原本就不能天天回家,家里两个老人、两个孩子,里里外外全都是媳妇照看。如果驻村扶贫,崇玲村距离恭城县城35公里,属于半瑶山区,离家更远,扶贫任务又艰巨、繁忙,也许一个月都回不了家。看着娇小的媳妇,林泓内心充满愧疚,但是他告诉自己,当兵是保家卫国,扶贫更是新时代的保家卫国,战场变了,初心不变。他再一次拿出了军人舍小家的气魄,收拾行李踏上了驻村的路。
近年来,恭城县税务局的许建华、梁少杰、廖平、常定科、林和增、林泓等六位退伍军人先后参与驻村扶贫工作,彰显军人担当,作出了突出贡献。“来到村里,跟着区优秀书记赵金忠以及优秀的杨传宇第一书记,我感觉工作很有干劲。”林泓说。驻村几个月,林泓跟着两个书记,把村里原本建档立卡的104户贫困户摸了个遍,在防返贫、助致富的路上下了很大功夫。
其中一户脱贫户李复金,夫妻两人,上有体弱的老母亲、下有三个孩子需要照顾,无法外出务工又没有稳定收入。在驻村工作队的帮助下,寻求自主创业的李复金申请到了扶贫小额信贷资金,用于承包土地种植特产柿子。经过3年的耕耘,2019年,李复金的柿子迎来了大丰收,收入达到了30万元左右,实现了脱贫,踏上了致富路,今年,离柿子成熟的季节不远了,林泓说:看到他们脱贫致富了,说明我们的工作有了成果,我们驻村工作队员们比谁都高兴!
http://file.tax100.com/o/202008/02/301_1596300063964.jpg?width=1080&size=95079
“滴水虽微终汇入江海,微薄之力虽小终凝成巨力。为纳税人的非常满意而不断努力前行,让青春在税月里闪光。”
——阳朔县税务局 陈玉萍
1992年出生的陈玉萍,曾经在军营里磨炼意志、挥洒汗水,大学毕业后她毅然回到家乡,成为一名协税护税的协税员。
如今,她已经在税收岗位上兢兢业业工作了5年,从刚开始接触税收业务的小白新人,到一个能胜任大厅各项窗口业务的全能人才,陈玉萍积极主动学习,跟书本文件学、向同事纳税人学,并在工作之余自我磨炼、自我加压,把军人的钢铁意志融入纳税服务工作之中。
税收征期期间,延时服务几乎是办税服务厅窗口人员的工作常态。“纳税人大多是在申报时遇到难以解决的问题才向我们寻求帮助,有些纳税人从外地赶来,我要尽快为他们办理好涉税事项,让他们放心。”陈玉萍朴实的话语里尽是为纳税人着想的心意。
每天的工作是单调而重复的,对纳税人的态度却始终是热情而诚恳的;每天的工作是忙碌而充实的,为纳税人的服务是耐心而细致的。“滴水虽微终汇入江海,微薄之力虽小终凝成巨力。每一个税务人都在为纳税人的非常满意而不断努力前行,让青春在税月里闪光。”陈玉萍如是说。
从绿色军营步入蓝色方阵
从一身戎装到头顶税徽
他们初心不改,风采依旧
今天,向他们致敬!!!
来源:综合桂林市各级税务机关报道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