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管公积金 北京住房公积金行政处罚裁量基准的政策解读
云南人社局关于推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加强劳动用工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
云劳社197号
为推行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提高劳动者素质和规范用工行为,结合我省实际,现将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加强职业培训,提高劳动者素质。为了培养和造就一支高素质的产业工人队伍,各级劳动保障部门、各行业主管部门要结合本地区本行业经济结构调整和劳动力资源情况,按照劳动保障部建立职业资格培训体系和第二期“三年千万再就业培训计划”以及推行劳动预备制培训的要求,充分发挥技工学校职业培训综合基地的功能,认真做好在职职工技能培训、下岗职工再就业培训和新生劳动力的职业培训。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国家实行学业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并重制度的要求,要坚决执行国家劳动保障部6号令的规定,力争在 2002年 12月 31日前 完成从业人员的职业资格培训任务,基本实现国家和省规定的技术工种从业人员必须持证上岗。必须持证上岗的技术工种,除国家确定的90个工种外,我省又规定了20个技术工种(即:汽车检测工、汽车维修材料工、公路养护工、电气值班员、农业机构操作工、农机修理工、茶园工、烟叶调制工、橡胶栽培工、热带作物栽培工、热带作物植保、花卉工、营林试验工、医用商品营业员、家用电热器与电动器具维修工、导游员、瓦斯检查员、无线电调试工、玉宝石鉴别工、宝玉石检验工)。对这110个技术工种的持证上岗要求,各地各单位应高度重视。新录用人员必须从持有相应职业资格证人员中选用,已经在职在岗人员,必须限期完成职业资格培训,消灭无证上岗现象。
各技工学校要突出职业培训的特色,面向市场,主动承担起各类人员的职业资格培训任务后,按照市场引导培训、培训促进就业的方针,增强职业培训的针对性、实用性和有效性。
二、严格就业准入控制,强化职业资格证书“通行证”的作用。推行职业资格证书,落实就业准入控制是全面提高劳动者素质的重要举措。各级劳动保障部门要建立强有力的培训、就业、监督检查的工作机制。按照劳动保障部6号令和本通知的要求,加强职业资格证书与持证上岗制度的衔接,制订相应的保证措施,引导和规范用工行为。从2002年开始,用人单位招用从事技术工种的劳动者和劳动者进行求职登记时,必须把持有相应工种、级别的职业资格证书作为重要依据之一和作为录用登记、劳动合同鉴证以及职工办理转移流动时的必备条件。具体办法为,凡获得技师、高级技师职业资格证书的从业人员,符合流向的给予优先解决。因产业结构调整或重点项目建设需成建制转移的职工,呈报有关材料时必须附上由劳动保障部门核发的职业资格证书复印件。凡未经劳动保障部门核准颁发的职业资格证书,必须重新确认后方可作为有效证件提供审查。
三、强化执法检查,为推行职业资格证书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各级劳动保障部门要把持证上岗做为劳动执法监督检查工作的重要内容,实行年审与日常监督检查相结合,重点检查与抽查相结合的制度,深入到用工单位,特别是涉及消费者利益的窗口行业检查劳动者持证上岗情况。今年的劳动执法年审要把劳动保障部6号令规定的90个技术工种作为年审的重要内容,按照省厅《贯彻落实招用技术工种从业人员规定的实施办法》(云劳社26号文件)规定“从业人员持证率今年要力争达到30%”的要求,对用工单位实施检查。
四、积极拓宽职业技能鉴定工作领域,扩大职业技能鉴定覆盖面。各级劳动保障部门要在做好职业技能鉴定社会化管理的同时,加强与行业主管部门的协调,将职业技能鉴定工作向着需要建立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方向拓展。具备条件的地、州、市级劳动力市场可以申请建立职业技能鉴定所,对参加就业前训练、再就业培训、转岗培训结业人员实施职业技能鉴定,实行“就业培训合格证和职业资格证书”双证结业制度。其申报办法为:由地、州、市级劳动力市场向主管的就业局提出建所申请。申请中必须注明鉴定工种、等级和成立鉴定所具备的场地、设备、检测仪器等条件以及鉴定所管理人员组成情况,经主管的就业局同意后报省就业局审查并报省厅审批。
五、建立职业资格证书与待遇挂钩机制,激励劳动者学习技能,提高素质。企业要把职业培训作为增强发展后劲的重要措施,建立起培训鉴定与使用待遇相联系的激励机制,深化内部分配制度改革,拉开挂有不同级别职业资格证书劳动者的收入差距。对取得不同级别职业资格证书的劳动者,可比照岗位管理技术职称,给予相应的技能津贴。具体数额由企业根据效益情况自主确定,指导意见为初级工20元、中级工30元、高级工50元、技师60元、高级技师80元。各级劳动保障部门要根据当地企业的不同类型、劳动力供求情况,定期发布劳动力市场工资指导价位,指导企业合理确定岗位技能工资标准。
各级劳动保障部门要结合本通知精神,按照建立职业培训体系,推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要求,加强协调配合,认真落实就业准入控制,引导和指导企业建立规范的劳动用工秩序和建立起技能与分配挂钩的激励机制,为劳动者提高素质营造一个良好的社会氛围。
--- #turnpageflag# ---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