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政策君 发表于 2020-7-15 10:42:13

安定税务:上好新学期的第一课 为毕业生就业创业圆梦

本帖最后由 zzzzzzzzzzzzz 于 2020-7-15 15:52 编辑

今年是脱贫攻坚全面收官之年,在庆阳,税务部门积极主动作为,持续推进“造血式”扶贫,全力推进“企业+车间+贫困户”致富新模式,促进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实现就地就近转移就业增加收入,让贫困户在家门口灵活就业,助力脱贫攻坚。
打造“带不走”
的产业车间
仲夏时节,正是黄花菜收获的季节,走进甘肃省税务局的帮扶点——镇原县殷家城村,来到黄花菜种植加工厂,工人们正在细心地分拣黄花菜,一条条生产线开足马力加快生产。“真没想到在家门口就能赚钱,这个月光务工费就挣了3000多块。”家住附近的车间工作人员柳宝琴笑着说。
http://file.tax100.com/o/202007/15/236_1594780932535.png?width=588&size=309966

工人正在晾晒新加工的黄花菜
殷家城村位于镇原县西北部,属纯丘陵沟壑区,常年干旱,广种薄收。为帮助贫困户增收,甘肃省税务局充分发挥帮扶单位优势,助力特色产业发展,投资44万元成立了殷家城村黄花菜种植加工车间,按照“331+”产业模式运营,鼓励引导群众以资金、劳务、技术、资产、资源等多种形式入股,同时邀请农业技术人员上门开展技术培训,利用税收大数据优势帮助拓展销路。
“我们不仅按照高于市场价20%的价格收购农户鲜菜,而且生产、加工、包装环节中最大限度雇佣贫困劳动力,实现劳务就地输转,车间现有工人15名,每人每月可稳定收入4000多元。”村党支部书记白杰介绍道。
在西峰区肖金镇纸坊村陇源风肉牛养殖场里,牛场负责人毛亮亮正在和几位村民一起打扫牛圈、添加饲料。“最近行情还可以,我还想再等等,估计牛价会更好。”毛亮亮自信满满。
今年37岁的毛亮亮自幼家庭贫困,外出务工多年后决定返乡发展养殖。了解到他的实际情况,帮扶单位西峰区税务局为其送来了5万元的精准扶贫贷款,毛亮亮用这笔钱购进7头育肥牛,一年时间利润就超过了35000元,他继续扩大养殖规模,还建起了肉牛繁育场。
“特别感谢区税务局的帮助,不仅为我送来了启动资金,而且手把手辅导我们领用开具发票,讲解相关税费优惠政策。”毛亮亮感激地说道。
短短几年,在税务部门的助力下,陇源风肉牛养殖场现存栏肉牛60多头,吸纳就业贫困户20余人,带动57户建档立卡贫困户20.15万元财政专项扶贫资金折股量化入股。
下足减税降费政策
“及时雨”
近年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脱贫攻坚税收优惠政策,庆阳市税务局始终坚持把发挥税收职能作用、支持脱贫攻坚作为义不容辞的责任,全面落实落细精准扶贫相关税收优惠政策。
甘肃诺威服装有限责任公司是一家从事服装及辅料加工、销售的“扶贫车间”,现已吸纳150名农村劳动力,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72人,人均月收入1800-3000元不等,年收入3万元左右,初步实现了贫困户家庭“一人就业、全家脱贫”。

http://file.tax100.com/o/202007/15/612_1594780932618.png?width=584&size=327185


税务干部深入诺威服装有限责任公司宣传税收优惠政策
“我公司是政府重点招商引资项目,成立后环县税务局干部多次上门提供‘一对一’服务,就企业扩大产能购置设备、纳税申报、发票供应等涉税问题进行辅导解答,并减免税款10万多元,切实减轻了公司负担,可以全力提高产能。”公司总经理姬子恒介绍道。据悉,甘肃诺威服装有限责任公司结合全县人口分布和产业发展的特点,分片区明确了“扶贫车间”发展方向,力争3年内发展乡镇扶贫车间5-10家,吸纳就地就业劳动力800-1000人,为县域经济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我家是建档立卡户,本打算外出打工挣点钱,但放心不下家里年迈的父母,这回好了,在家门口就可以工作,年收入3万元,既能赚钱又能顾家。”家住正宁县三嘉乡关川村的贫困户关岁元一家五口,通过在甘肃步天医药有限公司药材初加工车间工作,已成功脱贫摘帽。

http://file.tax100.com/o/202007/15/679_1594780932721.png?width=584&size=395393

税务干部在中药材种植基地调研
2018年,甘肃步天医药有限公司投资50万元建成该扶贫车间,对中药材进行收集、清洗、烘烤、晾晒等初级加工,并对中药材零散种植农户进行培训和技术指导。车间成立后,正宁县税务局组织业务骨干对相关税收优惠政策进行了整合梳理,为其量身定制了《减税降费政策指南》,积极进行宣传辅导。
“扶贫车间成立后公司资金一度周转不开,幸好一系列减税降费政策对我们降低成本、盘活资金、扩大种植规模、增强运营能力起到了重要作用,去年仅增值税就减免了3万元。这不,药材种植规模从最初的2100亩扩大到了4700亩。”车间负责人张俊鸿说。
“绿色通道”
盘活产业发展资金
作为一家南瓜籽仁、葵花籽仁、黄花菜等农副产品收购、加工及外贸出口销售的公司,庆城县嘉辉食品有限公司建有2条国内先进水平的全自动瓜籽仁生产线,年生产能力5000多吨,产品远销至美国、德国、韩国、波兰等十几个国家,带动庆阳市各县区及周边1万多户农户种植白瓜子5万多亩,其中种植合作社10户,庆城县建档立卡贫困户3785户。

http://file.tax100.com/o/202007/15/996_1594780932832.png?width=583&size=301718

税务干部在嘉辉食品有限公司辅导出口退税
“每个合作社下均成立了扶贫车间,共带动40多人就业,月工资4000元左右。而且我们与合作社签订合同,免费向农户捐赠种子、肥料,以保底价收购白瓜子,保证农民收入。”公司总经理薛正武说。
今年以来,受疫情影响,国际运输大面积暂停,外贸业务运营成本大幅增长。“运输成本增加且订购不到集装箱,压力倍增,就怕保障不了贫困户的收益。”薛正武不免忧心忡忡。为最大限度缓解企业资金压力,庆城县税务局及时优化人员配置,充实退税审核力量,设置“绿色通道”,全面提速出口退税办理时间。
“真没想到,125万元的退税款3天时间就到账了!这极大地缓解了公司经营压力,也让我们履行社会责任、全面复工复产更有动力了。”薛正武激动地说道。
来源:甘肃税务
作者:庆阳市税务局 梁冰源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税收助力扶贫车间发展 庆阳贫困户变“上班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