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管公积金 北京住房公积金行政处罚裁量基准的政策解读
江苏人社局关于印发2011年全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网站建设工作安排的通知
苏人社函171号
各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为进一步推进全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网站建设,提升网站服务水平,根据《关于印发2011年全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要点的通知》(苏人社发〔2011〕1号)要求,省厅制定了《2011年全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网站建设工作安排》,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本地实际,切实做好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网站建设的各项工作。
二〇一一年四月十四日
2011年全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网站建设工作安排
2011年全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网站(以下简称“网站”)建设工作的总体思路是:树立以公众为中心的理念,将网站建设作为服务民生、服务人才的重要工作来抓,作为建设服务型政府的一项重要任务来抓,加强各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门户网站的建设和管理,推进政府信息公开,增强网上服务能力。
一、统筹规划建设,加快推进整合
2011年是“十二五”的开局之年,各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要紧紧围绕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明确政府网站的功能定位,按照“总体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从为民便民利民角度出发,做好网站建设的整体规划工作,构建并完善我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系统电子政务平台。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全力推进网站对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各项业务资源的整合,体现网站的整体性和统一性,建立集信息公开、公共服务、互动交流为一体的综合服务平台。
二、建立健全制度,保障规范运行
制定网站运行管理规范、考核办法、安全管理等一系列配套的制度规范,严格网站工作流程,建立规范的网站运行管理机制,推进网站建设和管理工作制度化、规范化、标准化,确保网站高效、有序地运行。建立健全信息采集、编辑、报送、审核、发布等方面的规章制度,明确网站政务信息更新、维护责任制,遵循“谁发布、谁负责;谁承诺、谁办理”的原则,实行分级管理,严格信息把关,保证各个环节运行顺畅。
三、丰富网站内容,强化网站功能
结合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中心工作,“以服务为导向、以整合为基础”,大力推进信息公开、不断强化公共服务、努力提高互动参与,着力建设一流的人力资源社会保障服务网站集群,进一步提高网站认知度、满意度,让公众方便地享有数字化的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公共服务。
(一)全面公开政务信息。充分发挥门户网站在信息公开中的第一平台作用,扩大政务信息发布的覆盖面,提高信息发布的权威性、时效性和影响力,确保社会公众广泛知晓或参与的事项及时在网站公开。加强政务信息资源的整合,提升信息发布水平,通过门户网站大力宣传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工作的重大决策和新举措,主动、准确、及时、深入地组织发布热点政务专题、政策法规解读、核心业务数据等权威政府信息,发挥网上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舆情引导的主阵地作用。建立全省统一的政策法规库,实现全省政策文件共享,加强政策法规库的动态维护,保证政策信息的全面、准确、及时,并做好和网站、12333知识库的信息联动。加大政府信息依申请公开工作力度,确保政府信息公开申请得到及时、妥善处理,方便群众知情、接受群众监督。
(二)大力提升服务效能。
1、搭建全省统一的标准服务框架。根据省政府行政权力网上公开透明运行工作要求,全面梳理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行政权力和经办服务等办事项目,规范、固化、简化业务流程,以网站为平台,全面推开网上办事,实现网上业务内容全覆盖、服务对象全覆盖。按照“网站受理、后台办理、网站反馈”的模式,构建集办事指南、表格下载、在线申报、状态查询、咨询互动为一体的标准化公共服务框架,通过办事指引提供“一站式”服务入口,建立统一标准、统一平台的网上办事服务大厅,为公众提供便利快捷的网上服务,进一步提升在线服务水平。
2、拓展网上服务内容,创新服务方式。大力推动自助服务设备及网上社保、网上职介、网上人才服务等基于互联网的服务应用。加强专业服务网建设,按照公共就业、公务员管理、人事人才、社会保险、劳动关系调处五大业务分类,整合信息服务资源,提供更加专业化的在线服务。针对不同服务群体,进一步开发与公众密切相关的公益性服务,开展短信服务、订阅服务、场景式服务等多形式的个性化在线服务,不断拓展网上服务的渠道和平台,增强用户的服务体验,努力提供各类便民服务。
3、加强业务系统利用,应用服务端口前移。根据资源共享和业务协同的需要,对业务系统进行统筹管理和应用,加强网站服务与核心业务系统的有机结合,实现网站与各业务系统安全对接、数据信息共享,通过网上办事服务窗口,提供“一网式”服务,为公众提供更好、更富有效率的服务,实现全方位服务型电子政府。
4、推进全省联动服务,着力构建网站集群。横向整合全系统信息资源和各项服务内容,将信息资源和服务项目整合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网一个平台上,一个窗口对外;纵向整合市、县(区)街道(乡镇)各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公共服务项目,逐步实现资源共享、协同共建和全省联动,扩大服务的规模和效应,形成互联互通的全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网站集群。
(三)深入推进互动交流。
1、强化咨询服务。整合公众诉求受理渠道,建立全省联动的网上咨询服务平台,提供全省标准统一、服务规范、联动响应的实时咨询服务。进一步加强网站与12333咨询服务的联动,创新网上咨询服务的形式,提升咨询服务效能和用户满意度。
2、完善制度保障。落实各项制度,确保在线咨询、建议意见等处理与反馈的及时性。加强信息反馈和业务联动,搜集汇总民情民意,着力为决策者提供参考、为社会公众提供便捷高效的人力资源社会保障服务。
3、提高公众参与。将网站作为网络问政的主平台,在网站上开展访谈直播、民意征集、在线调查等形式多样的互动交流,加强领导在线参与度、公众来信回复率、诉求事项办结率,使网站真正成为公众互动交流的重要渠道,实现政府与公众之间的良性互动。
四、加强保障措施,夯实基础建设
(一)建立信息联络员队伍。适应网络媒体工作要求,加强信息联络员队伍建设,选配责任心强、熟悉业务的人员从事这项工作,建立内容采编和技术保障专业化队伍。通过举办培训班、座谈会等方式,加强全省沟通交流,提高信息联络员综合素质,提升网络媒体宣传水平。
(二)强化网站内容保障。建立网站内容保障长效机制,明确负责内容保障工作的机构和人员,落实内容保障责任。完善信息报送制度和通报制度,加大内容保障工作指导力度。
(三)加强网站绩效评估。继续开展网站考核评估,考核更注重信息发布的广度和深度、注重网站创新和服务整合、注重用户认知度和满意度。推动日常监测工作制度化,加大监测结果通报力度,鼓励先进,促进全系统网站建设水平整体提升,为网站可持续发展提供动力。
(四)提升平台支撑能力。为适应新形势下的政府网站发展,满足网上信息量和业务量不断扩大的需求,积极采用先进的信息技术,优化网站硬件设备和提升软件系统平台,提高网站系统平台的拓展性和兼容性,支持网站与多业务系统的对接应用,为推进“一体化、无缝式”的公共服务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五)完善网站安全体系。建立信息发布安全管理责任制,注重网站发布内容的审核把关,确保发布的信息不涉密。建立网站工作规范,加强对工作人员管理,堵塞内部漏洞,消除安全隐患。建立有效的网站应急预案,提高对页面篡改、网络攻击、木马入侵、病毒感染、系统故障等风险的安全防范和应急处置能力,确保网站数据和系统安全。
(六)积极开展宣传推介。结合公众实际需求,加强网站服务内容、服务功能的推广宣传工作,创新网站与媒体的互动形式,让公众能够切实体会到服务的实用性和便捷性。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