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政策君 发表于 2020-7-14 01:00:15

【聚焦】抗“疫”显担当!全国税务系统3名个人1个集体受表彰

本帖最后由 子宁 于 2020-7-14 15:45 编辑


http://file.tax100.com/o/202007/14/530_1594659612942.png?width=1080&size=709507


编者按
在脱贫攻坚的战场上,全国税务系统有许多干部奋斗在扶贫最前线,华关就是其中的优秀代表。
华关,现任国家税务总局清远市税务局党委书记、局长,2016 年4 月至2019 年6 月驻广东省梅州市五华县转水镇里塘村任扶贫工作队长兼村党支部第一书记,先后荣获“2016-2018 年广东省脱贫攻坚突出贡献先进个人”“广东省百名优秀村(社区)党组织第一书记”以及“2019 年全国脱贫攻坚奖贡献奖”等荣誉。
华关在驻村帮扶期间,坚持写扶贫日记。一本本看似普通的工作日记,里面记录的却是他不普通的艰辛与付出……

2016年4月25日 星期一
既然来了,就要真扶贫、扶真贫
今天是我第二次下基层,来到了客家山区的里塘村。来之前我就听说,这个1200 多人、距广州约400 公里的小村子,贫困发生率高达13%.要带领这里脱贫,我感到肩上的担子特别重。进村后,放下行李我就开始走访。首先来到了村民陈发祥家里,他家的泥瓦房盖了有几十年,阴暗潮湿、危旧破损。进屋一问才知道,他家竟然连饮水这一基本保障也是难题。现在村里住这样危房的贫困户还有20 多户。万万没有想到广东居然还有这样落后的农村。
傍晚时分,结束了走访,独自走在乡间小路,看见了山村里亮起了星星点点,天与地也开阔起来,我告诉自己,既然来了,就要真扶贫、扶真贫。在里塘村驻村,我就是里塘村的人,一定要跟乡亲们一道摆困脱贫,让他们过上幸福的生活!

2017年4月25日 星期二
筑路引水成功了
驻村一周年了。这几个月一直忙着筑路引水,现在终于顺利完成了,我也可以松一口气了。回想刚进村时,老百姓向我反映最强烈的诉求就是道路和饮水安全问题,当时我就想着为村民筑路引水,干一些雪中送炭的事情。
我带着工作队员和村“两委”干部,从制定规划、落实资金、工程招投标,到协调施工、解决占地纠纷,再到竣工验收,环环相扣,天天守在村里紧盯施工进度。
去年10 月,南北出村道路相继打通,7 条新建农田机耕路让机械化生产变成现实,新铺就的4 公里主干道和8 公里村内巷道,为村民出行、发展生产提供了方便。今年春节前夕,自来水工程竣工,里塘村正式告别手摇井水时代。在通水仪式现场,村民敲锣打鼓,洁净自来水沿着管道流入家家户户,拧开水龙头,流水哗哗喷出,所有人无不眉开眼笑。一位步履蹒跚的老大爷用满是皱纹的双手,捧起一口清凉的自来水直接喝了下去,激动地说:“这水真是清甜啊!”看到这一幕,我深深体会到为老百姓办实事的成就感。
http://file.tax100.com/o/202007/14/456_1594659613608.jpg?width=1080&size=108685
华关和孩子们在一起

2017年7月6日 星期四
走出去,引回来
前段时间村里开了村民代表大会,村民提了很多好的建议,大家说的我都记在了脑袋里。“好多人都说咱们梅州的蜜柚好吃,土鸡好吃,要不咱们扩大产业提高收入?”“我们搞个大果园,果园里再养鸡,青山绿水一举两得。”“我们的水果好吃,但不好卖。电商好多人在做,能省好多成本。“
我突然发现乡亲们在进步,他们的话也侧面给了我一个思路:在扶贫致富的过程里,产品要出去,经验要进来;在乡村振兴的格局中,年轻人要走出去,也要适当引回来。于是我重新梳理了村民情况,抓住了重点人物——在广州做快递小哥的年轻党员陈伟华。他有返乡创业的打算但犹豫不决,经过我多次动员,最后他同意回村做我们黄金百香果基地的经理人,计划建立“里塘特产小店”网上销售平台,通过网上销售、市场定点采购和单位消费扶贫等多种方式,实现产销融合。
扶贫项目逐步走上了轨道,除了黄金百香果,接下来我们还打算搞蜜柚果园和土鸡养殖,初步预计,这几个产业项目不出两年时间,就可以实现产值80万元,43 户贫困户每户至少每年可以拿到8000 元的收益分红。我相信以后会有更多年轻人选择回村创业,村里的发展一定会越来越好。


2018年6月6日 星期三
文化和教育才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根本途径
今天下午,我站在村里的高处环顾晴空下的里塘村,文化广场、休闲公园、光伏发电、公共服务站、卫生站、道路和产业等一系列帮扶项目都已完成,村里的确脱胎换骨、旧貌变新颜了。看着一群孩子在广场玩耍,听到远远传来的笑声,一个问题在我脑海闪现:满足了对小康、对富裕的追求,更深一步的追求是什么?应该是文化和教育。从大国到小家,只有这两者相融,才能长久地涵养好代代人心。
我想我已经找到了接下来的工作方向:举办新时代农民讲习所,组织文体活动,成立广场舞蹈队和老人康乐会,组织“好家风家庭”评选,引导文明村风;重修村小学,完善文体配套设施,举办知识讲座,设立教育基金……
未来我的工作一定会很忙,但我深知文化和教育才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根本途径,这项工作很有意义, 我必须把它做好,再辛苦也值得。

2019年4月23日 星期二
但行耕耘,终成硕果
http://file.tax100.com/o/202007/14/659_1594659614847.png?width=910&size=998995
华关(左)向村民了解春耕情况
扶贫工作进入了倒计时,我即将离开里塘村,令我欣慰和自豪的是,我圆满完成了党和国家交给我的扶贫任务。经过三年的全面帮扶,昔日贫困落后的里塘村如今变成先进村、明星村,2018 年底贫困户100% 实现脱贫,贫困户年人均可支配收入接近1 万元,比帮扶前增长近两倍,村集体收入也由2016 年的3000 元提高到15 万元,而且还被评为广东省卫生村,入选国务院扶贫办定点观测村。想到这些,我心里特别激动,觉得自己的工作没白干,没有辜负村民们对我的信任。
回首三年驻村,往事历历在目,我忘不了,刚驻村时,汽车出入不便,年近七旬的老村支书陈振光骑摩托车载着我,碾过坑坑洼洼的泥泞小路,一起走村串巷、挨家挨户访贫问苦;我忘不了,遭遇重大疾病变故的贫困户紧握我双手时凄凉的眼神;我忘不了,月光下与村民老幼在晒谷场上乘凉、闲话家常的夜晚;我忘不了,与村干部一起整理建档立卡资料加班到凌晨的疲惫;我忘不了,孩子们在新建道路上的欢呼,贫困户拿到产业分红和搬进新家时笑逐颜开的喜悦……
驻村三年,好几双鞋的鞋底磨穿了,但脱贫致富的门路找对了;我的头发掉了不少,但换来村民的收入增多了;我的皮肤晒黑了,但村容村貌变靓了。一切辛劳汗水,换来老百姓的安居乐业。这付出,值得!
来源:《中国税务》2020年第7期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聚焦 | 扶贫就是为老百姓做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