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管公积金 北京住房公积金行政处罚裁量基准的政策解读
天津人社局印发关于在涉农区县开展送政策送技能送岗位活动方案的通知
津人社办发〔2013〕49号
各涉农区(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现将《关于在涉农区县开展送政策送技能送岗位活动方案》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2013年5月6日
(此件主动公开)
关于在涉农区县开展送政策送技能送岗位活动方案
为加强农村劳动力职业培训,促进其实现素质就业,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强职业培训促进就业的意见》(国发〔2010〕36号)及有关规定,结合本市实际,在我市涉农区县开展“送政策、送技能、送岗位”活动(以下简称“三送”活动)。现制定如下活动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八大”、市第十次党代会和市委十届二次全会精神为指导,按照市委市政府“促发展、惠民生、上水平”活动的总体部署,积极实施就业优先和人才强市战略,适应城镇化建设需要,充分发挥社会培训资源作用,大力开展农村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促进其就地就近就业和向城镇二、三产业转移就业,推动“三区”协调、快速、健康发展。
二、目标任务
全年组织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和定向就业培训10万人次,就业率达到70%以上。
三、活动方式
(一)送政策。将支持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创业就业、职业介绍等政策文件印刷成册,免费分发到各乡、镇、村、屯,并充分利用各种媒体,广泛进行宣传。对有就业愿望的农村劳动力,大力开展职业技能培训,给予职业技能鉴定、就业指导、职业介绍和就业服务方面的支持;对有创业意愿的农村劳动力,大力开展创业培训,给予创业指导、税收信贷等方面支持。
(二)送技能。定期发布职业培训资源信息,指导农村劳动力根据自身特点和就业意愿选择培训机构和培训职业,培训课堂建在乡镇、村街、田间、地头,将就业技能送到农村劳动力家门口。一是完善区县公共职业培训实训基地建设,并在具备条件的企业、职业教育培训机构发展认定2-3个培训教学点,扩大覆盖范围和培训规模;二是购置“流动实习场”,建立职业培训流动课堂,方便农村劳动力参加培训;三是发挥社会职业教育培训资源作用,联合职业院校、市级公共实训基地、企业培训中心和其他培训机构,根据农村劳动力技能提升需求开展职业培训。
(三)送岗位。发挥市、区县两级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和社会人力资源服务机构作用,广泛开展人力资源需求市场调研,定期发布本区县和滨海新区企业用工需求信息。指导职业培训机构大力开展定向培训和订单培训,提高培训的有效性。定期举办农村劳动力专场招聘会,免费开展职业介绍服务,努力实现“培训一人,就业一人”的目标。
四、活动安排
(一)调研和制定实施方案(4月1日至5月20日)
各涉农区县要充分利用社区服务平台,对男18至60岁、女18至50岁的劳动力人口、就业状况、培训意向等进行调研。依据本方案要求和区域特点,制定本区县实施方案。
(二)举行启动仪式(5月下旬)
在东丽区公共实训基地,举办“三送”活动启动仪式。
(三)组织职业培训(全年)
(四)中期推动(8月)
在活动中期,召开现场会,推动“三送”活动进一步开展。
(五)总结表彰(12月中下旬)
各区县要全面组织“三送”活动经验和成效。市局在全面总结的基础上,对“三送”活动先进区县和个人予以表彰。
五、政策措施
(一)农村劳动力参加职业技能培训,取得初级职业资格证书的,不受《年度职业培训成本及市场需求程度目录》限制,均按每人800元标准给予培训费补贴和100%的技能鉴定成本费补贴。
(二)农村劳动力参加定向就业培训,培训课时在80课时以上,培训合格的,按每人500元标准给予定向就业培训补贴。
(三)“流动实习场”属于职业培训教学设施设备,使用 “流动实习场”开展培训教学,视为校内培训。
(四)对市财政支持建设的职业技能公共实训基地, “流动实习场”可列入设施设备范围。
六、工作要求
(一)加强领导。各级人力社保部门要切实加强领导,将“三送”活动纳入年度工作重点,主要领导同志负总责,安排专业部门和人员具体负责。要采取切实可行措施,做好农村劳动力培训就业工作。各涉农区县人力社保局要精心组织,周密安排,制定本区县“三送”活动实施方案,并于2013年5月20日前报送市人力社保局职业能力建设处。
(二)做好协调。各级人力社保部门要加强与职业院校、培训机构、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和用人单位的联系,统筹职业培训和就业服务资源,将“三送”活动真正落到实处。
(三)认真总结。各级人力社保部门要及时总结“三送”活动的做法和经验,形成提高农村劳动力技能水平、促进素质就业的长效机制。各区县请于12月15日前将“三送”活动总结报送市人力社保局职业能力建设处。
附件:1.农村劳动力现状和需求调查表
2.2013年农村劳动力职业培训指标分解表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