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管公积金 北京住房公积金行政处罚裁量基准的政策解读
内蒙古人社局自治区工商联高海涛副主席在全区协调劳动关系三方视频会议上的讲话
民营经济作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工作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在民营经济领域,发挥集体协商和集体合同制度对劳动关系调整的基础性作用,同样有着积极的意义。
一、符合市场经济体制要求,有利于促进民营企业劳动关系和谐。
集体合同制度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协调企业劳动关系的国际通行惯例,也是我国构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客观要求。推进集体协商和集体合同制度是民营企业劳资双方沟通交流,最后达成合意的有效手段,是减少劳动关系矛盾、实现劳资两利、促进民营企业劳动关系和谐的现实选择。
二、符合劳动关系运行规律,有利于协调民营企业与职工之间的利益关系。
实践证明,在企业劳动关系动态发展过程中,通过集体协商平衡双方的利益需求,可以有效缓和企业与职工之间的利益差别、利益纠纷。企业与职工就工资、工时、劳动保护、生活福利、职工培训、保险及用工制度等问题通过平等协商签订集体合同,可以凝聚企业发展的内生动力,建立企业和职工利益共享机制,推动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
三、符合劳资双方共同发展诉求,有利于预防和控制企业劳动争议风险。
当民营企业劳动关系出现紧急情况时,实行平等协商和集体合同制度,可以将职工自发无序的抗争行为变为有序的依法协调行为,有利于劳动关系的稳定。集体合同把企业经营者和职工的义务用合同形式确定下来,使企业的生产经营目标成为企业和职工双方的共同目标,使经营者承担的责任转化为全体职工共同的责任。由此,可以预防和控制劳动争议带来的额外风险。
近年来,集体协商和集体合同制度在民营经济领域覆盖面逐渐扩大,对于民营企业发展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总体发展水平不平衡,地区差异、企业规模差异较大,对小微企业的覆盖面还不高;有些企业没有形成劳资均衡对等的集体协商机制,工作实效性不强;有些企业对制度贯彻积极性不高,协商内容和签订合同照搬照抄法规条文,质量不高。
针对这些问题,结合中小微企业的生存现状,各级工商联在推行、完善集体协商和集体合同制度工作中,应该注意把握以下几点。
(一)充分发挥工商联所属商会等基层组织的积极作用,大力推动行业性集体协商和集体合同制度。
行业性集体合同往往针对行业性的劳动权益问题,协商的实际效果更好,签订的集体合同更有实效性。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企业发展遇到瓶颈时,针对多数中小微企业不具备集体协商能力的现实,工商联所属商会等基层组织要充分发挥积极作用,大力推动行业性集体协商和集体合同制度,以此将众多小微企业纳入集体协商和集体合同的工作范围。
(二)加强对民营企业劳动关系的分析研判,使集体协商和集体合同制度切合民营企业的实际情况。
针对不同类型企业的用工对象、用工特点,各级工商联要加强对民营企业劳动关系的分析研判,采取实事求是的方式方法推进工作,采用多样化的集体协商机制,增强集体协商集体合同的实效性,让参加协商的双方都能从集体协商和集体合同中获得实际收益。
(三)引导民营企业家树立协商理念,激发其推动集体协商和集体合同的行动自觉。
企业家是市场经济的中流砥柱,是创业的主体。各级工商联要加强对民营企业家的教育和培训,加大正面宣传,引导其树立协商理念,提高民营企业家集体协商和集体合同的行动自觉,从而实现企业与职工协商共谋、机制共建、效益共创、利益共享。
页:
[1]